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虞诩是怎样打败羌兵的?训练士兵的方法?如何维护武都郡的安定?

虞诩是怎样打败羌兵的?训练士兵的方法?如何维护武都郡的安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郭运说历史 访问量:4908 更新时间:2023/12/7 8:12:03

东汉安帝刘祜的元初年间(du114年—119年),西南方的羌人发动武装起义,进攻汉朝的城zhi池,汉安帝派任尚为中郎将,到与羌人交界的地方去驻守。歌县县长诩对任尚建议说:“兵法上说:‘弱不攻强,走不逐飞’。这是不变的道理。我们和羌兵打仗,羌兵骑马,一天能跑几百里路,来得快,去得也快,我们用步兵追击骑兵,怎么能赶得上?我们现在有步兵20多万,长期驻扎在这里,真打起仗来却没什么用处,只能等着羌兵来打我们。依我看,我们解散掉大部分地方军队,让士兵们回乡去参加劳动,但每人必须交出一部分钱来,大约20个人出的钱就可以买一匹马,这样大约可买一万多匹马,再选一万多青壮年,训练成骑兵。我们有一万多骑兵,羌人最多只有几千个骑兵,在数量上我们占绝对优势,无论防守还是进攻,都很有用,这样既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又有利于保卫边界,不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吗?”

任尚把虞诩的计划写成奏章,皇帝请示,皇帝立即批准实行。任尚按虞诩的办法,精选出一万骑兵,率领这一万多人进攻丁奚城(今宁夏灵武南),首战大胜。城中叛军首领杜季贡防守不住,开城逃跑。汉军杀死叛军400多人,夺得大量的牛马财物。任尚又将这次胜利的情况向皇帝详细报告,叙述虞诩的功劳。邓太后加封虞诩为武都(今甘肃东南)太守,命令虞诩立即上任。虞诩接到任命后,立即率领下属到武都去上任,走到陈仓时,有人报告说前面有几千个羌兵驻守,不能通过。虞诩叫随行人员停下来,说要去调集大队人马来保护自己,又假造了一封信,信中说支援的兵马很快就到,并故意让羌兵知道。羌兵已经在丁奚城吃了一次亏,便赶快撤兵到别的地方去了,虞诩顺利地通过了陈仓道。

通过陈仓以后,虞诩叫部下的士兵加紧赶路,一天走100多里,一住下来,又故意挖出比自己士兵人数多出一倍数量的锅灶来,每天多挖一倍。部下的官员不懂,向虞诩说:“古代孙子用兵,兵员不断增加,挖灶数不断减少,你却不增兵而加灶,这是什么道理?再说,古代行军打仗,一天只行军几十里路,防备事故发生,你却一天走100多里。这里面又有什么道理?”虞诩答道:“我们只有几百人,羌兵有几千人,走慢了肯定会被他们追上,只有走快才安全。再说,我每天增灶,说明兵马人数不断增加,加上走得又快,羌兵会认为我们人多势众,不怕追赶,反而不来追击,这样我们才能安全到达武都。”后来,羌人果然不敢紧追,虞诩这才平安到达武都,部下的官员们都非佩服虞诩的智慧。

虞诩到了武都,一查兵员人数,不足3000人,他非常着急,只好加紧训练。不久虞诩就接到报告说:“羌兵几万人正在进攻赤亭(今甘肃成县西北),情况很紧急。”虞诩先不忙着去救援,却派出一支战斗力很弱的部队去赤亭进攻羌兵,两军一接触,汉兵立即败退逃回武都城中,羌兵随后追来,把武都围住。羌兵围住武都以后,开始向城内进攻,虞诩命令士兵放箭。羌兵攻了几次都没攻进来,反而死伤了许多士兵,只好暂时退下,等候机会再来攻城。虞诩见羌兵退走,知道他们还会再来,便又使了一条疑兵计。第二天一大早,虞诩将城门大开,把3000士兵全部带出城外,他命令士兵们一会儿出东门进北门,一会儿又出北门进东门,每出一次门,就换一次衣服和旗帜。羌兵远远看到汉军不断进出,穿的衣服、旗号又不同,认为汉兵正在布置进攻,也不知道有多少汉兵在汉中,于是不敢继续进攻,连忙后退。

当羌兵退到一条浅水河滩上时,队形变乱了,人人争着往前走,忽然听到无数的官兵喊杀声,本来就很乱的队伍,更加杂乱无章,完全失去了战斗力,大家丢下物资,拼命逃跑,汉兵乘势追赶,羌兵大败逃走。虞诩在赤亭、武都的这一战,有力地维护了武都郡的安定。 本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虞诩

更多文章

  • 耿恭守疏勒时,仅仅几十个人是如何守住北匈奴两万人围攻一年的?

