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为何不长寿?

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为何不长寿?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171 更新时间:2024/1/17 8:05:37

公元361年,王羲之去世,享年五十八岁。其死因众说纷纭,至今仍然是一个谜团。

书家多长寿,这是医学专家从二十多种使人长寿的职业中研究得出的结论。以下是笔者列出的古今书法家长寿名单:

隋唐之际的世南终年八十岁;

唐代的颜真卿被害时七十九岁;

柳公权享寿八十八岁;

明代文征明去世时九十岁;

董其昌活到八十二岁;

翁方纲寿八十五岁;

包世臣寿八十一岁;

吴昌硕寿八十四岁;

现代书法界名人齐白石、黄宾虹、何香凝、章士钊、郭绍虞、萧龙士、萧娴、功、舒同都享九十高寿;

百岁以上的有朱屺瞻、苏局仙、孙墨佛。

那么为何“书圣”王羲之没有步入长寿书者的行列呢?笔者认为这应该和其清高自傲的性格大有关系!

王羲之晚年誓墓不仕,隐退山林,坚决不再当官了。身体无恙,又没犯错误,突然辞官,是什么原因呢?说起来让人有点想不到,这一切主要还是为了赌气。六朝名流都清高,越清高,越容易意气用事。据史料记载,当时王羲之最看不起的一个人叫王述,因为袭爵蓝田侯,人称王蓝田。就是《世说新语》中,那个有点傻气吃鸡蛋的家伙。偏偏就是这个让他最讨厌最看不上的人,却升任扬州刺史,这相当于今天的省长,王羲之当时主管会稽郡,相当于今天的市里领导,他听说王蓝田升官了,要求朝廷将自己的会稽升为越州,也提升到省级。派去的人偏偏是个不会说话的家伙,结果官没有升,反而遭到了大家的讥笑,导致王羲之羞恼交加,“遂称病去郡,以愤慨致终”。一代伟大的书法家,就这样以狭隘心气而英年早逝。虽然在《兰亭集序》里,那么有气量有涵养,那么高瞻远瞩,内心的真实世界却达不到那个超然境界。

感谢邀请:

书法与长寿,历来是被大家认为是密切联系的,是锦上添花的两样幸事。而对于王羲之个人的寿命,我们要对他生活的那个年代的环境、生活条件以及王羲之个人本身的情况来进行考察他是否达到长寿。

一般来说,书法家多数是长寿的。从古到今可以举出来一长串的长寿书法大家。那么为什么有些书法大家却不长寿呢。了解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就能很好理解这个问题了。人是否长寿,也是有多方面的因素构成的。象心情、疾病、养生、生活习惯、天灾人祸等等。

写字能够让人长寿,这是大家的共识。写字可以静心、凝神、调息、忘忧,这对人养生是有很大益处的。但如何写好字,写字时不能提高很快,遇到写字的瓶颈期带来的烦恼得不到平复,也是一个很有难度的问题。我想,那些大书法家都能克服在书法中遇到的困难,集各家所长,终成大家,也正是因为能够在心胸,气量、养生和等诸多方面修炼得比较好的结果;另有就是一生的境遇也很重要。

近年来,在养生学方面,有养生学家和医学专家对长寿的人特点进行了深入详细的研究,在排名20个长寿职业中,把书法列为榜首,这不能不让我们更进一步感到书法的保健作用是无可质疑的了。

据有人统计,三国两晋时人均寿命35-45岁。唐朝人均寿命55岁左右。明代人均寿命4656,清代清前期人均寿命4551岁清后期人均寿命3134岁。隋唐虞世南终年八十岁;唐代颜真卿被害时七十九岁;柳公权享寿八十八岁;明代文征明去世时九十岁;董其昌活到八十二岁;翁方纲寿八十五岁;包世臣寿八十一岁;吴昌硕寿八十四岁。这样看,王羲之生活在动荡混乱的东晋时期,他活到了59岁,比当时平均人的寿命也还是高出了一倍的年龄,寿命还算是高寿的。但比起来历代书法家的寿命,还是短的。如果从王羲之生活的年代和他的人生经历来看,他活到近60年,也实属不易。在王羲之《丧乱帖》中,我们也能体会到王羲之在战乱时的悲苦郁闷的心境。而让王羲之高兴的事只是看到了一场雪就让他畅快不已,就能让我们看到王羲之哪有什么能让他心情愉悦的心情呀!偶尔参加了一次春游,就让他兴奋不已,豪情大发,感慨万千,也就成就了千古名帖《兰亭序》。虽然我们看到《兰亭序》字体神采飞扬是借助于作者感受到了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但他感悟世事沧桑人生无常的内心还是苦楚和无奈的。

人的寿命实在是多元素构成的。平时的养生还是一个重要方面。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的文徵明活到了90岁。这在他同时代的书画家中,文徵明是最高寿的一位。他的长寿,除了来自于书法艺术的滋养,还与他善于养生不无关系。清静无为的心境下的文大师,在生活上饮食清淡,养成了他极简单的生活方式,一日三餐都是蔬菜豆薯,而且还限量饮食,偶尔小酌也是为了活血健身。知天命之年以后就清心寡欲了。起居极有规律,象钟摆一样。清朝的皇帝乾隆,活了88岁(1711年~1799年)除了爱好书法,所以长寿,也得益于他三字养生口诀:齿常叩,津常咽,鼻常揉,腿常运,面常擦,足常摩,腹常旋,腰常伸,肛常提,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这也就是中医上所说的“九常”养生法。赵朴初是卓越的佛教领袖、杰出的书法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与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也是一位长寿老人。赵朴初老先生的养生之道一是蔬食,二是按摩,三是“梦想”。这三条中,精神是最重要的。一个人没有“梦想”,精神就振作不起来,就谈不上健康长寿了。

