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世说新语中关于王羲之的故事

世说新语中关于王羲之的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582 更新时间:2024/1/20 1:14:50

《世说新语》里有一则关于“书圣”王羲之小时候的故事:右军将军王羲之不满十岁的时候,大将军王敦很喜爱他,常常安排他在自己的床帐中睡觉。有一次王敦先出帐,王羲之还没有起床。一会儿,钱凤进来,屏退手下的人,商议叛乱的计划,一点也没想起羲之还在床上。王羲之醒来,听到了他们的谈论,知道没法活命了,于是抠出口水,把头脸和被褥都弄脏了,假装睡得很熟。王敦商量事情到中途,才想起王羲之还没有起床,彼此十分惊慌,说:“不得不把他杀了。”等到掀开帐子,才看见他吐得到处都是,就相信他真的睡得很熟,于是保全了羲之的一条小命。当时人们都称赞小羲之有智谋。

大书法家王羲之为什么那么喜欢白鹅?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应该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人送“书圣”的称号,他的书法作品《兰亭序》被认为是为“天下第一行书”,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峰。历史上流传的与王羲之有关的故事也非常的多,其中一个故事说,有个道士为了得到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专门养了一群白鹅,最终成功的吸引王羲之主动抄写了一部《道德经》去换他的鹅,这也说明王羲之的确是非常喜欢鹅的。

至于王羲之为什么那么喜欢白鹅,有人说他是为了观察鹅的脖子来练习书法,比如,王羲之在《兰亭序》中写到“之”字的时候,就有二十多种不同形态的写法,据说,王羲之就是通过观察鹅的脖子受到的发,“之”的形状非常像“鹅”;也有人说王羲之养鹅是文人的闲情逸趣,他就是将白鹅当做宠物来养的。不过,对此,也有人有不同的说法,认为王羲之养鹅一是为了修身,二是为了养性,更重要的用途是为了“吃”,王羲之吃鹅是为了解身体之毒。

我们从王羲之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无论是“王羲之”还是他的儿子“王献之”、“王凝之”、“王徽之”等人在名字中都有一个“之”字,这个“之”是道教天师教中的一个重要的符号,东汉末年五斗米教非常盛行,“五斗米教”又称正一道、天师道,是道教最早的派别,到了王羲之所处的东晋时期,道教依然非常兴盛,而王羲之的家族琅琊王氏世代信奉道教,我们看他们家人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了,都带有道教符号“之”字。

王羲之之所以喜欢养鹅,与鹅的形状非常像“之”字有关,由于鹅外形像天师教的符号“之”,鹅也被信奉天师道教的人认为是“吉祥物”,王羲之就是通过养鹅来修炼身心。而王羲之养鹅的另一个重要用途也是我们普通人一样,是用来“吃”的,不仅如此,王羲之还希望通过食用鹅肉来起到解毒的作用。

据《晋书》记载:“王羲之雅好服食养性”,这里所说的“服食”不是指一般的事物,而是当时风靡一时的“五石散”,这是一种丹药,具有补肾、壮阳的功效,但是长期服食对身体危害很大,王羲之到了晚年就常吃这一类的丹药,而道教认为鹅具有解五脏丹毒的功效,在《本草纲目》中就曾将鹅肉作为解毒的上品,认为与“服丹石人相宜”,也就是认为鹅肉是常服丹药之人的理想食物,所以,王羲之也希望通过食用鹅肉来解体内的丹药之毒。

当然,王羲之对鹅的喜爱肯定不单单是为了大快朵颐,他通过观察鹅的外形以及行走的动作,对自己的书法技艺活得了很大的启发和提高,这也是毋庸置疑的,王羲之养鹅应该算是一举多得吧。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为何不长寿?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公元361年,王羲之去世,享年五十八岁。其死因众说纷纭,至今仍然是一个谜团。书家多长寿,这是医学专家从二十多种使人长寿的职业中研究得出的结论。以下是笔者列出的古今书法家长寿名单:隋唐之际的虞世南终年八十岁;唐代的颜真卿被害时七十九岁;柳公权享寿八十八岁;明代文征明去世时九十岁;董其昌活到八十二岁;翁

