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贵妃最后是什么结局?她的墓真的只是衣冠冢吗?

杨贵妃最后是什么结局?她的墓真的只是衣冠冢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099 更新时间:2024/1/19 6:16:15

如果要选一位中国古代的美人代表,杨贵妃可能是呼声最高的候选人之一。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

《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翻阅历史上,那些名留青史的英雄豪杰、千古帝王,他们大都有“英雄难过美人关”的情结。

提及“美人”这个词,你一定会想起“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两个修饰词,其实这8个字就专指古代四位美人: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古代四大美人不输颜值、更不输气质,但在历史上,若说争议最多的,当属杨贵妃。她甚至一度成了“红颜祸水”的代名词。最终,她输给了命运、输给了那个时代。

李白的《清平调》将杨贵妃比作那天上仙子,只从诗句的字里行间,我们便好似见到一个朦胧于烟雾,缥缈于云间的美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绝世美人,却遭人诟病,这又是为什么呢?

熟悉这段历史我们都知道,一代帝王唐玄宗用毕生之爱将无限宠溺和柔情给了杨玉环。话说“物极必反”,集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玉环,让唐玄宗荒于朝政,遭到朝廷上下一致鄙夷,更间接引发了“安史之乱”,最终导致自己命丧马嵬驿。

如果这是一段佳话,那么唐玄宗、杨玉环两人之间的爱情注定是绝唱;但如果这是一段孽缘,那么两人之间的故事,从开始就是一个错误。

我们都知道杨贵妃最后命葬马嵬坡,但当考古学家打开杨贵妃墓葬时,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从而引发了人们的探索与思考。那么,这些专家究竟发现了什么,跟历史上真实的“马嵬之变”又有何不一样呢?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必须从唐玄宗跟杨玉环的这段千古佳话说起。

公爹与儿媳之间互生情愫

一次美丽的邂逅,唐玄宗之子寿王李瑁与杨玉环一见钟情。后在武惠妃的建议下,唐玄宗当年就下诏册立杨玉环为寿王妃。婚后,夫妻二人十分恩爱。

杨玉环出身名门,属于官家千金,她不但有极高的艺术天赋,而且有倾城的容貌、气质非凡。每天茶余饭后,小夫妻俩都会进宫向父皇唐玄宗和母亲武惠妃请安。

李瑁因有这样才貌俱佳的王妃而骄傲,而唐玄宗和武惠妃也因有这样的儿媳妇而欣慰。尤其是唐玄宗,每每见到杨玉环美轮美奂的歌舞后,钟爱音乐的唐玄宗对于儿媳也是连声夸赞。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受唐玄宗十多年宠爱的武惠妃逝世,武惠妃是玄宗最为宠爱的妃子,在宫中的礼遇等同于皇后。玄宗郁郁寡欢,当时后宫数千,无可意者。

唐玄宗作为一个风流皇帝,后宫虽然嫔妃众多,姿色绝美,但是都无法赢得他的专宠,没有一位嫔妃可以让多情的唐玄宗忘记已逝的故人,走出伤痛。

姿质天挺,宜充掖廷。

看到唐玄宗为武惠妃伤心欲绝,高力士给唐玄宗出了一招,提醒唐玄宗,李瑁的妃子杨玉环可谓是倾国倾城,容貌又与武惠妃略为相似。此时,唐玄宗突然眼前一亮,他回忆起儿媳的温婉风姿,觉得妙不可言,为了自己可以走出伤感,于是不顾儿子的感受马上传令召杨玉环入宫侍奉左右。

其实在此之前,寿王李瑁早已有所察觉。据《旧唐书》记载,唐玄宗骊山泡温泉的时候,就要求杨玉环一同前往,杨玉环并没有推辞,当然也不敢推辞,对于这样的不齿之事,李瑁也只能忍者

但凡事都要讲究一个名正言顺,尤其是公爹要娶儿媳妇,这自古以来都是违背人伦的,所以唐玄宗想了一个办法。他以替武惠妃守孝为借口,把杨玉环送到尼姑庵出家,一段时间“修行”之后,唐玄宗再把杨玉环接入宫中,这样便可名正言顺地娶她了。

就这样,杨玉环与寿王李瑁的5年婚姻,因唐玄宗的横插一脚,而宣告结束。杨玉环自然不敢抗拒,而儿子李瑁也只能打下牙齿往肚子里吞,并不敢提出半点异议。说到底,在封建王朝,皇权是至高无上的存在。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都说唐玄宗痴情三人,而专情一人,此话原也不假。

杨玉环入宫后,唐玄宗在她的陪伴下,很快忘记了伤感,找到了新欢挚爱。唐玄宗看到杨玉环对音乐的极高造诣,让同爱音乐的自己深感共鸣。自此之后,两人的爱情得到了坚实的默契,开始了唐玄宗对杨贵妃的专宠。你可以触摸到,如今的华清池边,两人琴瑟和鸣,共谱《霓裳羽衣曲》的场景,你甚至还可以听到,两人在华清池里许下了生生结为夫妻的感人誓言。