我是站着练习书法的,而且是把纸挂起来写,这样就有了一个活动的过程,而且在习书时,注意集中精力,凝神静气,心清气爽,呼吸舒愉,动静结合,笔下生力。特别是在写到较低的位置时,半蹲着写,扎起了马步,开始时有些吃力,现在也能坚持写几个字了。这样在练习书法时,人进入一种超脱的境界,通过屈臂伸手,肩肘运动,增加腿部力量,就可得到柔和的全身锻炼。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在为官方面有何建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王谢家族,鼎盛一时。羲之为官而不为官累,崇文重艺,参玄悟道,崇尚自然,为历代官员楷模!书《墨池记》说王羲之。。。(原创)王羲之辞官了,原因是他上司王述是个小人,如此高傲之躯岂能处其之下,饱受委屈,忿忿然。于是乎,羲之便在父母坟前摆下筵席,含泪告示父母,从此不再做官,不寄人篱下,并写下著名的《誓墓文》

  • 王羲之洗笔成墨池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故事:王羲之7岁练习书法,勤奋好学。17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偷来阅读,看熟了就练着写,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送走黄昏,迎来黎明,写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写烂了多多少少的笔头。每天练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笔,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这就是人们今天在绍兴看到的传说中的墨池扩展资料:王羲之(30

  •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是怎样成为千古“书圣”的?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谢谢邀请!王羲之究竟是如何成为“书圣”的?那就是和尚的头上爬只苍蝇,明摆着的!其一,得到名师真传。俗话说,名师出高徒。王羲之自幼习书,后拜大书法家卫夫人为师,在卫夫人那里得到了真东西。卫夫人师承钟繇,妙传其法。她擅长隶书和楷书,她的隶书尤为规正,笔法古朴肃穆,体态自然。钟繇也曾称颂卫夫人的书法,说:

  • 古代丝绸之路,为古代中国带来什么?对古代中国有什么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古代丝绸之路对古中国的影响源远流长,随着时代的发展,丝绸之路已经成为了一个统称,是对中西方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通道的一个总称。据史料记载,丝绸之路不只一条,仅是陆地上的丝绸之路就有三条,分别为西北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和西南丝绸之路,还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可以看出古中国与西方文明交流的轨迹,我认

  • 张骞出使西域的冒险之旅到底有多坎坷?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张骞出使西域,可以说是一次惊世大冒险,也是他在历史上浓墨重彩的高光时刻!正是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自长安经河西走廊到中亚最早的国际大通道,可以说他是古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先行官”。如果从历史的角度看,那只是长河一瞬,但是在张骞个人的感受中,那却是充满艰险和荆棘的冒险之旅!张骞是汉中人,在汉武帝在任时的建

  •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官至右将军,他的传世之作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壹庸〗王羲之不仅自己的书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功劳不止于此,而是开辟了二王书风之路,印象了后世书法的发展,成了中国书法发展史上光辉的一页。对于王羲之本人咱们就没有必要再此深究了,他已经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对于王羲之的传世之作,真不知道还有什么东西。严格意义上来讲,他的真迹应当是不存于世,现存

  • 中国历史上著名书法家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1.兰亭序(王羲之)★《兰亭序》是书圣王羲之最有名的作品。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在这篇序文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文中,凡有相同的字,笔法姿态必不相同,如出现的20个“之”字,竟然无一雷同,成为书法史上的一绝。当中章法、结构、笔法都极其完美,被历代书法家尊为“书法第一”,成为

  • 怎么理解书法的公主与担夫争道?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回答这个题目先得自嘲,我一直自诩为书法人,但有关“公主与书法争道”一说却还是第一次知道。看到这个题目后,首先上百度搜索,方知这是唐代书法大师张旭在他的狂草书法中的一个形象比喻。大意是说,如果一个挑柴的担夫与一位公主狭路相逢,二者不能因争道发生冲突。这就是书法中的一个重要法则穿插与避让。这就涉及担夫同

  • 沈鹏的草书与唐朝张旭的草书有可比性吗?差别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不知道是否正确,待方家斧正。艺术家乃至其作品,不要某人与古代某人去互相替代、作比范例,这样不是评判艺术家、作品好方法。艺术家、艺术作品是不能去代表、代替什么的,这不是科学之方法。一个真正艺术家及其作品是独立存在的。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作品是前无古人,后来者又可以从中借

  • 张旭传笔法给颜真卿,请问书法教学需要秘笈吗?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书法有秘籍,不然王羲之一家为什么能出那么多的书法家?除了王家,别家有吗?你可以说别家也有啊!比如赵孟家,米芾家,欧阳询家!可是,这几家比王羲之家能比吗?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那么,这一切源于什么?应该是王羲之掌握了一种诀窍,而这种诀窍是一个书法人由普通蜕变成顶尖书法家的关键!就像颜真卿经过张旭的调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