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2年,一个叫郑梦境的女孩入宫,没过多久万历就被这个与众不同的女孩吸引,让她宠冠后宫,也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郑贵妃。在遇到她之前,万历的生活充满了单调乏味。
1578年,16岁的万历皇帝大婚,册立一后二妃。然而立后这样的大事对于万历本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值得激动的。在万历看来不过为了满足母亲的愿望而已,娶谁都一样。
太后年事已高自然是望孙心切,按照当时的祖制只有先册立皇后,皇帝才有其他的妃嫔,让她们共同为皇家开枝散叶。可是太后左等右等,还是没有等来想要的孙子。在万历的眼中,后宫那些循规蹈矩的妃嫔们就像是提线木偶一样,看起来毫无生气,自然也就对她们提不起兴趣来。
明代的宫女,大多出生于清白人家,容貌只要端庄即可,但是对于性情品格考查却很严格,忠厚本分是最要紧的。
而在民间小说话本之中,这些女子的生活大多充满着浪漫的色彩。可事实上,这些女子也不过是在宫中日复一日的重复无聊的生活,终究是没能等到皇帝的宠幸,唯有容颜在一点点消逝。
后宫女子千万,而皇帝只有一个,想要一朝得幸何其艰难,她们也只能在无限期待中消磨光阴,但是这里面却出了一个幸运儿,宫女王氏在万历醉酒后的一次宠幸就有了身孕。
但是万历却把这件事视为耻辱,还是在太后的逼迫之下才给了她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安排了册封。大喜之下太后还是保持着一丝清醒,谁也不能保证王氏腹中的孩子就是皇子,为了皇嗣考虑广撒网也是不错的选择,怀孕的妃子多了总会生下皇子,于是下令挑选了9位14-16岁德才兼备的女子入宫。
当时万历肯定没有想到,正是这一场自己不情不愿的册封,让自己遇到了此生挚爱。那一年春色烂漫,花絮纷飞如雪,14岁的郑氏身影翩跹,此后万历空虚的生活都被这抹明媚的阳光照亮了。
郑氏最大的幸运,就是她在最适合的时候遇上了万历皇帝。虽然她的容貌绝对算不上话本里的那些沉鱼落雁之姿,但是她身上那股少女独有的鲜活劲儿,恰恰是宫里面被规矩束缚着的女子所没有的,这样的与众不同让万历忍不住去亲近。
郑氏能够专宠于后宫,不仅仅是因为她不同于深宫女子的活泼,还有她的聪慧体贴,她深刻明白身为一个男人,万历需要的是什么。
身为天子,可以说所有人都对他百依百顺,但是却没有人记得他不过也是个普通人。唯有郑氏把他当做心爱的男子来对待,毫不顾忌规矩,敢在一众宫人面前抱住他亲近,敢摸着他的脑袋安慰……
在别人看来,郑氏出格的行为足够赐死一万次了,但是她大胆的行为却让万历感受到了恋爱的滋味,他就像是陷入热恋的毛头小子,带着郑氏出双入对,还带着她去寺庙祈求希望两个人可以生死不渝。
宫女王氏生下皇长子朱常洛也不过是王恭妃,册封的事宜还一切从简,而郑氏当上贵妃只用了三年。或许也正是万历异于常人的宠爱,才让郑贵妃对于万历的独宠盛宠不再满足,还想对太子动手。
万历不喜欢大儿子朱常洛,可是册立太子有祖宗定下来的规矩压着,他即使不愿意也不可能改变祖制。
在郑贵妃的撺掇之下,万历想到了很多荒唐的注意,比如给三个儿子同时晋封,既然大家平起平坐皇长子的身份也就没有那么尊贵了。万历小算盘打得好,可惜大臣不买账。
也正是由于万历对于郑贵妃的宠爱,才引发了后来的国本之争,这也是著名的梃击案发生的背景。
按照明朝的宗法制度,没有嫡长子就应该立长子当太子,但是万历一直拖着不肯册立,导致朱常洛到了十岁的时候都没有办法读书。
可朝中支持朱常洛的声音很多多,而且皇后和太后都给也为他撑腰。所以,万历没有办法一直拖延下去,只能够定下太子的人选。
朱常洛虽然被立为太子,但是地位一直都不稳。在郑贵妃看来朱常洛并不是多大的威胁,只要她能当上皇后或者太子暴毙,她的儿子都能当上名正言顺的太子。但是在这个时候却发生了一起可怕的宫廷仇杀,导致郑贵妃再也没有能力争夺储君的位置。
万历四十三年的一个晚上,一个拿着木棍的男子闯进了禁宫里,而他想要刺杀的是太子,还好守卫及时赶到,他只打伤了守门的太监就被逮捕住了。
一个普通人能够闯进守卫森严的皇宫里面还打伤了人,这实在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已经不仅仅是在挑战皇权了,更加威胁到了天子的安全。
万历知道这件事情之后立刻让人连夜审问,结果刘廷元除了他叫做张差什么都没有审问的出来,一问其他的张差就开始胡言乱语,无法沟通。
刘廷元审不出来不耐烦了,就把他丢给了刑部,经过轮番审问之后大家都觉得这是个疯子,却又怕审错了担责任。这个时候刑部提牢王之寀却从中嗅到了阴谋的味道,原来他每天给犯人分发饭菜的时候,发现张差其实很清醒,一点糊涂的样子都没有。
于是就让所有人都退下去,自己单独对张差进行审问,张差这才吐露出了一些蛛丝马迹。原来张差是赌钱赌输了遇上一个老太监,这个老太监替他还了赌债,只要张差帮他办一件事,就是把他带到慈宁宫里,让他遇人就打,要是看到穿黄衣的人打死最好。
王之寀一听这话就意识到真相一定不简单,立即上报给了万历皇帝。万历知道事有蹊跷,就派了另外一个大臣重新审问。谁知,张差说自己的舅父认识郑贵妃身边的两个亲信,而刺杀这件事就是这那人密谋的。
万历一听到这件事牵扯到了自己最喜欢的郑贵妃,立马就不再查下去了。而郑贵妃也跟他表示,自己是无辜的。
不过,为了平息大臣们的议论,万历就让她自己去跟太子道歉,求得原谅。朱常洛看到父亲这个态度,立马就理解了他的意思,所以,他就说只要把张差定罪就好,没有必要牵连别人。
不过,这个案子有关的人,都死了,没有人证,以后想要再翻案也是不可能的事。虽然,不知道幕后黑手到底是谁,但万历并不想追查下去的态度,反而让郑贵妃的嫌疑变得更大。
所以,郑贵妃到底是不是幕后凶手也无从得知。
但也正因为这件事,郑贵妃的形象一落千丈,外界对于她的言论也越来越不堪,都把她当成了妖妃。不过万历却没有被这些言论影响,甚至在快死的时候都没有忘记给郑贵妃留下护身符,想要册封她为皇后,以后也能够和自己葬在一起。
可惜的是,万历留下的遗愿也没有实现,死后也没有能和相爱之人葬在一起。
郑贵妃比万历多活了十年,这十年,她只有一个人住在这偌大的紫禁城中,看遍后宫的世态炎凉,饱受与万历天人相隔的相思之苦,也实属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