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两万清军如何打败了守卫南京的40万太平军?曾国荃做了一个改变

两万清军如何打败了守卫南京的40万太平军?曾国荃做了一个改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蔡小萍 访问量:3588 更新时间:2023/12/5 4:14:55

大家好,欢迎大家关注百家号青辉说史,今天我们要与大家分享的内容是在太平天国时期,两万清军是如包围并打败守卫南京城的40万太平军队的。

两万人进攻有40万重兵把守的大型城市,这种战力在整个人类战争史上其实并不多见,但是在清朝的末期却实实在在的发生过这样的事,那正是在太平天国时期,当时清朝军队由曾国藩率领的湘军在与太平军多年作战的基础上。已经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而整个战争的末期阶段,由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率领的两万余名的湘军,已经濒临太平天国南京城下。而这个时候,守卫南京城的正是太平天国的青年将领秀成,李秀成可以调动的军队多达40万人!

用两万人去主动进攻,重兵把守大城池,这湘军难道是脑子进水啦?要知道太平军战斗力可是不弱。

那么曾国荃为什么敢用手头上的两万多名湘军就敢进攻多打40万的太平军呢?

其实曾国荃并没有头脑进水,他是有着十足的把握的,而曾国荃的这个把握,主要是来源于自己手下两万多名湘军手里的武器装备。

曾国荃是属于比较早地认识到,武器先进重要性这一点的清军将领。

早在1860年以后,他的部队放弃了传统的大刀长矛,抬枪土炮,大部分改成了洋枪洋炮,装备了最先进的恩菲尔德1853式线膛步枪,使用米尼弹、阿姆斯特朗前膛炮、开花弹等,装备水平和美国内战中的北军相当。有了这些武器该怎么打?当然是挖战壕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曾国荃是堑壕战的发明者。

所以在那个时代来说,曾国荃的湘军其实算得上是一支完全现代化的军队了,他手下军队的装备水平与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北军的装备水平大致相当。

而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李秀成善于用兵,太平军的数量远远多过湘军,但是太平军面对装备太过于先进的清军,还是失败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太平天国似乎失败的也并不冤枉。

好了,章就分享到这里了,不知道看完文章后的亲爱的读者们有什么样的看法,可以在下方的评论区里留下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交流。

标签: 曾国荃

更多文章

  • 曾国荃攻破太平天国都城后,洪秀全圣库的2000万两白银哪去了?

    历史人物编辑:乔鸿浡标签:曾国荃

    时间来来到同治三年,这年最重大的事件便是,为患清王朝十余年的太平天国运动,终于被曾国藩率领的湘军攻破了太平天国都成天京给结果了。但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有一件故事围绕天京城破之后,便开始了广泛的争论,但最后却以不了了之而结束。这件事情就是太平天国的圣库之谜事件。众所周知,太平天国,以拜上帝教笼络人心,

  • 吉字营是湘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那么曾国荃属下有哪些著名的悍将?

    历史人物编辑:张祥说历史标签:曾国荃

    湘、淮两军首领曾国藩、李鸿章麾下可谓悍将如云,如曾旗下之鲍超、多隆阿等;李鸿章旗下之程学启、刘铭传等。但鲜为人知的是,作为湘军中战斗力最强的“吉字营”,即曾国荃部,也曾有一批能征惯战的悍将,比起曾、李二人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只不过他们的名字大多被埋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曾国荃与哥哥曾国藩不同,他选择的

  • 曾国荃剿灭太平天国,打开太平军国库一瞧,大喊:我命休矣!

