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故事的主角是位了不得的小人物。为什么说他是位小人物呢?因为他只是晚清时期起义军捻军中的一个小兵。为什么又说他了不得呢?因为他亲手杀死了被誉为清朝“国之柱石”的僧王僧格林沁。这个人的名字叫作张皮绠。
张皮绠,安徽亳州雉河集(今涡阳县)张老家村人,跟捻军首领张乐行是同乡。
咸丰三年(1853年),捻军起义爆发。张皮绠的父亲兄长都参加了捻军,张皮绠随母在家。
同治二年(1863年),张乐行战败后被杀死。此后,张老家一带经常遭清兵抄查。张皮绠随母亲投于捻军将领张宗禹帐下。
同治四年(1865年),张宗禹率捻军在山东菏泽高楼寨(今高庄集)一带包围了僧格林沁的部队。清军遭全数歼灭,僧格林沁率少数随从冒死突围。当逃至菏泽西北7.5公里的吴家店时,又被捻军包围。僧格林沁只好躲入麦田中。
张皮绠和其他捻军士兵奉命开始展开搜索,结果张皮绠在麦田中发现了一个身穿黄马褂的清朝军官,于是便手起刀落将其砍杀。当时张皮绠并不知道,自己亲手杀死的人,就是清朝鼎鼎大名的博多勒噶台亲王僧格林沁。
之后,张皮绠脱去僧格林沁的帽、珠、红顶和花翎,穿戴至军中。经辨认,被杀者即为僧格林沁。而当时,张皮绠年仅16岁。
直至今日依然还流传着一首民歌,说的就是这段事:张皮绠,真正强,麦稞地里杀僧王!
不久,张皮绠离军返家,用带回的银两在龙山置地,改名为张凌云,开始了新生活。他在新兴集开设粮坊,兼营造酒,后又娶妻生子,日子过得相当美满。但另一方面,清廷一直在追查张皮绠的下落。
同治十二年(1873年),清山东巡抚丁宝桢派暗探来到新兴集。张皮绠因酒后失言说起了当年杀死僧格林沁之事,暗探得知后,立马将其逮捕,并在张皮绠家中搜出僧格林沁的朝珠。
之后,张皮绠被押解至山东济南,遭凌迟处死,时年2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