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铜柱折,交趾灭”——马援平定征侧、征贰之乱始未

“铜柱折,交趾灭”——马援平定征侧、征贰之乱始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李晋霞 访问量:380 更新时间:2024/2/12 4:06:57

交趾古号百越,秦吞六国,废封建、行郡县,南征百越,置南海、桂林、象郡。秦未汉初,赵佗拥兵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至于汉武帝元鼎五年,并入汉朝版图。

征侧、征贰本是一对姐妹花,为交趾北部雒将之女儿。容貌不过寻常,身材却是长大,力举千钧,称雄一方。征侧尤其骁悍勇健,虽己嫁于朱鸢人诗索为妻,然不安本份,不在家室,惟与妹征贰玩刀弄枪,练习武艺。及其刀枪娴熟,自谓技艺盖世,天下无敌,惹起心中非份之想,万丈雄心,想做个南方女王。于是号召徒众,待机揭竿举事。恰交趾太守执法相绳,饬令缴械散众,不得惹事生端。正巧征侧丈夫诗索犯罪,苏定准备依法定罪。征侧、征贰技高胆大,借此契机,煽动土著,愤然发难,聚众倡乱,攻陷郡城,苏定仓皇出走,一时南方大乱,九真、日南、合浦蛮夷闻风响应,都守纷纷逃亡内避,岭南六十余城尽皆陷没。

征侧轻易夺取岭南,踌躇满志,竞自立为王,以征贰为大将,赫然建号一方,威震远近。

警报传到洛阳,时为汉光武帝建武十七年。时值天下升平,光武帝刘秀自然不能坐视二征公然造反,割据一方。下诏以中郎将马援为伏波将军,以扶乐候刘隆力副,督楼船军段志南击交趾。

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陕西扶风人,少有大志,“腾声三辅,邀时游二帝。定节立谋,以干时主。将怀负鼎之愿,盖为千载之遇”,为东汉开国功臣。尝与光武帝刘秀谈论兵法,意俱相合。为将善于用兵,务开恩信,宽以待下。

至是受命南征,航海前进,军至合浦,段志得着急病,竞尔暴卒。有诏与刘隆并领水师,水尽登岸,辟山开道千余里,直捣浪泊。时征侧方安据交趾,南面称尊,总道是天高地远,可以威福自作,任所欲为。蓦闻汉军己至浪泊,也不禁大吃一惊,连忙升帐点兵,商讨御敌之策。检点三军,得数万人,以妹征贰为先锋,自为后应,至浪泊中搦战。两军相交,金鼓连天,旌旗蔽日,约莫有两三时辰,蛮夷虽然民风剽悍,毕竟乌合之众,不识行军打仗之法,如何扺挡汉家训练有素的百战雄师。一败便走,势如散沙。征侧、征贰凭借两臂蛮力,一身武艺,夜郎自大,目无中原,至此交锋,高下立判,方知王师厉害,夺路逃亡。

//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13_019eb3wsrEdy

马援驱军乘势掩杀,如砍瓜切菜一般,斩首数千级,收降万余人。挟得胜之威,乘破竹之势,直赴交趾城,四面围攻。

征侧自觉孤危,即与妹征贰商量道:我与汝奋臂一呼,远近响应,不到数月,攻克六十余城,满望杀征岭北,进据中原,谁知中朝天子,遣来精兵猛将,锐不可当,现今坐困危城,如何是好?”

征贰沉思良久,徐徐道:据妹子看来,此城断不可守,不如往金溪穴中,扼险自固,就使猛将如云,亦不能捣破此穴,待汉军粮尽引退,我等好复据此城。”征侧不意妹子有此妙策,点头称善。随即弃城夜遁,窜人金溪穴中。

马援获悉消息,率军穷追直赶,直至金溪,连战数阵,蛮众除战死之外,大多溃散。惟征侧征贰两姐妹毕竞身手矫健,拚命逃走,得入金溪穴中。

此穴甚深邃,十分险要,四围有大山包住,只有一口可通。二人率残部窜入此穴,使残众堵住穴口,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马援率众至穴口,察看四周地形,除穴口之外,竞是无缝可钻。不由踌躇难决,自思航海南征,费尽千辛万苦,得入此地,若是畏难即退,岂不前功尽弃。恐且留此二妇,终究是将来祸崇。理应斩草除根,以绝后患,一劳永逸。于是下令兵卒,随山伐木,就谷口筑起巨栅,容纳全师。再命游骑巡戈四围,截虏蛮众,想得几个俘虏,以便询问路径,或有一线可通,便好令为向导,捣杀进去。谁知一住半月,竞无人迹,山上瘴气熏蒸,军士一不小心,往往触瘴致疾,真是进退失据。援却坚持不懈,抱定主意,誓灭此虏。因此勉令将士围住谷口,一面分兵略定各郡,收集粮草,输运军前。

