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战国四大名将之秦将王翦

战国四大名将之秦将王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曹振 访问量:3554 更新时间:2024/2/25 21:00:22

秦国名将王翦,是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据说,王翦是东周灵王太子晋的后裔,又是唐朝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年少时很喜欢军事,侍奉过秦始皇

电视剧《寻秦记》剧照

公元前236年,王翦带兵不仅攻下了赵国的阏与,还一连攻下了赵国的九座城池,从此,名声大震。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王翦立下了赫赫战功。六国中,除了韩,有五国是王翦及其儿子王贲灭掉的。

公元前224年,秦始皇打算灭楚,召集群臣商议。秦始皇问秦将领李信:“我打算攻取楚国,由将军估计调用多少人才够?”李信年轻气盛回答说:“最多不过二十万人。”秦始皇又问王翦,王翦回答说:“非得六十万人不可。”秦始皇说:“王将军老喽,多么胆怯呀!李将军真是果断勇敢,他的话是对的。”

于是就派李信及蒙恬带兵二十万向南进军攻打楚国。王翦的话不被采用,就推托有病,回到频阳家乡养老。李信接连攻下平与、鄢郢,于是带领部队向西前进,准备与蒙恬在城父会师。结果被追踪的楚军打得大败,楚军攻入两个军营,杀死七个都尉,秦军大败而逃。

秦始皇听到这个消息,大为震怒,亲自乘快车奔往频阳,再三向王翦道歉,让王翦领兵救援。王翦要求必须给六十万人秦始皇也同意了。

于是王翦率领着六十万大军出发了,秦始皇亲自到灞上送行。王翦临出发时,请求赐予许多良田、美宅、园林池苑等。秦始皇说:“将军尽管上路好了,何必担忧家里日子不好过呢?”王翦说:“替大王带兵,即使有功劳也终究难以得到封侯赐爵,所以趁着大王特别器重我的时候,我也得及时请求大王赐予园林池苑来给子孙后代置份家产吧。”秦始皇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王翦出发后到了函谷关,又连续五次派使者回朝请求赐予良田。有人说:“将军请求赐予家业,也太过分了吧。”

王翦说:“这么说不对。秦王性情粗暴多疑,现在把全国的士兵都调给我,我不用多多请求赏赐田宅给子孙们置份家产来表示自己的胸无大志,难道让秦王平白无故地怀疑我吗?”

王翦抵达战场,构筑坚固的营垒采取守势,以逸待劳。楚军屡次挑战,始终坚守不出。王翦让士兵们天天休息洗浴,供给上等饭食抚慰他们,亲自与士兵同饮同食。楚军屡次挑战,秦军都不肯应战,就领兵向东去了。王翦趁机发兵追击他们,派健壮力战的兵丁实施强击,大败楚军。追到蕲南,杀了他们的将军项燕,占领并平定了楚国城邑。一天后,俘虏了楚王负刍,最后平定了楚国各地设为秦的郡县。

王翦和儿子王贲一同攻下燕国之后,迅即上表告老还乡,彻底隐退,从而得以善终。

司马迁曾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来评价王翦:作为秦国将领,在平定六国时,虽有不世功勋,但不能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以巩固国家根基,却苟且迎合,取悦人主,直至死去。最后,孙子王离也被项羽俘虏所杀。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王翦

更多文章

  • 王翦出征时不断讨要封赏,部将劝他不要过分,王翦:我这是在保命

    历史人物编辑:骆春琴标签:王翦

    “少李轻兵去不回,荆人胜气鼓如雷。将军料敌元非怯,能使君王促驾来。”说到嬴政手下的著名将领,很多人都会想到蒙恬,不过除了蒙恬以外,大将王翦也是秦朝相当重要的名将。那么这里我们就来讲一个关于王翦的故事,据悉他曾在出征时不断讨要封赏,连其部将都劝他不要太过分了,而王翦却称自己是在保命,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 战国四大名将之王翦

    历史人物编辑:辛秋兰标签:王翦

    战国四大名将是指中国战国时代四位著名的将领。《千字文》中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来形容这四位将领的功绩。这四位将领分别为: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本篇我们讲讲秦国的王翦。上阵父子兵这个词,似乎格外适合王翦及其儿子王贲,秦国统一天下的战争里,除了最先的灭亡韩国王翦没有

