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家出一上联“李广,李白,李连杰,人杰辈出”张家不服霸气回应

李家出一上联“李广,李白,李连杰,人杰辈出”张家不服霸气回应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周扒皮侃历史 访问量:3334 更新时间:2024/1/6 12:23:53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着流传多年的璀璨文明,勤劳智慧的先民们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并且时代相传,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蕴,也染成了中华民族的灵魂底色,尽管岁月已经过去多年,但是我们依然能够非常清晰地随口念起很多年前的唐诗宋词。

但是中华文化中并不仅仅局限于唐诗宋词,还有着像对联这样的文化体裁,也给我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如被当年明月称为明朝第一硬汉的杨涟就有一副对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给我们的民族气节注入了强大的能量,可以说对联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有着巨大影响的。

当然对联这个体裁出现得久了以后,就难免会有一些相对不那么规范的对联出现,就好像是诗出现一段时间以后就会有所谓的“打油诗”出现一样,对联这个形式也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在了日常生活,有人就用纯人名组出了一个上联,如李家出的“李广李白,李连杰,人杰辈出”便是如此。

李广是西汉著名武将,骑射技艺极为精湛,曾经在夜晚的时候,张弓搭箭射向一头石虎,箭矢入石一尺多深,匈奴听到他的名字也不由惊惧,自古以来便是杰出武将的代名词,关于他的诗歌为数众多,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等等。

李白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主要生活在盛唐那一个梦幻的年代,他的诗歌本身也就像是盛唐一样梦幻,创造了古代诗歌浪漫主义的巅峰,被人们称为“诗仙”,自有一种飘然之气,是文人中的杰出人物。

李连杰则是现代的一个功夫巨星,他在上个世纪所主演的《少林寺》,在门票仅仅一毛钱的情况下,硬是获得了上亿的票房,他所塑造的方世玉、霍元甲黄飞鸿等等人物形象都让人印象非常深刻,是众多90后的童年。

这一个上联连接起来,就是说李家的人才非常多,在武功与文学方面都有着巅峰级人物,而且还有人杰辈出接连涌现,确实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上联,大部分家族都难以应对,但是张家不服霸气回应,他们对了一个下联“张飞张旭,张国荣”,张飞是绝代武将,张旭被人们称为“草圣”的文学大家,而张国荣也是现代明星,但是寓意却更加美好,从小家的兴旺而到了大国的繁荣,对此李家也是无话可说,你怎么看这个下联呢?

标签: 李广

更多文章

  • 飞将军李广军前含恨自刎

    历史人物编辑:绣虎读书标签:李广

    李广,西汉时期的著名将领,也是整个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将领。李广的祖先是秦朝名将李信,曾率军大败燕国。数十年前,李信是秦国的大将。他和王翦两个人,领着秦国的兵马到处茬架,打遍七国无敌手,到处搞团灭,在当时牛逼的是不要不要的!可惜,秦始皇的后人太不争气,只玩到二世就歇菜了。害得李家,拼死夺来的天下,还没来

  • 李广的战绩分明不如卫青、霍去病,为何后世多在诗词中怀念李广?

    历史人物编辑:客多文史标签:李广

    问题还是出在了“太史公”司马迁身上。唐代大家王勃曾写下骈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此句乃是感叹古人命运时节之遗憾,一个人才,或许因为一些小事而失去崛起的机会,命运的无常,让人难以揣度。李广被称为“飞将军”,战争能力不能说古今前列,但在汉朝文帝、景帝时期,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两个时代都对匈奴展现出

  • 李广之死与卫青的奴隶出身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拐点标签:李广

    英雄背后尽是辛酸泪。李广、卫青都是英雄,然而背后辛酸各不相同。在《卫青列传》中,司马迁写道,“大将军欲使使归报,令长史簿责前将军广,广自杀”。这句话暗含李广、卫青各自辛酸。其中涉及三个人物,“大将军”是指卫青,“前将军广”为飞将军李广,而“长史”则是卫青的下属官员。“簿责”意思是按文书所列一一责问。

