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宪:明朝第一任特务头子,受朱元璋重用,为什么还是下场悲惨

杨宪:明朝第一任特务头子,受朱元璋重用,为什么还是下场悲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青莲简史 访问量:3861 更新时间:2024/1/17 22:17:30

01

我叫杨宪,是一名光荣的保安,负责保卫我国权力最大的鞋拔子脸。

可是,明太祖自从登基后,日夜心神不宁,睡不好,吃不香的,总是一个人仰望天空。

自己作为圣上贴身侍卫,时常可以听见圣上说:唉,这感觉如芒在背,如刺在喉。

开国功臣太多了也不是个好事儿。

果然,不久之后,实在忍受不了的圣上,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对宰相胡惟庸,下手了。

理由是,宰相府中私藏刀兵,胆大妄为,意欲谋反。在处理胡惟庸的同时,还顺手将一公爵二十一侯爵一起处理了。前前后后死了三万人左右。

目睹一切的我,心中只有呵呵。

府中一共只有两名杀鸡宰羊的厨子,

胡惟庸死的当晚,明显能看出来圣上爽了,吃饭居然还加了个蛋。

可是,明显爽的不够。因为,在晚饭后,圣上又对着天空说:还是感觉如芒在背,如刺在喉啊,功臣还是太多了。

听见这句话的我,差点吓尿了,我是不是知道的太多了?

在我陷入被害妄想的时候,可能是面部表情太过精彩,引起了圣上的注意。

于是,他笑着问我,小杨,你有没有理想?

有,臣想活着,

圣上明显被我的回答震惊了,笑了笑,走了。

第二天,圣上就设立了锦衣卫指挥使司。

杨宪清楚的记得,锦衣卫成立的那天,朱元璋对自己说:小杨啊,你的主要工作就是,将那些让我不爽的人,抓起来,然后想尽一切办法,让我爽。你懂了吗?

我小鸡啄米般点了点头。

圣上拍了拍我的脑袋说:尤其是……

说话的同时指了指自己的后背,

我:懂懂懂,如芒在背,如刺在喉。

02

正阳门前,

我叫杨宪,我晋升了,如今我是一名光荣的特务,权力直效圣上,可以说,我如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谁敢大声和……

太子:前面的,滚开,别挡道!

我:好嘞,太子爷……

咳咳,如今,大权在握的我,需要为圣上分忧了。

召集齐我的小伙伴,发布最新的命令,

给我时刻紧盯着其余的开国功臣,尤其是大将军,就算他小便淹死蚂蚁,也要立即上报,然后以虐杀动物抓捕。

待众小弟散会后,我望向大将军府的方向,

紧张刺激的狩猎开始了!

我一定要在三个月内,替圣上把刺拔掉!作为锦衣卫的开门红。

时间在流逝,手底下的人也在不停地收集关于蓝玉大将军的罪证。

什么嚣张跋扈,目中无人,蔑视法律。

什么私养庄奴,霸占良田。

什么横行霸道,怒骂御史。

什么御前失仪,藐视圣上。

罪证越来越多,可是,因为蓝玉的女儿嫁给了圣上的第十一子为妻。再加上,和太子关系不错,圣上爱屋及乌,一直没有明确表态。

我也就只好存着这些罪证。

马上就到年底了,我可不能只盯着蓝玉,我还是需要一些业绩的。

看了看手头其他的收集而来的情报,

既然大鱼吃不到,那么,对不起了各位大人,有道是死道友不死贫道,为了我能更好的活着,只能请你们死去了。

03

转眼十来年过去了,蓝玉大将军的罪证,已经快要把我的书房塞满了,我准备过两年,把它订印成书,书名我都想好了,就叫十万个罪证,用来祭奠我死去的功劳。

在我心灰意冷的时候,太子朱标驾薨了。

圣上密旨,让我到御书房叙职,要听我这些年的成就,我知道,我的机会来了。

紧急整理了关于蓝玉的罪证,进宫面圣。

当我掏出来堪比盾牌厚的罪证书时,

圣上说:其他的不需要讲,只要关于蓝玉的。

我:禀圣上,关于蓝玉将军的罪证,因为罪证太多,微臣将其整理,圣上手中的厚本,就是整理之后的目录。

圣上:……疯求了哇,随便几个重罪就行,我哪儿有时间看你的“十万个蓝玉罪证”。

我:是,启禀圣上,蓝玉将军所犯大罪有三。

一,目无圣上;二,罔顾法律;三,……

圣上:说!

