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作为唐朝最有名的两位皇帝 李隆基和李世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作为唐朝最有名的两位皇帝 李隆基和李世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806 更新时间:2024/1/6 1:02:46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隆基和李世民,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世民和李隆基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李世民和李隆基相比,谁的能力更强一点呢?

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李隆基是唐代最有名的两位皇帝,两人都可算是雄才大略的有为英主,不过李隆基晚期爆发“安史之乱”导致人设崩塌,成为由明转昏的典型。

先说说两个人的相同点吧。

首先呢两个人都是靠发动政变上台的,也就是用“夺位”这种非正当的方式当上了皇帝。

李世民是高祖李渊的嫡次子,太子是他大哥李建成,皇位轮不到李世民头上。但是李世民权势越来越大,觉得当个秦王太憋屈了又和李建成矛盾很大,于是一狠心在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控制李渊。随后李世民就成为太子,不久李渊退位当太上皇,李世民即位就是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598—649年)

李隆基是睿宗李旦的庶三子,原本只是一个小小的临淄王,当时他的伯父李显在位。710年中宗死后他的皇后韦氏专权,李隆基就联合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氏,并拥立老爸李旦当了皇帝。李隆基成为平王,由于李隆基有一个大哥李成器和二哥李成义(李成器还是嫡长子),因此按宗法制度李隆基是成不了太子的,只不过李成器很聪明又识趣,加上大臣都支持李隆基,于是李旦就立李隆基为太子。

到了712年李旦退位当太上皇李隆基当了皇帝,不过李隆基只是掌握了一小部分权力,大权在李旦手里,旁边还有一个太平公主跟李隆基不对付。

最终在713年皇帝李隆基又发动“先天政变”杀死太平公主,完全掌握了权力,成为真正的实权皇帝。可以说李隆基当皇帝的路要比李世民难一点,从他发动两次政变就能看出来。

唐玄宗李隆基(685—762年)

第二就是两人都是大唐能力超强的有为英主,都创造了“盛世”。

李世民18岁就辅助老爸李渊从太原起兵建立唐代。之后又作为统兵元帅西讨东征,为一统天下立下无上功劳。当了皇帝后善用人才,虚心纳谏,勤政节俭,名臣辈出,如文有房玄龄、杜如晦,武有李靖、李勣,开创了“贞观之治”,成为后世英主的典范。

李隆基掌权后改元“开元”,力行节俭勇于改革,用姚崇、宋璟为相,让大唐重回正轨,并创造了唐代和封建时代的巅峰“开元盛世”。

第三两人都废过太子,但又有不同。

李世民即位后立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后来偏爱李泰和李恪,李承乾惶恐不安意图谋反后来被发现,被废,不久病逝。之后李治被立为太子,就是唐高宗。

李隆基即位后立庶二子李瑛为太子(李隆基没有嫡子,庶长子李琮面部受伤),之后武惠妃阴谋陷害太子,导致李瑛被废随后赐死。之后三子李玙(李亨)被立为太子,就是唐肃宗。

其实他们俩对自己立的太子都不是非常满意和喜欢,李世民前期喜爱李泰,后期又想立李恪为太子的想法。李隆基喜欢武惠妃生的寿王李瑁

不过两人在亲情方面有一些区别。李世民虽然是杀兄夺父位,但是对自己的儿子都特别好甚至比较溺爱,而且在为李渊守孝和东征高句丽期间都把政务给太子处理,信任培养太子。李隆基就不一样了,由于当皇帝艰难,所以把皇位看的特别重,对自己的儿子也是千防万防,一百个不信任,生怕皇位被儿子抢了。之后轻易杀死三个儿子,对太子李亨也是时刻敲打,放任李林甫对太子打压,后期疏于朝政却宁愿把政务给宰相也不给儿子,70岁的人了还带在皇位上不干活不退位,结果被安禄山啪啪打脸,皇位也被太子夺了,最后一个人悲凉死去。

唐代安史之乱(755—763年)

第四两人晚年都有怠于政事和奢侈享乐的现象。

李世民早期各方面还是特棒的,不过643年魏征死了之后开始慢慢放飞自我,变得有些奢侈享受,喜欢建造宫殿,追求华丽,吃丹药。不过这些李世民做的相对不是很过分,而且时间也不长也就四五年,649年就病死了。

李隆基当皇帝前二十多年做的挺不错,后来渐渐志得意满,国力强盛,天下无事,就慢慢放松自己了。736年左右当时李隆基已经任命李林甫为宰相,喜欢听阿谀奉承的好话,生活上也追求奢侈享受铺张浪费。特别是742年改元天宝后和杨贵妃天天放飞自我,在华清宫里笙歌漫舞。最后安禄山一个起兵把李隆基的美梦给打碎了。

而且李隆基任用奸臣,对统兵大将无原则信任。李世民则没有这方面的问题。

唐玄宗时期(741年)疆域

那么第二个问题他俩到底谁更厉害呢?谁的能力更强呢?