  • 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在为官方面有何建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王谢家族,鼎盛一时。羲之为官而不为官累,崇文重艺,参玄悟道,崇尚自然,为历代官员楷模!书《墨池记》说王羲之。。。(原创)王羲之辞官了,原因是他上司王述是个小人,如此高傲之躯岂能处其之下,饱受委屈,忿忿然。于是乎,羲之便在父母坟前摆下筵席,含泪告示父母,从此不再做官,不寄人篱下,并写下著名的《誓墓文》

  • 王羲之洗笔成墨池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故事:王羲之7岁练习书法,勤奋好学。17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偷来阅读,看熟了就练着写,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送走黄昏,迎来黎明,写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写烂了多多少少的笔头。每天练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笔,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这就是人们今天在绍兴看到的传说中的墨池扩展资料:王羲之(30

  •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是怎样成为千古“书圣”的?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谢谢邀请!王羲之究竟是如何成为“书圣”的?那就是和尚的头上爬只苍蝇,明摆着的!其一,得到名师真传。俗话说,名师出高徒。王羲之自幼习书,后拜大书法家卫夫人为师,在卫夫人那里得到了真东西。卫夫人师承钟繇,妙传其法。她擅长隶书和楷书,她的隶书尤为规正,笔法古朴肃穆,体态自然。钟繇也曾称颂卫夫人的书法,说:

  • 古代丝绸之路,为古代中国带来什么?对古代中国有什么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古代丝绸之路对古中国的影响源远流长,随着时代的发展,丝绸之路已经成为了一个统称,是对中西方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通道的一个总称。据史料记载,丝绸之路不只一条,仅是陆地上的丝绸之路就有三条,分别为西北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和西南丝绸之路,还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可以看出古中国与西方文明交流的轨迹,我认

  • 张骞出使西域的冒险之旅到底有多坎坷?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张骞出使西域,可以说是一次惊世大冒险,也是他在历史上浓墨重彩的高光时刻!正是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自长安经河西走廊到中亚最早的国际大通道,可以说他是古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先行官”。如果从历史的角度看,那只是长河一瞬,但是在张骞个人的感受中,那却是充满艰险和荆棘的冒险之旅!张骞是汉中人,在汉武帝在任时的建

  •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官至右将军,他的传世之作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壹庸〗王羲之不仅自己的书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功劳不止于此,而是开辟了二王书风之路,印象了后世书法的发展,成了中国书法发展史上光辉的一页。对于王羲之本人咱们就没有必要再此深究了,他已经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对于王羲之的传世之作,真不知道还有什么东西。严格意义上来讲,他的真迹应当是不存于世,现存

  • 中国历史上著名书法家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1.兰亭序(王羲之)★《兰亭序》是书圣王羲之最有名的作品。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在这篇序文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文中,凡有相同的字,笔法姿态必不相同,如出现的20个“之”字,竟然无一雷同,成为书法史上的一绝。当中章法、结构、笔法都极其完美,被历代书法家尊为“书法第一”,成为

  • 怎么理解书法的公主与担夫争道?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回答这个题目先得自嘲,我一直自诩为书法人,但有关“公主与书法争道”一说却还是第一次知道。看到这个题目后,首先上百度搜索,方知这是唐代书法大师张旭在他的狂草书法中的一个形象比喻。大意是说,如果一个挑柴的担夫与一位公主狭路相逢,二者不能因争道发生冲突。这就是书法中的一个重要法则穿插与避让。这就涉及担夫同

  • 沈鹏的草书与唐朝张旭的草书有可比性吗?差别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不知道是否正确,待方家斧正。艺术家乃至其作品,不要某人与古代某人去互相替代、作比范例,这样不是评判艺术家、作品好方法。艺术家、艺术作品是不能去代表、代替什么的,这不是科学之方法。一个真正艺术家及其作品是独立存在的。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作品是前无古人,后来者又可以从中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