征侧、征贰总以为汉军悬师远征,无计可施,定必速退。且穴中曾备有粮草,足资一年,但教安心耐守,自可解围。光阴似箭,不觉数月己过,汉兵不退,又过数月,汉兵仍然不退,直至岁暮年阑,汉兵依旧于各口扼守,未曾退去。穴内储存粮食,己将告尽,且水道亦被汉兵塞断,涓涓不见流入,害得又饥又渴,无可为生。勉强捱过残冬,己是建武十九年正月。

征侧、征贰自知不能在穴中坐以待毙,只得驱众杀出,蛮众己是困惫不堪,无奈拚命冲出谷口。汉兵养精蓄锐,以逸待劳,出栅严阵以待,见一个,杀一人,见两个,杀一双。吓得蛮众又复倒退。马援己知蛮众不济,传令降者免死,蛮众听着,一齐抛去兵械,匐匍乞降。惟征侧、征贰二人,罪在不赦,困兽犹斗,不管死活,舍命搏杀。结果精疲力竭,跌倒地上,双双就摛。当由汉军缚住,推至马援面前,二人跪倒磕头,哀求饶命。马援作色道:“无知贱婢,妄想抗拒天朝,今日还想求生?”言毕,喝令刀斧手将二人推出,一同斩首,传首京师洛阳,有诏封马援为新息候,食邑三千户。

马援乃宰牛酿洒,大飨将士,从容曰:“吾从弟少游,尝哀吾慷慨多大志,尝谓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载足,乘下泽车,跨款段马,为郡掾史,守坟墓,乡里称为善人,斯可矣!致求盈余,但自苦耳。当吾在浪泊、西里间,虏未灭之时,下潦上雾,毒气重蒸,倾视飞鸢跕跕堕水中,卧念少游平生时语,何可得也!今赖士大夫之力,被蒙大恩,猥先诸君纡佩金紫,且喜且惭。”吏士皆称万岁。

马援率楼船二千余艘,战士二万余人,进击九真征侧余党都羊,自无功至居凤,斩首五千余级,岭南悉平,再至交趾,设立铜柱。上书:“大汉伏波将军马援建此”其中铭文有“铜柱折、交趾灭”。

于是振旅还京师,赐兵车一乘,朝见位次九卿。

马援半生戎马,尝曰:“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南平交趾,北击乌桓、西屠陇羌,所至克捷。值武陵五溪蛮夷倡乱,汉军征剿不利,马援时年六十二,老当益壮,自告奋勇,讨伐五溪蛮,旷日相持,竞尔病逝于军中,终应马革裹尸之谶语,汉章帝时追谥忠成。

参考资料《后汉书》《后汉演义》

图片来自网络!

标签: 马援

更多文章

  • 马援打山贼时,给刘秀写信,刘秀看完后把身边的太监剃了光头

    历史人物编辑:花红叶绿的精彩标签:马援

    相信大家都知道马超,他是三国时期的名将,蜀汉的骠骑将军。马超的祖上也是一位名将,那就是东汉的伏波将军马援。论名气马超应该比马援要大,毕竟有《三国演义》的推波助澜;论官职马超是重号将军,马援是杂号将军。但是如果论武功的话,马超是无论如何也赶不上马援的。马援曾经是东汉初年的豪强隗嚣的手下。隗嚣派马援去见

  • 志说防城港,第2期:马援平乱,泽披南邦

    历史人物编辑:六度问科技标签:马援

    中国“两汉”时期有两位“伏波将军”,一位是灭掉南越国的路博德,一位是南征平乱的马援。论武功,路博德胜马援一筹;论文治,马援比路博德高许多。武功会随着血痕的淡去而消失。文治却给后世遗留丰沛的福泽。两相比较,路博德后来没有被多少人记起,马援倒是晋升为“神”,他的庙祠遍布岭南,世代享受民间烟火,甚至远及东

  • 马援,并非大汉第一个伏波将军但绝对是最为出名最成功的伏波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孟玲标签:马援

    题/马援,并非大汉第一个伏波将军但绝对是最为出名最成功的伏波将军文/安静配图声明/本号所使用配图均来源于互联网,且难以查证著作权人,若有来源我们定会标记,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号,我们会认真解决!原创声明/不易君子为文史地理爱好者原创投稿征文平台,文章原创性均通过作者保证与原创工具检测,若您发现作者文

  • “马援铜柱”是什么,为何在越南被当地视为禁忌?

