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蒙古王爷僧格林沁和英法联军统帅巴夏里谈判时,结果在谈判桌上和巴夏里闹了个大红脸,居然要和人家决斗。
僧格林沁擅长骑射,巴夏里哪是他的对手?三下五除二就把这家伙摔得头晕眼花扔进了池塘里。这还不过瘾,还将人家抓进班房。
这可算捅了马蜂窝了。两军谈判时怎么可以如此对待别人的谈判代表?我们在放电影《火烧圆明园》时,看到这个场面都欢呼一片,觉得既开心又解气。可别忘了,这是满清不懂现代外交礼仪的表现。
接下来就惨了吧?满清和英法联军大战八里桥。相信这个场面七八十年代的人都非常熟悉。手持弓箭的蒙古骑兵向英法联军发动了冲击,结果被人家一顿暴揍,最后只剩下七八个人逃之夭夭。
既然打不过,那就只能老老实实地坐在谈判桌上吧。想当年如何将人家扔进牢房的,现在又要如何将人家礼送出来。也就是这个被扔进牢房的巴夏里,指挥着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我不知道为什么导演要安排这样的桥段,但我却从这里面读出一个极大的讽刺。谈判桌上好勇斗狠,战场上就能取得送礼吗?凭着一时血气方刚,怎抵得千秋遗痛?僧格林沁虽然是勇猛的蒙古武士,但绝不是国家的忠臣良将。这样的人物,这种可笑的作为居然赢得了众多国人喝彩,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什么是合格的现代军人?要身负社稷安危,民族兴亡,懂得国家大事,能知兵用兵,战场能决胜千里,不战而屈人之兵。
像僧格林沁那样的,枉为一军统帅,不考虑如何退敌,只是凭一己蛮勇,凭侥幸而临阵。不敌虎狼之师,遗祸家国之邦,这样的人还值得我们为他喝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