  • 王翦,也太会做人了吧

    历史人物编辑:浅聊历史斋标签:王翦

    文/子玉职场中最厉害的是什么人?当然是那些专业能力过硬而且还特会经营与领导及同事之间关系的那拨人。翻开史书,这里边有王翦,有萧何——当秦王嬴政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讨论攻楚方案时,王翦提出,“必须得出动六十万秦军才能拿下楚国”。但少年将军李信却表示,“给他二十万,定能搞定楚国”。作为领导,当然想以最小的成

  • 李牧不死赵国不灭,王翦都不是他的对手,可惜赵王却非要作死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王翦

    众所周知,战国四大名将指的是白起、李牧、王翦、廉颇;秦国和赵国各占一半,其中白起更是被誉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但其实论战争指挥艺术,李牧丝毫不在白起之下,李牧差的,也许就是强大的国力支撑吧;但是能凭长平之战后虚弱的赵国国力,北击匈奴,西御强秦,李牧的实力可见一斑。秦国白起击败初出茅庐的赵括,赢得了长平

  • 读《资治通鉴》“王翦伐楚”,品王翦与领导相处的智慧

    历史人物编辑:绮梦说历史标签:王翦

    王翦伐楚是秦国灭掉韩、赵、魏、燕等国之后,最后统一中国的决定性的战役。在最开始伐楚中,秦王任用的是缺乏经验的年轻将领李信为统帅,李信轻敌冒进被楚军打败,在秦军战败的紧急关头,王翦亲自率领60万秦军与楚军抗衡,抵御楚军凌厉的攻势,他命秦军坚守不战,养精蓄锐,进行周密的准备,等

  • 李牧白起王翦廉颇全方位比较,谁是真正的战国第一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丰碑标签:王翦

    千年来,秦之白起、王翦,赵之廉颇、李牧被世人尊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他们的军事水平也代表了那个年代实战的最高水准。《千字文》更是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来形容这四位将领。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谁才是战国第一名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细细分析一番,请各位前辈方家斧正!论战功战绩:1、白起主

  • 王翦和韩信虽都求封地但性质、背景和时机不同导致二人结局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驿站哦标签:王翦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句话非常适合王翦,生前就是老油条的他为大秦统一做出了汗马功劳,事成之后,家族都备受敬仰。说起来,韩信为汉朝建立的功勋一点也不比王翦为大秦的功劳小。而且二人都向自己的君主求田问舍,可是王翦能安享晚年可韩信却是不断改换封地、降爵,最后被吕后处死。刘邦得知后还“且喜且

  • 王翦奉命攻打楚国,李信表示20万人就够,为什么王翦坚持要60万?

    历史人物编辑:王朝说文史标签:王翦

    王翦奉命攻打楚国“孙子曰:‘识众寡之用者胜。’翦谓伐荆当用六十万人。又曰:‘谨养勿劳,并气积力。’翦坚壁休士,投石超距而后用是也。”-----《十七史百将传》战国名将中,你要说谁军事水平最高,笔者不敢说,但是你要问谁更有智慧、功劳,王翦绝对会排在榜首。说到他,人们最熟知的故事就是用60万军队打楚国。

  • 56岁李牧大破王翦后随即被杀,嬴政:他不死,赵国不灭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故事迷标签:王翦

    公元前229年,郭开在邯郸大肆宣扬李牧造反的消息。赵迁身为赵王,不能擅自离开宫城。于是,他决定派遣最亲信的将领赵葱、颜聚同往前线,取代李牧、司马尚统兵抗秦。当时,嬴政的吞并六国战略正如火如荼的进行,李牧实力强硬,早就被嬴政视为眼中钉。赵迁这个时候派赵葱接替李牧,看似合乎规矩。实际上,赵迁恰恰中了嬴政

  • 王翦早有急流勇退之意并在伐楚时故意求田问舍故可避免悲惨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大赛场标签:王翦

    俗话说: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在历史上,因功高震主而被君主猜忌甚至处死者大有人在。比如所谓战国四大名将中的白起、李牧、廉颇三人,不是被杀就是流亡,而王翦父子在秦统一六国之战中,取得的巨大功劳是任何人都比不上的,但王翦却能够善终,这是为什么呢?王氏父子在秦统一中国的丰功伟绩在秦统一六国之战中,最难啃的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