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自成失败以后,他的丞相牛金星和军师宋献策,分别去哪儿了

李自成失败以后,他的丞相牛金星和军师宋献策,分别去哪儿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马帅 访问量:3487 更新时间:2024/1/15 2:35:10

刘邦起家有张良,朱元璋起家有刘伯温,可见任何一个创业的君主身边,都有一两个这种智多星的角色。

身为大顺政权的领袖,李自成身边自然也少不了这样的人物。而且他还有两位,一位是牛金星,一位便是宋献策。

这两个人可以直接参与大顺政权的最高级别会议,可以说李自成的绝大多数主张,都是在这两个人建议之下才实行的。

这么一来我们就能理解牛金星和宋献策的重要性了。可惜这两位老兄的水平似乎不咋地,跟梁山泊的吴用有的一比,跟张良和刘伯温自然不是一个级别的,所以也没能带得动李自成。

一、牛金星做到了大顺丞相,最后还落得善终。

牛金星是真的蛮有才华的,20出头中秀才,33岁中举人,就差一步便要成为进士,进入明朝官吏选拔行列当中去了。

崇祯十年,牛金星遇到了麻烦事儿,牛金星家世代都是读书人,到了他这一代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不过估计他做事比较耿直,得罪了同乡的巨绅。

巨绅神通广大,买通了官府,诬告牛金星偷税漏税,而且还强占了18名妇女,这罪名可就大法了,不仅违法乱纪,而且把牛金星的名声也给搞臭了。因此牛金星就被革去了举人的身份,发配充军去了。

3年以后,痛定思痛的牛金星终于走上了不归路,1640年,在李岩的介绍下,牛金星开始跟着李自成混。

人家毕竟是读书人,所以成为李自成的幕僚以后,弥补了李自成这里缺少智多星的缺憾。他也为李自成制定了基本的起义方针,那就是站在农民的角度,对地主阶级发起总攻。

大明朝绝大多数都是农民,这一正确的方针,立刻为李自成赢得了大量老百姓们的支持,从而使得李自成的事业迅速发展了起来。

关于牛金星心胸狭窄这件事,其实没有多少实际的例子可以作为根据,写史书的也是在瞎掰,毕竟牛金星是大顺军那边的人,他们哪里能晓得什么。

只不过后来李自成失败了,包括李自成在内,整个大顺军集团,自然就没有一个好东西了。在李自成失败以后,牛金星这货居然跟儿子牛佺归降了清朝,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牛金星的儿子牛佺在清朝还能做个黄州知府,因此牛金星并没有因为大顺军的失败,而受到任何损伤,结果还安享晚年了,你说气人不?再看看李自成和刘宗敏的下场,不得不感叹,出谋划策的多鸡贼,带头闹事的和做打手的,总是风险最大的那一批人。

二、宋献策是李自成的首席军师,结果下落不明。

关于宋献策这个人,其实还是比较传奇的。因为这哥们是学习奇门遁甲的,那学识老渊博了,也算是传统手艺人。

有一门手艺在手,走到天涯海角,那也是可以混饭吃的。所以宋献策在学有所成以后,并没有靠科举混饭吃,而是选择成为了一名职业的江湖术士,也就是俗称的算命先生。

估摸着是给牛金星算了几卦都比较准,所以宋献策在牛金星的介绍下,成为了李自成的军师。从此以后,宋献策开始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这哥们出谋划策全靠算卦,你别说前期还真准,各种应验。因此李自成对宋献策言听计从,简直把他当成了自己的诸葛亮

其实宋献策在大顺军中主要充当啥角色呢?也就是鼓舞士气的角色。因为那时候的人,都比较愚昧无知,就吃宋献策这一套,你怎么办?