我:蓝玉将军府私藏倭刀上万把,企图造反!

圣上:此等逆贼还不马上捉拿?留着等过年呢?

直到蓝玉被下狱时,我才回过神来,心心念念了十来年的大鱼,就这么简单被我吃了?

早知道是这样,我早把太子弄死了!哪还要等这么多年。

04

大狱中,看着面前狼狈不堪的蓝玉将军,我突然想到前不久学到的一句话,我就站在你面前,你看我几分像从前。

我不住的放声大笑,我的笑声,将蓝玉将军惹怒了,张嘴就骂:我%@&#&&@#¥你,

我扭头对记录的小弟说:蓝玉招认,意欲谋反。

小弟:……

蓝玉:……

蓝玉毕竟是久经沙场的大将军,直到我要诬陷他后,立刻又是一组口吐芬芳。

我对小弟说:经蓝玉招认,同谋者还有定远侯,鹤寿侯,景川侯等人。

小弟:……

蓝玉:……

最终,在我不懈努力下,成功将秘密谋反的团伙的人名全部获悉。

圣上拿到名单后,表示,你懂我!

继胡惟庸一案后,蓝玉案又带走了一公爵,十三侯爵,两伯爵。此时,朝堂之上,经历过开国时期的老人寥寥无几。

剩下为数不多的几位公侯,也在我夜以继日的阴谋陷害中,相继落马。

当最后一位侯爵也没落后,我知道,该我了。毕竟,我知道的太多了。

果不其然,锦衣卫权力被大削,几乎相当于被灭。我也被秘密传唤到御书房。

御书房内,圣上赐的酒就是好喝,只不过,喝完有点昏,就想睡觉。也好,我忙碌了这么多年,好好睡一觉吧。

策划:鱼羊史记监制:鱼公子

撰文:绯夜盗香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标签: 杨宪

更多文章

  • 深度:杨宪,从青年才俊到身败名裂,《明史》欠他一个列传

    历史人物编辑:樊建科标签:杨宪

    明太祖朱元璋从濠州(古凤阳)起兵,通过6年的奋斗和打拼,终于迎来了一场大战,就是集庆之战。集庆,即现在的南京,朱元璋筹划许久,让全军把家属全部留在和县,然后倾巢而出,水陆并进,连续三次攻打,终于攻下集庆,朱元璋占领了这座战略意义重大城池。从此扼守江东,为此后建立大明王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当朱元璋占

  • 杨宪益,是翻译《红楼梦》的名家 其曾祖父

    历史人物编辑:利利历史标签:杨宪

    杨宪益,是翻译《红楼梦》的名家。其曾祖父杨殿邦,做过漕运总督;祖父杨士燮,中了进士,做过杭州知府、淮阴知府之类的官,不光跟自己的老爸没法比,就连两个弟弟杨士骧、杨士琦也比不了。前者做到直隶总督,后者是袁世凯的心腹。杨家子弟发迹,官运亨通,据说与祖母有关。祖母大名吴述仙,是吴棠的女儿。那么吴棠又是何人

  • 杨宪扳倒张昶后,曾深得朱元璋信任,为什么还是下场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澜风说标签:杨宪

    朱元璋对中书省越来越不放心,虽然口头上说,“朝廷纪纲,尽系于此”,但是实际上他对什么事都不肯放手。军队的征发与调动,将帅的任命,战略的决策,朱元璋无不亲自过问,大都督府实际上也是直接控制在他手中的。中书省则不同,它是立法行政机构,国家政府的基础,内有六部,外有各省,都在它的管辖之下。举凡工农钱谷、诉