都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古代尤其如此,集唐玄宗“三千宠爱在一身”后,杨玉环开始恃宠而骄,非但如此,杨贵妃背后的杨家也跟着得了势,甚至当朝宰相都是选任于杨家。在杨贵妃最得宠的那段时间里,杨家在朝廷中也是无人敢惹。

有道是:“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唐玄宗这般宠溺杨贵妃,其实朝廷上下已经暗流涌动,而李隆基却浑然不知。

马嵬坡下,一段佳话终成绝响

一时拥有可不等于一世拥有。随心所欲且肆无忌惮的爱与被爱,始终会招致祸患。

李隆基,从小就很有大志,在宫里自诩为”阿瞒“,仿佛就是告诉别人说,我就是当世曹操。生活在复杂的宫廷环境之下,使得李隆基从小便对权力有着非常大的渴望,同时也造就了他坚毅的品格。

武周之后,又出现了韦氏集团,25岁的李隆基果断下手,与太平公主一起联手发动了“唐隆政变”,一举诛杀了韦后集团,最终夺得了整个天下。

从李隆基登上皇位不难看出,他不甘屈居于人下,对于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就一定要占为己有,除了逼迫父亲李旦退位,在杨玉环这件事上,也是我行我素,甚至不顾大臣的反对和儿子的愤恨。这种性格,果真与昔日的“阿瞒”曹操类似,甚至有拼命“三郎”的热血潮涌。

这样看来,唐玄宗倒是个不尊礼教,背心离德的人。其实这在历史上也不是稀缺之事,自古以来,在皇权的威严下,亲情又算得了什么?君不见那些君臣相隙、父子反目、骨肉相残的例子还少吗?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李隆基十分享受与杨玉环的这段爱情,他欣赏杨玉环的才貌俱佳,更钟情她带给自己的身心愉悦。

《古今宫闱秘记》载玄宗言:“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自从唐玄宗见到杨贵妃,便把他所有的爱都给了杨贵妃。世人皆知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溺爱已无法自拔。

想必大家都知道,恃宠而骄是极其危险的一件事。李隆基虽然宠信杨贵妃,但对于皇权的威严,是不允许任何人挑衅的,包括宠妃。

再保真的爱情,也会随着苍白的时间而褪去鲜艳的光泽。因为杨贵妃两次惹怒唐玄宗李隆基,被皇帝遣回了两次娘家。要知道,皇室的婚姻根本就没有回娘家的先例,在惹到皇帝后,都是被打入冷宫或者无缘再见到皇上,可偏偏杨玉环是个例外。由此可见,两人的感情超脱了皇室规矩。

但“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杨贵妃怎么也不会想到,在皇帝温柔乡里待惯了之后,外面竟会发生一场轩然大波,而更让他悲怆的是,自己将迎来一场腥风血雨。

杨贵妃得宠,杨家得势,且成了李氏之外的第一大族。自古以来,外戚专政,又哪有善终。任人为官不以才能,以亲疏,这无疑加速了唐朝的衰落。唐玄宗爱了美人,荒废了江山,这也间接触发了杨贵妃的悲惨命运。

内忧外患、宦官误国,朝臣追名逐利,李隆基此时已经脱离了政治中心,无法掌控局面,最终经过安禄山和史思明的背叛,导致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中失去了政权。

李隆基迫不得已带上杨玉环逃往蜀中。此时的唐玄宗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唐玄宗了,他已经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玄宗早年的开元治世已经随风远去。

打开墓穴,千年之前的“谣言”或许被证实

此刻,马嵬驿的军队已然将李隆基和杨玉环层层包围,高喊杨贵妃乃是祸国红颜,如那苏妲己一般,望皇上将其诛杀,以振朝纲,以平百姓士兵之愤恨。如若不杀祸国妖女,便只得顺天命,而反朝纲。

一阵阵愤怒刺耳的嚎叫,此起彼伏。

安史之乱这个“锅”,杨玉环注定背在身上了。在一棵梨树下,杨玉环被一条白绫带走了盛世容颜,与此同时也背负了千古罪名。一代美人从此香消玉殒,一对“苦命鸳鸯”就此天各一方。

据《新唐书》与《旧唐书》记载,大都认为杨玉环确实死于马嵬坡。那么,杨玉环真的命丧于此吗,还是如同坊间的谣言,她已经假死脱身,远离朝堂漩涡了呢?