宋献策借助奇门遁甲的知识,不断忽悠大顺军中人,使得大顺军的士兵们,将李自成看成了天下最大的救星,这一招跟后来太平军的套路,有点类似。

宋献策曾经提出“十八孩儿当主神器”,这十八孩儿指的自然是李自成,因此大家对李自成夺取江山深信不疑。

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宋献策被他封为开国大军师。此后大顺军内部开始离心离德了,牛金星开始刚愎自用,宋献策完全插不上话。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刘宗敏拷打京城官员的时候,宋献策的谏言,保住了其中1000多人的小命,也算是功德无量了。

等到李自成被多尔一路追杀到了西安后,宋献策也是非常无奈,表示十八孩儿恐怕另有其人。于是他希望李岩能够扛起大旗,结果李岩却被李自成给宰了。

失去靠山的宋献策,只好选择跟着刘宗敏混了,结果刘宗敏在武昌被击垮,宋献策也被清军给擒获。

这个时候宋献策忽然消失了,刘宗敏被斩杀我们都知道,可是宋献策如果被杀掉,应该也有记载,可惜就是没有任何他的记载。

满洲人重其术,隶旗下,出入骑从甚众。---《北游录》

因此,不少人认为,清廷也看中宋献策所习得的奇门遁甲之术,将宋献策收归己用。但是也不能让外人知道,毕竟清廷可不希望这些方术深入人心。

在清廷看来,老百姓们是绝对不能信这些东西的,因为这些东西清廷深信不疑,他们觉得奇门遁甲之术的确可以逆天改命。要是老百姓们个个去研究了,那还了得?

总结:大顺集团的问题,就出在牛金星这个丞相身上。

作为大顺集团的丞相,没有第一时间调整战略,这本身就是重大失误。起义之初,可以靠农民,毕竟他们的力量巨大。可是进入京城以后,那就必须要开始重用地主了。

因为当时的天下,大部分资源都在地主阶级的手里,不重用他们的话,那反对大顺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多。

刘宗敏在拷打京城中的官员时,牛金星也没有出面阻止,结果导致南方的明朝官员们,摇摆不定的心立刻做出了决定,坚决抵抗李自成。

其实明朝已经灭亡,南方那些明朝官员们,只要有点甜头,归顺大顺政权,只是谈判筹码的问题罢了,可惜牛金星这家伙不会布局啊,白瞎了丞相的职位了。

参考资料:《明史》

标签: 牛金星

更多文章

  • 满清入关的罪魁祸首竟然不是吴三桂?明末千古罪人大顺首辅牛金星

    历史人物编辑:彭璐标签:牛金星

    大家好,这里是用RTS游戏要塞复盘古代战役,讲述战役始末以及作战过程的图文栏目。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决定了明末中原大地归属的一战,也就是李自成与清军在关外打的一片石之战。众所周知,李自成率领十万大顺军前往关外抗击清军,结果全军覆没大败而归。很多人都不太理解,李自成的老营精锐面对明军可以说是摧枯拉朽,为什

  • 对天下大局,牛金星不但看到了大好形势,更预见到了满清即将入关

    历史人物编辑:张丽萌标签:牛金星

    声明:吴学华讲历史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必究上一节说到留守汝州的明军部队因粮饷不继哗变,孙传庭被迫回军就粮,并平定叛乱。大顺军乘势追击,双方主力会战于南阳附近。李自成军列阵五重,最外层是新降附的饥民,其次是步兵,再次是骑兵,再次是精锐骑兵,最内层是老营和家属。明军陷阵力战,攻破李军三层阵线

  • 牛金星在李自成面前使用伎俩,害死李岩,最后他的下场又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董于嫣标签:牛金星

    我们都知道,在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率兵打进了北京城,逼得崇祯自尽于煤山,而崇祯的死宣告着明朝的灭亡。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那么多农民起义事件,可是成功推翻王朝的例子屈指可数。公认的有刘邦、朱元璋,而李自成可以算半个。为何说是半个?原来李自成推翻了明朝,可是他的大顺政权存在时间极短,前前后后算下来,李