  • 郑贵妃变“妖妃”,万历把她宠上天,死后却只得孤坟一座

    历史人物编辑:刘培标签:郑贵妃

    1582年,一个叫郑梦境的女孩入宫,没过多久万历就被这个与众不同的女孩吸引,让她宠冠后宫,也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郑贵妃。在遇到她之前,万历的生活充满了单调乏味。1578年,16岁的万历皇帝大婚,册立一后二妃。然而立后这样的大事对于万历本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值得激动的。在万历看来不过为了满足母亲的愿望而已

  • 郑贵妃想让明神宗废长立幼,朱常洛即位后,为何没有报复她

    历史人物编辑:卜彩霞标签:郑贵妃

    孝端显皇后王喜姐,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原配。当初朱元璋留下祖训:“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可想而知,在这种制度下被选出来的王喜姐,一定是个端庄贤德的女子,史书记载其:“性端谨,以慈孝著称。”一开始,明神宗与王皇后的感情很好,两人在宫中同起居,明神宗一直认为,皇后是六宫的典范。为了王

  • 梃击案的幕后真凶是谁?郑贵妃还是东林党?嫁祸于人的成功案例

    历史人物编辑:蒲昱冲标签:郑贵妃

    梃击案,明宫三大案之一,最为扑朔迷离。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有一男子张差欲以梃(木棍)刺杀皇太子朱常洛。梃击案背景朱常洛出身卑贱,他是万历皇帝偶然临幸的宫女所生。其生母是李太后慈宁宫中的一王姓宫女,因为皇后王氏、昭妃刘氏都无所出,李太后盼孙心切,逼迫原本忌讳此事而不敢承认的万历皇帝认子归宗,朱常

  • 古代后宫中的八大蛇蝎女人之连犯“大案”的明神宗郑贵妃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郑贵妃

    郑氏,明神宗朱翊钧的贵妃,长得娇艳妖美而又最善于迎合。她一入宫即被越级加封为贵妃,甚至地位跃居已生有皇长子的王恭妃之上。郑贵妃一心想当皇后,故希望自己的儿子朱常洵成为太子,但是皇帝却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这对郑贵妃来说,是个沉重打击。万历四十二年的二月,李太后死去,郑贵妃的顾忌再也没有了,一手策划了

  • 1615年,张差拿着木棍,嚷嚷着要刺杀太子,群臣:处死郑贵妃

    历史人物编辑:顾维乾标签:郑贵妃

    1615年,一个叫张差的人,拿着木棍,闯进太子住所,见人就打,还囔囔着要刺杀太子。守卫刚抓住他,群臣上奏:“郑贵妃干的!处死她!”张差是个小人物,突然闯进皇宫刺杀太子,还因此留下了明末三大疑案之一——“梃击案”。时间是明朝的万历年间,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张差这个人,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混进了太子住所

  • 郑贵妃:获得了明神宗的爱情,却一直处于朝野上下的舆论漩涡中

    历史人物编辑:闲人一支烟标签:郑贵妃

    明朝是一个浪漫的朝代,而明神宗与郑贵妃的爱情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都说皇帝与妃嫔之间的爱情对王朝未必是幸事,往往会遭到当时及后世的丑化。但是与其他受宠的贵妃和皇后相比,郑贵妃显然更为遭到朝野上下的抵制。在明朝的众多宠妃中,郑贵妃算是一个比较另类的存在。郑贵妃,北直隶大兴人,万历初年便已入宫。万历皇帝

  • 朱常洛为什么不杀郑贵妃

    历史人物编辑:罗炜标签:郑贵妃

    读过《明史》的读者都有一个疑问——朱常洛登基为帝之后,为什么没有杀郑贵妃?朱常洛图片郑贵妃图片因为立太子的争斗,朱常洛和郑贵妃两人有很深的恩怨。朱常洛是明神宗万历皇帝的庶长子。由于明神宗万历的皇后一直没有生育下嫡皇子!朝廷中的文官都希望明神宗立庶长子朱常洛韦太子。明神宗有所迟疑。文官们不断上书,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