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在古代被我国断断续续地统治了千年之久,这点是事实,因为在现在的越南官方历史还详细的记载了从古至今越南人民的“正义反抗”。因为在中国历史上有个怪异的传统,只要国内一安稳,中原王朝就会出兵打越南和朝鲜。
所以在秦、西汉、东汉、吴、魏、西晋、东晋、宋、齐、梁、陈、隋、唐、南汉、明这些朝代,越南都是中国领土。不过后来的这些朝代能够安稳地统治越南,还真得感谢一名东汉大将,就是因为他留下了6个字,震慑了越南2000年。
东汉建立后,汉光武帝派出苏定前往交趾当太守,当地享有权利的部落首长不愿意奉命,其实这也难怪,人家土皇帝当得好好的,突然你汉朝就派了个顶头上司过来,换谁谁都不乐意啊。
于是到了公元40年,征侧和妹妹征贰起兵造反,至于为什么女人可以带头,这貌似是越南的传统吧。那时候的苏定手里没有一兵一卒,自然是被这两姐妹给打了回去。得知这件事后,汉光武帝震怒,下令全国各地储备军粮,准备一举干掉这对姐妹花。
于是两年之后,也就是公元42年,汉光武帝派遣伏波将军马援、伏乐侯刘隆率领汉兵8000人攻击交趾,一路上,势如破竹,无人能挡。马援率军大破越南反贼,斩首千余,受降万余人,公元43年正月,马援成功斩杀了征侧和征贰,并派人将头颅带回了洛阳。
汉光武帝刘秀让人给马援带了一份口谕,大概意思就是让他除恶务尽。大老板都这样说了,马援只能向南一路杀了下去,斩杀了五千多越南叛军,终于将岭南彻底平定。当战事彻底结束了之后,马援还在当时汉朝统治的最南端(相当于现在的越南中部),立了个铜柱。
上头写了六个字,
“铜柱折,交趾灭”,以此来警醒越南人莫要反叛。
而这根铜柱对于越南人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以至于到了现在,“马援铜柱”都还是当地的禁忌。
马援是东汉名将,也是马超的先祖,建武十五年,因“度田”不实,刘秀处死十余名郡守。有一天,光武帝对马援说:“我为了地方官度田不实,杀的人多了些,现在想想有点后悔。”马援回答:“死得其罪,何多之有!但死者既往,不可复生也!”刘秀听后大笑。
建武十六年被征为虎贲中郎将。建武十七年(41年),又被拜为伏波将军,领兵南下,平定交阯女子征侧、征贰的二征之乱,功封新息侯。此后,匈奴、乌桓侵扰三辅,马援认为“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又主动请兵出击,光武帝担心他年事已高,不准许。马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光武帝笑说:“瞿铄哉是翁也!”于是派他与马武、耿舒共同出征。
马援著有《诫兄子严、敦书》,是劝诫侄子马严和马敦的家书。当中名句“画虎不成反类狗(犬)”广为流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耶”是他在南征胜利归来与亲友聚会时说的话,表达了他志在边疆、舍身为国的气概,不拘泥于儿女情长。
据裴松之注《三国志》引《典略》,三国时军阀马腾、马超是马援的后人。
马援祠位于陕西咸阳杨陵区五泉镇毕公村。在湖南省渌口镇湘江分流渌江边,有一处为马援建造的寺庙,名伏波庙。马援墓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西3.5公里的伏波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