    历史人物编辑:俊慧文史苑标签:耿恭

    耿恭守疏勒的事迹,是战争史上的奇迹。此战中,耿恭杰出的军事才能,汉军将士的忠诚坚韧,大汉朝廷的大国气魄,都值得后人铭记。可是,由于缺乏足够宣传,其事迹知名度不高,甚至不少听过“十三勇士”事迹的朋友也未知其详,以至于以为其不过是“靠几十人抗拒两万”的西游记一般的神话。危急之势75年,取得天山之战胜利的

  • 东汉耿恭十三将士归玉门的事迹,震撼古今,结局却令人意外

    历史人物编辑:扬生侃史标签:耿恭

    唐诗《老将行》:“誓令疏勒出飞泉。”讲得就是东汉西域都护府戊己校尉耿恭与麾下将土在敌重兵围困下坚守不屈的故事。所展示出的,是汉军的坚甲利兵之志,数百人就敢于纵横万里之外的开拓进取精神,及以一当五的战斗力,与汉朝版的中国军人不抛弃、不放弃的袍泽情。而史书记载:耿恭在坚守疏勒孤城时,车师“后王”王后因其

  • 东汉战神耿恭血性抗击匈奴,书写“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史话

    历史人物编辑:白茹雪标签:耿恭

    文/文史旺旺东汉班固《汉书》的名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已成为中国军魂和血性的象征。中国人面对外敌敢于亮剑,保家卫国的典型案例不得不提东汉时期的“十三将士归玉门”。 2019年2月13日,一部名叫《大汉十三将之血战疏勒城》的电影演绎了这段故事,相信有不少朋友可能已经看过这部电影,通过电影画面,我们

  • 壮志饥餐胡虏肉是真的,讲的是大汉耿恭,真人版大兵瑞恩!

    历史人物编辑:月光侃历史标签:耿恭

    相信大家对这样一个情节并不陌生:二战期间的美国伞兵瑞恩被敌人围困,他的兄弟们在战争中全部阵亡,一旦他也走了,家中的老母亲便完全失去了依靠。在这样的情况下,作战部又派出了八名士兵去营救尚不知死活的瑞恩,一路上危险重重,他们甚至怀疑担着八条生命的危险去就一个具体的生命是否值得。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体现了人

  • 东汉“耿恭十三将士归玉门”的历史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樊建科标签:耿恭

    在历史上,有一个猛人比霍去病、卫青有过之而无不及,用“神人”形容也不为过。在网上广为流传着“他以几十人抵御匈奴两万大军”的传说,令很多人惊为天人。那么,历史的真相真的就如网上流传的那样吗?今天,我们就通过历史的蛛丝马迹,来探究其中的真相。这个猛人叫耿恭,为人比较低调,但却被匈奴人奉为“神人”。耿恭,

  • 耿恭拜井得泉的历史典故及其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国学的秘籍标签:耿恭

    东汉王朝196年,在中国历史上虽然不显山露水,但儒家之盛,风化之美,三代以下仅见。而光武中兴、燕然勒功、在历史上鼎鼎有名。然而其中耿恭拜井得泉、13壮士归玉门之历史典故,却鲜为人知。一、平车师耿恭耿家在东汉可谓名将世家,耿弇、耿纯、耿秉、耿国,皆当世名将,耿氏一脉累叶以功名自终,荣宠与国相始终。耿恭

  • 不抛弃不放弃,跨越万水千山,只为拯救你-大汉英雄耿恭

    历史人物编辑:小倾文史轩标签:耿恭

    公元75年,汉军主力从西域撤退,耿恭和关宠各率数百人驻守金浦城和柳中城。匈奴单于认为良机已到,集结了数万大军准备复夺西域。面来势汹汹的敌军,耿恭决定以有死无生的精神来捍卫金浦城和大汉勇士的尊严。他利用毒箭,利用夜袭,一次次打败匈奴,杀伤敌军,终于迫使匈奴解围而去。耿恭也乘机撤退到更适合坚守的疏勒城。

  • 班超三十六人定西域,耿恭百人守疏勒,晚明此人三百人开边镇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耿恭

    毛文龙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其字振南,浙江杭州人,毛文龙早年葬父,寄居舅舅沈光祚家中,“为人落拓不治生产,好谈兵”(语见《毛太保传》),又兼生得“有英气,虬髯”(《明季北略》),相面的人见了,都说他将来必定登坛拜帅,建不世功业。在吴山,还有一个相面的明白无虞地指着他说“公铁面银牙,髯虬而熊虎威,他

  •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曹操和耿恭是这样子做的

    历史人物编辑:震旦说标签:耿恭

    古代的战争,好像存在着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个规定看起来很好用,但是其实在历史上真的没有什么用途,两个军队都打起来了,双方还要派遣使臣相互沟通一下吗?其实在古代的战争当中,使臣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职业,一个弄不好身家性命就丢掉了,最好的结果是全身而退,不好的结果最厉害的就是死亡,轻

  • 张安世作为霍光的死党,麒麟阁的第二功臣,为何能逃过清算?

    历史人物编辑:猫史天下标签:张安世

    公元前51年,在皇帝的职位上奋斗了23年的汉宣帝,终于在这一年迎来了丰收的大果实。北方草原上曾经不可一世的匈奴帝国,因为皇位继承战争产生了分裂,史称五单于并立。作为正统继承人的呼韩邪单于,被四个兄弟打得奄奄一息,只好放下日月所立,天地所生撑犁孤涂单于的脸面,跑到大汉帝国的都城长安城,俯首称臣,请求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