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格林沁是晚清时期的著名将领,他是成吉思汗的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的第二十六代孙。虽然在血脉上身为蒙古贵族,但是僧格林沁幼年过的却是极为艰苦的生活。
僧格林沁的小时候只能通过给其他的牧民放羊来维持生计,蒙古族的牧民一般都有自己的牛羊,但是僧格林沁的家中由于长时间的衰落,在他这一代的时候已经十分困苦了,幼年的僧格林沁经常和自己家中的长辈给其他的富人放牧。
在僧格林沁小的时候,他的父亲把他送往当地的学堂学习,刻苦读书的僧格林沁也迎来了他的人生当中重要的转折点,他被选为了当地郡王的一个养子,后来的僧格林沁也就成功入朝为官了。
从小就对军事有着自己的理解的僧格林沁成为了清朝军队当中的一份子,作为八旗子弟的他,在许多战争当中立下了战功,也就被朝廷所重视,后来被授予了御前大臣和满洲都统等职位。
僧格林沁一生当中在许多战斗当中都立下了显赫的战功,在抵御英法联军的大沽口战斗当中他带领清军奋勇反抗,获取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不仅极大地振奋了清军的士气,也获得了国际社会上的一致好评。
僧格林沁治军很有自己的套路,虽然贵为满洲都统,但是僧格林沁却丝毫没有当官的架子,在军中粮草紧张的时候,他还和士兵一起同吃同住。
有一年粮草断绝的时候,士兵们只能靠着嚼胡萝卜度日,面对面前苦涩干硬的胡萝卜,很多士兵都觉得难以下咽,军中弥漫着一种消极的气息。
僧格林沁为了让士兵们振作起来,亲自捡起地上的胡萝卜,连着吃了好几根,还直夸味道不错。看到自己的主将也吃胡萝卜,其他的士兵们立马就不敢埋怨了,大家都纷纷吃了起来,决心英勇杀敌,一起度过这一段艰难的岁月。
除了和士兵同吃住之外,僧格林沁也有着十分优秀的战略眼光。在围剿太平军的战斗当中,僧格林沁派人假扮太平军的援军,成功地打入了太平军的内部,在太平军的营中放火,导致太平军的损失惨重。
可能很多人都无法想象的是,就是这样一位智勇双全的清军名将,最终竟然是死在一个无名小卒的手中。
在晚清的时候,除了太平天国运动之外,中国其他地方的农民起义也有很多,其中就有一个活跃在长江以北皖、苏、鲁、豫四省部分地区的反清农民武装势力,被称为“捻军”,在同治四年的时候,僧格林沁奉命前往征讨这些起义军。
但是由于清军当时的势力太过于分散,后来的僧格林沁也被捻军杀的陷入到了围困圈当中,在被围困的时候,僧格林沁曾带着身边的随从突围,但是由于捻军的人数过多,最终僧格林沁还是寡不敌众,受伤逃走,在他逃到一个麦田的时候,捻军当中有一个叫做张皮绠的人便发现了他。
张皮绠起初并不知道这个受伤的人就是清军当中最大的官僧格林沁,只是看到他头戴的花翎十分显眼,想必是一个不小的官,看到这个将领受伤之后,张皮绠就从身后悄悄地走了上去,只用了一刀就结果了僧格林沁。
后来张皮绠将这个顶戴花翎交到捻军将领手中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刚才杀死了清军当中的一代名将僧格林沁。从这以后,张皮绠这位“无名小卒”也开始变得有名了。
当时的张皮绠只有十六岁,参军也并非是他自愿的,都是生活所迫,逼不得已才选择了落草为寇。
听闻名将僧格林沁战死之后,清朝上下无不震惊,朝中的官员都为失去了这名朝中的倚仗感到痛心,后来清政府多次下达逮捕张皮绠的命令,但均无所获。
在同治十二年的时候,山东巡抚丁宝桢派几名探子前去巡捕张皮绠,最终将他成功抓获。之后张皮绠被押解到济南,遭到了凌迟处死。
在审判张皮绠的时候,他对于杀害僧格林沁的这件事情毫不避讳,认真讲述了当时的每一个细节,在场的人无不震惊,堂堂的一名清朝名将,竟然真的死于一个无名小卒之手,不禁让人感到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