    历史人物编辑:桑成阳标签:马援

    越南在古代被我国断断续续地统治了千年之久,这点是事实,因为在现在的越南官方历史还详细的记载了从古至今越南人民的“正义反抗”。因为在中国历史上有个怪异的传统,只要国内一安稳,中原王朝就会出兵打越南和朝鲜。所以在秦、西汉、东汉、吴、魏、西晋、东晋、宋、齐、梁、陈、隋、唐、南汉、明这些朝代,越南都是中国领

  • 刘秀和马援之间的微妙关系:志同道合,互相欣赏但若即若离

    历史人物编辑:蔡文丽标签:马援

    永远追求精彩的人生——伏波神将汉马援(7)文/江湖闲乐生建武十六年春,西北形势已大定,东汉光武帝刘秀便将陇西太守马援召回京师,拜为虎贲中郎将(秩比两千石,掌禁中宿卫及扈从,主虎贲郎千余人),要跟他商量几件大事。第一件大事就是关于帝国的币制问题。原来王莽篡位后,竟下令废黜了西汉长期使用的五铢钱,大造宝

  • 越南英雄“二征姐妹”,背叛中国后被马援这样处理,越南一直否认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博标签:马援

    相信很多朋友到越南旅游之后,会看到街上有许多庆祝“二征姐妹”的活动,作为越南的英雄,其实对于中国人来说,完完全全是两个“叛徒”而已。 当年的中国叛徒,如今被越南奉为“女英雄”,当年背叛中国之后,被名将马援以一种方式处理,可惜在越南民间被彻底美化,一直不承认她们应得的下场。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现在

  • 战国赵括与东汉马援、三国马超,他们会有血缘关系吗?真实情况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叶公说史标签:马援

    国时期,秦赵两国在长平对峙。后来,赵国派赵括代替原来的主帅廉颇,主动出击中了秦军白起设下的埋伏。断绝粮道,没有援军,突围不成,以致45万赵军在此战役中全军覆没,只有少数年纪幼小的被放回去报信。因为此战的失利,后世人们把赵军主帅赵括冠以“纸上谈兵”的典型代表。此标签就成了赵括的人生标志。赵括和马姓有什

  • 老当益壮,马革裹尸,东汉名将马援为何没有位列“云台二十八将”

    历史人物编辑:姜亮亮标签:马援

    东汉初年,伏波将军马援讨伐西南得胜而归,在朋友前来庆贺的时候,马援跟他谈起了自己的志向:"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这便是典故"马革裹尸"的由来。马援将军为东汉立下了不朽的功劳,可有人就不解了,为何劳苦功高的马援,不在东汉的"

  • 创业明星:成语“老当益壮”源于刘秀名将马援

    历史人物编辑:宪刚说车标签:马援

    话说更始帝刘玄被赤眉军和更始政权叛将联合绞杀后,虽然之前因为政治利益多有冲突,但听到族兄的死讯,很是宽厚仁爱的刘秀还是大感悲伤,所以便诏令大司徒邓禹将其安葬于霸陵(今陕西西安附近),算是以德报怨。之前,刘秀曾用怀柔政策劝降了杀兄仇人朱鲔,朱鲔也因刘秀的宽宏大量把自己反绑起来去见刘秀,刘秀亲解绳索,让

  • 马援将军何故缺席“云台二十八将”龙虎榜?

    历史人物编辑:沐子时尚的笔记标签:马援

    马援东汉名将,早年丧父,但少时有大志,最终也得偿所愿成为一代良将。但他为何缺席云台二十八将龙虎榜?东汉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春二月,光武帝刘秀崩逝,由他的第四子刘庄继位,是为汉明帝。刘庄登基后,一切施政纲领都基本尊奉光武旧制。史载,刘庄倡导儒学,大兴文教,注重刑名之学,他大权独揽,一言九鼎,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