我个人认为李世民的能力更强一些,更厉害。因为李世民18岁就开始作为军事将领领兵作战,建唐后以一人之力灭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当皇帝后灭东突厥、败吐谷浑、灭高昌、灭薛延陀,败高句丽,军事能力和水平比李隆基要强。名臣方面也比李隆基时期要多一点,文治方面《隋书》《周书》《北齐书》《陈书》《晋书》《括地志》等典著辈出。可以说整个唐代李世民是最强的存在,李隆基自然无法跟曾祖相比了。

唐代房玄龄等修的《晋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终生未入仕的姜夔,他的情感生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他是南宋时期文学家、音乐家,他多才多艺,却一生都没有入仕,一直在江湖转徙。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姜夔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黎明刚至,伴着满城灯火,天色也只露三分清明。远处隐约传来的几声鸡鸣狗吠,将姜夔从噩梦中拉回现实。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梦魇了,细密又冰凉的汗珠湿了

  • 萧何作为韩信的引路人 萧何为何联合吕后将其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萧何与吕后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作为韩信成功路上的引路人,萧何为什么要献计吕后将韩信杀死?萧何到底是怎么想的?公元前196年,吕后为除掉韩信,召萧何进宫商议,吕后对萧何说:“相国,你了解吗?淮阴侯要谋反。”萧何一脸惊讶,问道:“微臣不知,敢问皇后,从

  • 富察·傅恒:清朝历史上唯一达到“文平天下、武定乾坤”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因为长久以来的“狄夷之辨”而饱受后世诟病,“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这等至高评价,在清朝几乎找不到对应的人,清朝历史上真的没有这样的人物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群才效用,大寇荡平”的晚清重臣曾国藩,虽然被《清史稿》评价为“中兴以来,一人而已”,但后世对其也多有

  • 历史上朱元璋请刘伯温出山时,都发生了什么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电视剧朱元璋中刘伯温,朱元璋电视哪一集毒死刘伯温,刘伯温与朱元璋

    在明朝的开国功臣中,刘伯温是名气最大的一。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1359年,朱元璋打下浙江金华之后,听闻刘伯温(刘基)、章溢、叶琛等名声很大,于是派遣孙炎邀请他们加盟,其他人都答应了,但刘伯温却拒绝了。随后,朱元璋再一次邀请,刘伯温还是拒绝,直到第三次邀请,刘伯

  • 刘邦建立王朝后经常御驾亲征,朱元璋却不用,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邦当皇帝是天意吗,朱元璋御驾亲征什么梗,刘邦为什么打不过匈奴

    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些皇帝是靠农民起义当上皇帝,并实现了大一统,是真正的屌丝逆袭,走上了人生巅峰。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刘邦和朱元璋都是从底层起家,刘邦最早是个泗水小亭长,朱元璋则只是个平民百姓。开创霸业的路上有无数艰难险阻,因为刘邦和朱元璋没有背景,没有资源,所有的一切都要亲自来做。

  • 为什么说王维是个安静的美男子?他有着怎样的心境?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你眼中的王维是一个怎样的人,苏轼说王维诗中有画,苏轼说王维的诗

    如果问谁是唐朝第一诗人,肯定会是众说纷纭,但要问谁是唐代诗坛第一美男子,相比大部分人会选择王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唐《集异记》记载,“维妙年洁白,风姿都美,立于前行”,一曲《郁轮袍》直接把玉真公主收为小迷妹。什么“翩翩佳公子,皎皎世无双”,都是为他量身定制的。可这个颜值与

  • 朱元璋一直想迁都,为何一直没迁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为什么从南向北能成功,朱元璋想迁都到哪,朱元璋为何能得天下

    朱元璋将明朝的首都定于南京,迁都北京是朱棣所为。实际上,朱元璋一直有着迁都的打算。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皇明宝训·定都》中有这样的记载:“帝召元朝诸老臣问以建都之所。或对以关中险固,金城天府,可都;或对以洛阳地中四方,贡赋道里均平,可都;或对以北京,赵宋故都,可都;或对以北平宫

  • 卫长公主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 汉武帝为什么要腰斩自己的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武帝公主被腰斩,汉武帝最后悔斩公主杀太子,刘陵公主

    汉武帝当初对卫长公主如此宠爱,卫长公主后来到底犯了过错?汉武帝为什么要杀卫长公主?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前言卫长公主是汉武帝刘彻与卫皇后的女儿,在她年幼的时候,汉武帝就曾把胶东半岛最富裕的地方恩赐给她,当地盛产食盐,条件优越。可见汉武帝对卫长公主

  • 身为四大辅臣之首,索尼的能力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索默诺伊尔谁厉害,清朝索尼的后代,清朝索尼和鳌拜关系好不

    1661年,顺治去世,遗诏8岁的皇三子玄烨即位,这就是后来的康熙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依据皇太后孝庄的描述,当时顺治不仅下了一个罪己诏,还遗命以索尼为首、鳌拜、苏克萨哈、遏必隆等人作为辅政大臣。歪史个人认为,依着当时顺治汉化的趋势不大可能全部委任四个满洲人作为辅政大臣,所以

  • 刘备刘玄德为何要铸造当百大钱?损害的是谁的利益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为什么不重用赵云?,刘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刘备能成大事

    蜀汉昭烈帝刘备(161—223)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据说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公元221—223年在位。政治家,庙号烈祖。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三国纷纷民不安,东吴西蜀汉中原。中原地区由曹操为丞相魏王的刘协朝廷,一直是很多说书艺人心目中的正统——可能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