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八思巴

八思巴

八思巴的介绍

又译帕克思巴、八合思巴、发思八、拔思发、拔合斯八等。藏传佛教萨迦派五祖中第五代祖师。元朝第一代帝师、学者。吐蕃萨迦人。生于款氏贵族之家。藏文史籍称作卓衮八思巴罗追坚赞贝桑波。*萨班贡噶坚赞之弟桑察索南坚赞长子。相传三岁能诵莲华经咒,八岁能背诵《本生经》,九岁即能为人讲经,且出于名望大族,故时人称其为八思巴(意为“圣者”,犹汉之称“神童”)。

有关“八思巴”的历史故事

  • 八思巴传:藏族灵魂 萨迦精英

    八思巴,又译作帕克思巴、八合思巴、拔思发等,本名罗追坚赞。藏族政治家、佛学大师,藏传佛教萨迦派第5代祖师,元代着名帝师。少年教主天生异禀八思巴于藏历第四饶迥阴木羊年(公元1235年)三月六日生于后藏昂仁的鲁孔地方,他因此而有一个小名叫类吉(意为羊年生人)。关于他的出生有着各种离奇的传说。他的家世与佛

  • 八思巴

    八思巴(藏文:འཕགས་པ་,威利:Phags-pa,意为圣者;1235年-1280年),吐蕃萨斯迦(今西藏萨迦)人。本名罗古洛哲坚赞(bLo-gros-rgyalmtshan-hPhags-pa,意为‘圣者慧幢”),八思巴(又译八合思巴、发思巴,意为“圣者”)是尊称。淳祐四年(1244年),年仅十

  • 元朝试图统一全国文字,推行八思巴文,为何遭遇失败?

    出于政治统治的需要以及蒙古文化扩张主义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在忽必烈统治时期命国师八思巴创制了蒙古新字并于至元六年(即公元 1269 年)推行,并下令在中央和地方分别设立了教习蒙古新字的蒙古国子学及诸路蒙古字学。一、元代蒙古字学文化价值1、八思巴与蒙古新字的创制元代作为蒙古世界帝国的一部分,其疆域横跨亚

  • 为什么元世祖忽必烈对吐蕃高僧八思巴十分信任?

    很多元朝历史爱好者发现,元世祖忽必烈对吐蕃高僧八思巴十分信任。那么,为什么忽必烈如此信赖八思巴?事情还得从南宋后期说起。1、初见八思巴南宋宝佑元年,西元1253年,蒙古朝廷为了解决掉南宋,于是考虑采取三路蒙古军夹击南宋的战略,来解决南宋。而三路蒙古军中,其中一路是通过西南迂回,灭掉大理和安南,以大理

  • 为什么满语在清朝推广下还是灭亡了?1269年03月17日八思巴文颁行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为什么清朝多次全力推广满语教育,最终满语还是灭亡了?1269年3月17日:蒙古颁行八思巴所创新字。八思巴创造了新蒙古文,试图一举涵盖元朝统治地区的所有文字。八思巴文这种拼音文字很不成熟,没多久就被元朝各民族抵制,仅在少数官方文件中使用。随

  • 八思巴大师与金轮法王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蒙古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一直以来笼罩一层神秘的面纱,特别是在蒙古族建立元朝时期,我国引进了许多外来的宗教文化,为中国的宗教发展提供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众所周知,提起藏传佛教,几乎人们脑海之中浮现的第一个人物形象便是八思巴大师。那么八思巴大师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八思巴大师一生的经历又是如何,八思巴大师何

  • 八思巴生平故事简介八思巴为什么英年早逝?

    八思巴简介:八思巴生平故事是怎样的?八思巴为什么英年早逝?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八思巴简介八思巴(藏文:འཕགས་པ་,威利:Phags-pa,意为圣者;1235年-1280年),大元帝师。元朝时,天下第一帝师,北京城的选址者、设计者、规划者,吐蕃萨斯迦(今西藏萨迦)人。本名罗古洛哲坚赞(bLo-gro

  • 八思巴:蒙古与西藏文化交流的使者

    1239年,窝阔台次子阔端驻扎在凉州(今甘肃武威),派大军进攻西藏,最终西藏归附于蒙古。自此,西藏归入中国版图,受历朝历代中央政府管辖,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臣服于蒙古后,作为在西藏影响力颇大的藏传佛教萨迦派首领、年仅十五岁的八思巴便于1254年去六盘山拜见了忽必烈。八思巴自小聪明伶俐,

  • 八思巴大师与金轮法王的关系是什么

    八思巴大师蒙古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一直以来笼罩一层神秘的面纱,特别是在蒙古族建立元朝时期,我国引进了许多外来的宗教文化,为中国的宗教发展提供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众所周知,提起藏传佛教,几乎人们脑海之中浮现的第一个人物形象便是八思巴大师。那么八思巴大师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八思巴大师一生的经历又是如何,八

  • 八思巴生平故事简介 八思巴为什么英年早逝?