对于这件事的真伪已经无从考证,随着一千多年以来,陆续有人来到咸阳马嵬坡探索真相,杨贵妃的墓地里的金银珠宝早已经被盗空。而在专家对墓地开馆验证之时,只见到了杨贵妃的衣冠,墓中零星的碎片,似乎是腐败后的尸骨残渣。这不禁让专家学者们纷纷展开猜想,是否当年杨贵妃确实像人们所说,根本没有被赐死,而是避人耳目,逃出生天,定居在异国他乡了?这只是一个美好的假设。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我只想说,杨玉环能逢盛世得到一代帝王的独爱,是无比幸福美好的,她的这一生知足了,而其他一切已无关紧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隆基不惜废后都要争夺杨玉环 杨贵妃长得有多美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李隆基和杨玉环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杨玉环到底有什么魅力存在?李隆基为什么敢和儿子争夺杨玉环?杨玉环长得有多美?有的时候愿意看一些穿越题材的电视剧,甚至会想象自己就是电视剧的主角,有一天一次意外让自己穿越到了几百年前,这样就可以亲眼看到曾经的人们是如

  • 魏延被杀且被灭三族是为何?他做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对于蜀将魏延的印象应该都比较深刻。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三国演义》中,魏延被塑造为了一个生有“反骨”之人,然而历史上的魏延却是对蜀汉忠心耿耿,虽然有些自傲和叛逆,但却从来没有反叛之心。那么,忠心耿耿的魏延,又为何被杀且被灭三族呢?实际上,不过是诸葛亮去世之后,魏

  • 作为唐朝最有名的两位皇帝 李隆基和李世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隆基和李世民,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世民和李隆基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李世民和李隆基相比,谁的能力更强一点呢?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李隆基是唐代最有名的两位皇帝,两人都可算是雄才大略的有为英主,不过李隆基晚期爆发“安史之乱”导致人设崩塌,成为由明转昏的典型。先说说

  • 终生未入仕的姜夔,他的情感生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他是南宋时期文学家、音乐家,他多才多艺,却一生都没有入仕,一直在江湖转徙。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姜夔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黎明刚至,伴着满城灯火,天色也只露三分清明。远处隐约传来的几声鸡鸣狗吠,将姜夔从噩梦中拉回现实。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梦魇了,细密又冰凉的汗珠湿了

  • 萧何作为韩信的引路人 萧何为何联合吕后将其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萧何与吕后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作为韩信成功路上的引路人,萧何为什么要献计吕后将韩信杀死?萧何到底是怎么想的?公元前196年,吕后为除掉韩信,召萧何进宫商议,吕后对萧何说:“相国,你了解吗?淮阴侯要谋反。”萧何一脸惊讶,问道:“微臣不知,敢问皇后,从

  • 富察·傅恒:清朝历史上唯一达到“文平天下、武定乾坤”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因为长久以来的“狄夷之辨”而饱受后世诟病,“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这等至高评价,在清朝几乎找不到对应的人,清朝历史上真的没有这样的人物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群才效用,大寇荡平”的晚清重臣曾国藩,虽然被《清史稿》评价为“中兴以来,一人而已”,但后世对其也多有

  • 历史上朱元璋请刘伯温出山时,都发生了什么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电视剧朱元璋中刘伯温,朱元璋电视哪一集毒死刘伯温,刘伯温与朱元璋

    在明朝的开国功臣中,刘伯温是名气最大的一。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1359年,朱元璋打下浙江金华之后,听闻刘伯温(刘基)、章溢、叶琛等名声很大,于是派遣孙炎邀请他们加盟,其他人都答应了,但刘伯温却拒绝了。随后,朱元璋再一次邀请,刘伯温还是拒绝,直到第三次邀请,刘伯

  • 刘邦建立王朝后经常御驾亲征,朱元璋却不用,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邦当皇帝是天意吗,朱元璋御驾亲征什么梗,刘邦为什么打不过匈奴

    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些皇帝是靠农民起义当上皇帝,并实现了大一统,是真正的屌丝逆袭,走上了人生巅峰。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刘邦和朱元璋都是从底层起家,刘邦最早是个泗水小亭长,朱元璋则只是个平民百姓。开创霸业的路上有无数艰难险阻,因为刘邦和朱元璋没有背景,没有资源,所有的一切都要亲自来做。

  • 为什么说王维是个安静的美男子?他有着怎样的心境?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你眼中的王维是一个怎样的人,苏轼说王维诗中有画,苏轼说王维的诗

    如果问谁是唐朝第一诗人,肯定会是众说纷纭,但要问谁是唐代诗坛第一美男子,相比大部分人会选择王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唐《集异记》记载,“维妙年洁白,风姿都美,立于前行”,一曲《郁轮袍》直接把玉真公主收为小迷妹。什么“翩翩佳公子,皎皎世无双”,都是为他量身定制的。可这个颜值与

  • 朱元璋一直想迁都,为何一直没迁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为什么从南向北能成功,朱元璋想迁都到哪,朱元璋为何能得天下

    朱元璋将明朝的首都定于南京,迁都北京是朱棣所为。实际上,朱元璋一直有着迁都的打算。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皇明宝训·定都》中有这样的记载:“帝召元朝诸老臣问以建都之所。或对以关中险固,金城天府,可都;或对以洛阳地中四方,贡赋道里均平,可都;或对以北京,赵宋故都,可都;或对以北平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