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曾国荃攻破太平天国都城后,洪秀全圣库的2000万两白银哪去了?

曾国荃攻破太平天国都城后,洪秀全圣库的2000万两白银哪去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乔鸿浡 访问量:3059 更新时间:2023/12/27 6:07:10

时间来来到同治三年,这年最重大的事件便是,为患清王朝十余年的太平天国运动,终于被曾国藩率领的湘军攻破了太平天国都成天京给结果了。

但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有一件故事围绕天京城破之后,便开始了广泛的争论,但最后却以不了了之而结束。这件事情就是太平天国的圣库之谜事件。

众所周知,太平天国,以拜上帝教笼络人心,号称天国之内皆兄弟,男女平等,人人有饭同吃,有衣同穿。但是他们建立了严格的公有制制度,不允许太平军和拜上帝教的信众拥有自己的私产,也就是要要求他们将一切资产都上交到圣库。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之后,他们也就开始,全面实行这一制度,这一制度要求,城内所有的百姓都要把家产上交给天王的圣库里,每个人只能留下足以生活的银子,最高不得超过5两,一旦发现有私藏金银者,一律被处死。

在这种情况下,很快太平天国的圣库就积攒了非常多的白银,是后来太平天国之所以有充足的军饷和国库实力的原因,太平天国在南京城经营了十余年,并且将东南和湖北,安徽等地,搜刮来的钱财都放在南京的圣库中,形成了庞大的资金池宝藏库。

对于太平天国有圣库的事情,不仅天国的高层知道,就连远在北京城的咸丰皇帝慈禧太后,以及朝廷的大臣们,都了解这一情况。身在太平天国交战前线的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以及其弟曾国荃等人,更是对其如雷贯耳了。

因此在围攻太平天国的首都金陵之前,慈禧太后便向曾国藩下发了一道谕令,那就是一旦攻破南京城,要立刻将宝藏挖出来充作军饷,上交国库。

可是曾国荃率部攻占南京之后,南京城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烧杀抢掠,并且把天王府和各大太平天国的上流贵族家中洗劫一空,再后来,曾国藩给慈禧太后的奏折中却说其弟曾国荃部,率军在城中搜了三天三夜,但是并没有收到所谓的圣库,因此可以证实这只是个谣传。

朝廷虽然疑惑,但是也只能不了了之!

事实上真是如此吗?不仅当时的清廷慈禧太后表示疑惑,后人也对其表示很大的怀疑。

首先曾国藩一开始就指派他的两个弟弟,作为南京城的主攻,而且,协助他们围攻南京的只有杨载福的湘军水师,但他们在海面上根本没有进城的先机。最先冲进城中,并且有机会接近太平天国天王府的只有曾国藩弟弟曾国荃的部队,这一点上来看,就足以证明曾国藩相信,南京城是有圣库的,他不想被人抢了。

那么这些钱都到哪里去了呢?

历史上有一个流传最广,也是可信度最大的说法。那就是很大一部分都被曾国荃给藏起来了,另一部分则在战乱之中就分给了湘军曾国荃手下的将士们。

大家要知道打仗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单靠信仰去让士兵为清朝卖命,是一件很难的操作,搞得不好,很容易就形成哗变,湘军在曾国荃的麾下,之所以能够作战勇猛,一往无前,由于很大部分的原因就是曾国荃默许他们在城破之后烧杀抢掠,以获取经济利益。

在他们围攻南京城的时候,长达三年的时间中有近半的时间,湘军的粮饷是无法完全到位的,在这种情况下,湘军将士们其实经历了非常大的挑战,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吃不饱肚子,以及没有活命钱,几近崩溃边缘。

这期间,他们唯一的信念就是曾国荃给他们的承诺,那就是城破之后,大加奖励他们,不仅允许他们在南京城烧杀抢掠,并且会给他们每个人都分一笔钱,这笔钱朝廷是不可能出的,因为朝廷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军饷,因此,物质上的许诺是他们能够坚持下来,直到攻破南京城的最大动力。这一点曾国藩知道,并且也是默许的!

而且据传闻,曾国荃在攻占天国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去了天王府寻找圣库,在一个地窖中,获得了很多的藏银,一部分分给了湘军,将是另一部分被他秘密藏在南京,等风声过了,便挖了出来利用运木材的机会把它运回了湖南老家。

这也就足以说明,后来曾国荃被罢官回家之后,在老家大兴土木,建了三座园林的经济来源了。

他给他的兄弟们一人一座,曾国藩的那座叫做富厚堂,建筑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奢侈程度之大,光在湖南就砍伐了无数树林上百年的树木,弄的山民怨声载道,如此声势浩大的工程,曾国荃怎么会有那么大的财富能力呢?这里边的猫腻,足以证明与太平天国圣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了吧!

参考资料:《清史稿》《太平天国史》

标签: 曾国荃

更多文章

  • 吉字营是湘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那么曾国荃属下有哪些著名的悍将?

    历史人物编辑:张祥说历史标签:曾国荃

    湘、淮两军首领曾国藩、李鸿章麾下可谓悍将如云,如曾旗下之鲍超、多隆阿等;李鸿章旗下之程学启、刘铭传等。但鲜为人知的是,作为湘军中战斗力最强的“吉字营”,即曾国荃部,也曾有一批能征惯战的悍将,比起曾、李二人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只不过他们的名字大多被埋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曾国荃与哥哥曾国藩不同,他选择的

  • 曾国荃剿灭太平天国,打开太平军国库一瞧,大喊:我命休矣!