    八思巴简介:八思巴生平故事是怎样的?八思巴为什么英年早逝?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八思巴简介八思巴(藏文:,威利:Phags-pa,意为圣者;1235年-1280年),大元帝师。元朝时,天下第一帝师,北京城的选址者、设计者、规划者,吐蕃萨斯迦(今西藏萨迦)人。本名罗古洛哲坚赞(bLo-gros-rgyal

  • 元世祖国师八思巴与金轮法王有何关系

    八思巴金轮法王八思巴是元世祖忽必烈所册立的国师和帝师,也是藏传佛教的代表人物,八思巴的一生经历十分辉煌,死后被蒙古、藏族人民所缅怀。金轮法王则是电视剧《神雕侠侣》中的一个反派人物,为了侵占宋朝的土地而助纣为虐。那么八思巴和金轮法王之间有什么联系,八思巴金轮法王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人?接下来分别去看看八思

  • 八思巴的弟弟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八思巴的弟弟提到佛教文化,就自然会想到藏族萨迦派,同样在历代的萨迦派教主之中,最有名望者当属八思巴,可以说八思巴身上笼罩着无数的光环,甚至有人将八思巴形容成高僧转世,将八思巴的身世神化。作为八思巴的弟弟,也并非是一位无名之辈,一定程度上,八思巴的弟弟对于藏族和蒙古族而言,是一位很重要的人物,只是八思

  • 八思巴的徒弟是谁 八思巴的徒弟有何成就

    八思巴的徒弟一代大师八思巴,在他的一生中取得了无比辉煌的成就。那么单纯作为一个师父而言,八思巴是否合格呢?八思巴的徒弟都有哪些呢,他们又都取得了哪些成就呢?在八思巴众多的徒弟之中,谁的天资最高,谁的地位最为显赫,又是谁最后继承了八思巴的衣钵呢?八思巴大师八思巴的徒弟之中,其中有一位身份极为显贵,同八

  • 八思巴大师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

    八思巴大师蒙古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一直以来笼罩一层神秘的面纱,特别是在蒙古族建立元朝时期,我国引进了许多外来的宗教文化,为中国的宗教发展提供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众所周知,提起藏传佛教,几乎人们脑海之中浮现的第一个人物形象便是八思巴大师。那么八思巴大师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八思巴大师一生的经历又是如何,八

  • 忽必烈贵为蒙古宗王,为何要受戒八思巴,两人为何互相成就

    忽必烈和八思巴的结合,可以说是一种双赢的结果。他们互相成就,最终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蒙哥派忽必烈远征大理,希望拿下大理以后,下一个大的包围圈,把南宋包围起来。但是从蒙古到大理,要么走南宋的地盘,要么走吐蕃的地盘。南宋和蒙古那时候已经成为敌对国,而且蒙古是去灭南宋的藩属国大理,还是为了包围自己,南宋肯

  • 蒙古王忽必烈为什么这么信任藏族的八思巴?

    1253年,忽必烈与八思巴第一次面谈,没想到忽必烈突然怒吼:“滚出去!”可是,王妃察必很崇拜这位19岁的法王,她出言留下了他。这一次的会面是忽必烈提出的,他带领军队到达六盘山,等着八思巴的到来。最初两人寒暄了一阵,气氛融洽。八思巴虽然只有19岁,却见识不凡,忽必烈对他的言谈十分欣赏。随后忽必烈话锋一

  • 元顺帝八思巴文至元通宝

    元顺帝,即元朝最后一位皇帝,他的一生还是比较传奇的,作为一朝末帝,他上位之后对皇帝这份工作态度是兢兢业业的,而且遇到一位贤相脱脱,所以在位期间有很长一段时间是想办法稳住元朝局面,缓和元朝统治阶层与老百姓的矛盾,只是元朝已经病入膏肓。因此光靠元顺帝治标不治本的政治举措只能延续一些时间,但是无法改变元朝

  • 忽必烈信任八思巴与蒙古的帝师制度有很大关系

    说到元世祖忽必烈与藏传佛教萨迦派高僧八思巴的特殊关系,就不能不谈到元朝时所建立的一种独特的僧官制度。早在窝阔台汗(蒙古大汗,谥元太宗)在位时期,蒙古孛儿只斤氏皇室就已对藏传佛教各教派有所了解。淳祐七年(1247年),宗王阔端写信盛邀萨迦派高僧萨班·贡噶坚赞至凉州相见,萨班活佛的侄儿八思巴随伯父一同前

  • 元朝帝师八思巴生平经历是怎样的?八思巴为什么会英年早逝?

    八思巴生平故事是怎样的?八思巴为什么英年早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八思巴简介八思巴(藏文:འཕགས་པ་,威利:Phags-pa,意为圣者;1235年-1280年),大元帝师。元朝时,天下第一帝师,北京城的选址者、设计者、规划者,吐蕃萨斯迦(今西藏萨迦)人。本

  • 八思巴作为帝师,对元朝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在八思巴的幼年的时候,中国地区的战争非常的多。蒙古族趁着战乱的时候慢慢的崛起了,西藏地区在蒙古族崛起之后也是战乱不断。在一二三九年的时候,蒙古军队去攻打西藏地区,而到了一二四零年的时候,蒙古的大汗窝阔台的儿子阔端就已经带领蒙古的军队攻入了西藏地区。蒙古人打到了西藏之后,没有选择再继续进攻,而是想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