  • 北京大石虎胡同和李广桥真的与汉李广将军有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李广

    #在头条看世界#在德胜门内有个大石虎胡同,穿胡同向东走钻出金奖胡同就到了柳荫街,据说以前这里有一座李广桥。查其来源时,老金就在网上看到,关于大石虎胡同和李广桥有了这样的传说:大石虎胡同西口今天的样子据说汉朝的大将军李广,为了抵御匈奴曾经在这里出任右北平郡守,当时这里还是个村庄,常有老虎出没。李广有一

  • 景帝年间李广任职边郡太守频繁调动

    历史人物编辑:小境界大天下标签:李广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上回对王勃诗句中典故人物——“冯唐易老”的原因做了剖析,引起了百万关注。这回我们探寻“李广难封”的原因,李广历经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虽屡立战功,却未能封侯。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从《史记》中,看看司马迁对“飞将军”李广记录和评价。“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

  • 官渡之战失败,袁绍没有听从田丰建议,即使是听了,袁绍也不会赢

    历史人物编辑:张旭阳标签:田丰

    官渡战役是三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 虽然袁绍在战前共有20万人,但曹操只有5、6万人。 在实际决战中,袁绍出兵超过10万人,应该在11、2万人左右,曹操兵力就很少了,估计只有2、3万人。 但曹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最大的变数是许攸从袁绍营转移到曹操手中,许攸火烧乌巢的计划

  • 如果袁绍听田丰的,不发动官渡之战而是养精蓄锐,能拖垮曹操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侃影标签:田丰

    官渡之战是两位英雄争夺北方控制权的重要战役。此战决定谁能成为霸主。战斗的结果谁都知道。曹操以少胜多,乘机而出的袁绍却功亏一篑,将手下的贤能之士尽数杀光。他的儿子没有一个能干的。袁绍战败后退守冀州,不久病逝。曹操一个一个打败自己的儿子,最终统一了北方。一、袁绍的优势在军事实力上,他绝对是拥有最大优势的

  • 三国的田丰是什么级别?袁绍全听他的能打败刚刚崛起的曹操嘛?

    历史人物编辑:沟崖在则标签:田丰

    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这一段时间智谋之士众多,曹操有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贾诩,刘备有庞统、法正、诸葛亮;孙权有张昭、鲁肃、顾雍,吕布有陈宫,袁绍有田丰、沮授、许攸、郭图等。田丰和沮授是袁绍谋士的代表人物,可以称之为谋主。田丰是袁绍占据冀州后,花重金礼遇请出山的,并拜为别驾,可以说袁绍在前期对他是非常

  • 谋士田丰如何展示他的才华?此人为袁绍做了何事,最终的结局是?

    历史人物编辑:陶云标签:田丰

    东汉末年,群雄争霸的时期,四世三公的袁绍一度是诸侯当中综合实力最为强劲的一位。可是,袁绍最终却在曹操的手中遭受了完败,让自己硕大的基业顷刻付之东流,这是非常可惜的。袁绍失败的原因当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善于用人。他帐下有许多非常优秀的谋士,比如田丰、许攸、沮授等人,但由于这些人自身性格的缺陷,以及袁

  • 如果袁绍听取田丰的建议不仓促发动官渡之战,能拖垮曹操吗?

    历史人物编辑:李璐璐说历史标签:田丰

    导读:首先我们需要说明的是袁绍和袁术哥俩由于四世三公的家室,所以在汉末诸侯中起点最高。否则袁绍也不会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被推为联盟的盟主。袁绍也没有辜负这样的优势,占据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四州。在官渡之战前袁绍带甲数十万,治下经济繁荣、人口众多。颇有成就霸业的底子,可以说袁绍拿了一手的好牌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