    历史人物编辑:游古思今标签:曾国荃

    在我国处处都是学问,其中有一门学问便是替别人办事,因为替别人办好了会受到别人的赞赏,但是如果办得不满意,那等于干赚吆喝,还不讨好,所以一点都捞不到好处,有可能还会给自己惹来祸端,所以替别人办事这件事情堪称一门学问,而在我国历史中有这样一位替别人办事的高手,他的名字叫做曾国藩,他就有超强的办事能力,而

  • 曾国荃攻陷天京,打开太平天国国库后大喊:我命休矣!隐惊天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老海君平叔标签:曾国荃

    1864年7月19日,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被围三年之久的太平天国都城南京被湘军统领曾国荃攻破。随着三万斤火药把二十余丈高的南京城炸轰,湘军涌进了天京城,太平天国运动也宣告失败。曾国荃是曾国藩的四弟,在曾国藩的教导下,他很小的时候就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秀才,不久又在府、州、县三级生员

  • 曾国荃的另一面: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于灾荒中救活600万饥民

    历史人物编辑:梁心怡标签:曾国荃

    导读:清光绪元年至光绪四年,中国华北地区发生了一场极为罕见了特大旱灾饥荒,其持续时间之长、波及范围之广、造成后果之严重都是历史罕见。光绪三年的《申报》,曾经用较大篇幅记载了这次灾荒对人类造成的巨大伤害:到处灾黎,哀鸿遍野,始则卖儿鬻女以延活,继则挖草根扒树皮以度餐,树皮既尽,亢久野草亦不复生。路旁倒

  • 曾国荃攻陷太平天国,然后打开了洪秀全的国库,却大喊:我命休矣

    历史人物编辑:夜秦灵标签:曾国荃

    1864年7月19日,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被曾国荃率领的官兵攻破,在攻破太平天国前,曾国荃就听说太平天国的“圣库”中有无数金银财宝,甚至比大清的国库还要富有。所以城破后曾国荃率部直奔圣库。但在圣库打开后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圣库中空空如也,连一两银子也找不到,本来想借此立下不世之功的曾国荃大喊:“我命休矣

  • 翁同龢藐视曾国荃,认为建功,时势造英雄而已,相见后方知大错

    历史人物编辑:陈泽源标签:曾国荃

    在晚清,要说最清高的大臣非两朝帝师翁同龢莫属。因为晚清的文臣武将能入这位老臣法眼的简直凤毛麟角。也难怪,谁让人家二十多岁就轻松夺得状元头衔,之后更是凭借自己的博学和老爹的影响力青云直上。翁同龢在朝廷上步步高升的同时,在东南方有一批将领也正在崛起。他们就是以镇压太平军屡立战功的湘军集团。但身在朝堂的翁

  • 如果设立个湘军猛将排行榜,曾国荃左宗棠鲍超怎么排座次

    历史人物编辑:钱宇豪标签:曾国荃

    说起曾国藩,人们就很容易想到由他平定的的太平天国运动,所谓时势造英雄,正是这场声势浩大造成无数生灵涂炭的太平天国运动,使得在清王朝大厦将倾的时候,选择了曾国藩出来力挽狂澜,也因此成就了曾国藩的不朽功业。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有一个对汉人的巨大影响,那就是使得原本在清王朝的300年统治时间里被长期打压的

  • 曾国荃攻陷太平天国后,打开洪秀全国库,为何高呼:吾命休矣

    历史人物编辑:虾扯闲谈标签:曾国荃

    晚清时期,外忧内患夹击,满清朝政告急。但是有爱国大臣不愿放弃,拼命力挽狂澜,最著名的就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且这四名忠臣全是汉臣: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藩。时值太平天国兴起,洪秀全带领手下几个“王”,火速以“天父下凡”的迷信噱头,笼络了大批人心,并占领了南京为都城,命名天京,与清廷对决,力量

  • 进攻太平天国京城时,湘军不肯出力,主将曾国荃想了一个馊主意

    历史人物编辑:半月历史阁标签:曾国荃

    南京,古代称作金陵,是中国历史上四大古都之一。它处于长江中下游,北有长江天险为屏障,同时还有燕子矶、采石矶、紫金山等山川环绕,关隘险要又巧夺天工,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城池。明朝早期,朱元璋把南京作为都城,为了江山永固,他不惜动用全国之力,征集近三十万民工,动用数亿块的砖头,用糯米熬成粘液增加城墙的稳固,

  • 曾国荃攻入天京之后一举动,让他不仅官没升成,反倒被一通臭骂

    历史人物编辑:梁心怡标签:曾国荃

    曾国藩和曾国荃兄弟俩,虽然一个人称“曾剃头”,一个人称“曾铁桶”,可是曾国荃剃起头来可不逊色于曾国藩。 曾国藩为了“成圣”,虽也带兵打仗,多少还有自己的底线,可是曾国荃此人却很难谈得上有什么底线可言,上了战场那叫一个狠,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能成为湘军之中的一员悍将罢。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