  • 李自成广纳人才,李岩,牛金星和宋献策相继投奔李自成

    历史人物编辑:余泳宏标签:牛金星

    李自成到了河南之后,一路攻城略地,兵力大增。因为他一面要部署军事战略,一面又要整肃军纪,十分繁忙,真希望能再多一些得力的帮手。一天,李自成闻报说是河南杞县李公子求见,不由大喜,起身亲自到门口迎接。这里却要补叙一下这位李公子的来历:谋士李岩原来这李公子便是那《劝赈歌》的作者李岩,在河南很有些名气。他家

  • 李闯王兵败的掘墓人——牛金星

    历史人物编辑:宪刚说车标签:牛金星

    李闯王兵败被杀有着种种的原因,如没有宏图大志、占领区经济状况不佳、过于贪图享乐等等,但是在里面有个最直接的因素就是他用人不当,远贤臣亲小人,而这个小人就是最终造成大顺军失败的人——牛金星.牛金星牛金星是李自成的手下重要的谋士、大顺政权的左丞相,他本是举人出身,喜爱读书和研究兵法谋略,家境不错,不愁衣

  • 明朝海盗王陈祖义,逃到国外当了皇帝,郑和下西洋时将其成功缉拿

    历史人物编辑:邓苹标签:陈祖义

    文:鼓浪隐士经常看古装剧的朋友都会看到这么个情节,为了抓捕江洋大盗,官府都会张贴“悬赏公告”,希望广大民众能够参与追踪盗匪。而悬赏的金额一般都比较高,相当于普通人家数年的收入。但在中国历史上,却有这么一位海盗王,他引起了两位雄主的重视,悬赏金额不断上升,甚至达到了朝廷年收入的一半,在历史上可谓是空前

  • 魏忠贤被崇祯杀后,为何明朝就垮了?王承恩的一句话说的很中肯

    历史人物编辑:陈帅说历史标签:王承恩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太宗皇帝一句话不仅为后代执政者提供了学习思路,也为评价前人留下了依据。一时的成功可以看事业的成败,一生的成功就要看寿命的长短,历史的成功则要看执政者能力与善意了。就像秦宦赵高,一朝窃据政权,指鹿为马,谁敢违背?但最后被秦王子婴刺杀,移三族;而历史对赵高的评价也是很差,认为赵

  • 崇祯刚杀了魏忠贤,为何大明就垮台了?王承恩说了一句很中肯的话

    历史人物编辑:爱历史晓东标签:王承恩

    1644年4月25日,北京城破,大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杀尽后宫妃嫔,于煤山之上自缢而死,明朝就此灭亡。同年四月,清军入关。在大明朝的最后时刻,陪在崇祯身边的,只有侍奉他多年的太监王承恩,主仆二人望着火光四起北京城相顾无言。这也是王承恩最后一次侍奉崇祯皇帝了,他流着眼泪为崇祯挂好白绫,在崇祯决然赴

  • 崇祯杀了魏忠贤,为啥大明就垮台了?王承恩说了一句很中肯的话

    历史人物编辑:张欣悦标签:王承恩

    明朝废除宰相制,皇帝权力独断,中央集权达到了空前的高峰。可是,皇帝虽然号称天子,实际上也只是个凡人。面对堆积如山的政务,就算是贤君圣主,也往往是力不从心。更不用提明朝中后期那些有着各种奇怪爱好的皇帝了。可是,谁来帮皇帝处理这些事呢?明初胡惟庸案把朝中肱股之臣屠戮大半,朝臣显然不可能。而朱元璋又严禁后

  • 崇祯把魏忠贤一杀,为何明朝就垮了?王承恩的一句话很中肯

    历史人物编辑:子曰读历史标签:王承恩

    公元1644年,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之上,大明王朝的统治也宣告终结。作为明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崇祯皇帝的表现并不像其他朝代的亡国之君,凭一己之力葬送一片大好的江山。相反崇祯皇帝朱由检自从登基之后,所作所为完全是一副明君的气象。然而他的努力最终还是没能扭转明朝灭亡的命运。连年的自然灾害,再加上常年征战,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