    历史人物编辑:游古思今标签:曾国荃

    在我国处处都是学问,其中有一门学问便是替别人办事,因为替别人办好了会受到别人的赞赏,但是如果办得不满意,那等于干赚吆喝,还不讨好,所以一点都捞不到好处,有可能还会给自己惹来祸端,所以替别人办事这件事情堪称一门学问,而在我国历史中有这样一位替别人办事的高手,他的名字叫做曾国藩,他就有超强的办事能力,而

  • 曾国荃攻陷天京,打开太平天国国库后大喊:我命休矣!隐惊天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老海君平叔标签:曾国荃

    1864年7月19日,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被围三年之久的太平天国都城南京被湘军统领曾国荃攻破。随着三万斤火药把二十余丈高的南京城炸轰,湘军涌进了天京城,太平天国运动也宣告失败。曾国荃是曾国藩的四弟,在曾国藩的教导下,他很小的时候就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秀才,不久又在府、州、县三级生员

  • 曾国荃的另一面: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于灾荒中救活600万饥民

    历史人物编辑:梁心怡标签:曾国荃

    导读:清光绪元年至光绪四年,中国华北地区发生了一场极为罕见了特大旱灾饥荒,其持续时间之长、波及范围之广、造成后果之严重都是历史罕见。光绪三年的《申报》,曾经用较大篇幅记载了这次灾荒对人类造成的巨大伤害:到处灾黎,哀鸿遍野,始则卖儿鬻女以延活,继则挖草根扒树皮以度餐,树皮既尽,亢久野草亦不复生。路旁倒

  • 曾国荃攻陷太平天国,然后打开了洪秀全的国库,却大喊:我命休矣

    历史人物编辑:夜秦灵标签:曾国荃

    1864年7月19日,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被曾国荃率领的官兵攻破,在攻破太平天国前,曾国荃就听说太平天国的“圣库”中有无数金银财宝,甚至比大清的国库还要富有。所以城破后曾国荃率部直奔圣库。但在圣库打开后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圣库中空空如也,连一两银子也找不到,本来想借此立下不世之功的曾国荃大喊:“我命休矣

  • 翁同龢藐视曾国荃,认为建功,时势造英雄而已,相见后方知大错

    历史人物编辑:陈泽源标签:曾国荃

    在晚清,要说最清高的大臣非两朝帝师翁同龢莫属。因为晚清的文臣武将能入这位老臣法眼的简直凤毛麟角。也难怪,谁让人家二十多岁就轻松夺得状元头衔,之后更是凭借自己的博学和老爹的影响力青云直上。翁同龢在朝廷上步步高升的同时,在东南方有一批将领也正在崛起。他们就是以镇压太平军屡立战功的湘军集团。但身在朝堂的翁

  • 如果设立个湘军猛将排行榜,曾国荃左宗棠鲍超怎么排座次

    历史人物编辑:钱宇豪标签:曾国荃

    说起曾国藩,人们就很容易想到由他平定的的太平天国运动,所谓时势造英雄,正是这场声势浩大造成无数生灵涂炭的太平天国运动,使得在清王朝大厦将倾的时候,选择了曾国藩出来力挽狂澜,也因此成就了曾国藩的不朽功业。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有一个对汉人的巨大影响,那就是使得原本在清王朝的300年统治时间里被长期打压的

  • 曾国荃攻陷太平天国后,打开洪秀全国库,为何高呼:吾命休矣

    历史人物编辑:虾扯闲谈标签:曾国荃

    晚清时期,外忧内患夹击,满清朝政告急。但是有爱国大臣不愿放弃,拼命力挽狂澜,最著名的就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且这四名忠臣全是汉臣: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藩。时值太平天国兴起,洪秀全带领手下几个“王”,火速以“天父下凡”的迷信噱头,笼络了大批人心,并占领了南京为都城,命名天京,与清廷对决,力量

  • 进攻太平天国京城时,湘军不肯出力,主将曾国荃想了一个馊主意

    历史人物编辑:半月历史阁标签:曾国荃

    南京,古代称作金陵,是中国历史上四大古都之一。它处于长江中下游,北有长江天险为屏障,同时还有燕子矶、采石矶、紫金山等山川环绕,关隘险要又巧夺天工,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城池。明朝早期,朱元璋把南京作为都城,为了江山永固,他不惜动用全国之力,征集近三十万民工,动用数亿块的砖头,用糯米熬成粘液增加城墙的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