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什么说康熙遗诏传位皇十四子胤禵的传说是假的?

为什么说康熙遗诏传位皇十四子胤禵的传说是假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882 更新时间:2023/12/8 22:10:44

传说,清朝康熙皇帝临死的时候,遗诏传位皇十四子胤禵,皇四子胤禛(即雍正皇帝)勾结顾命大臣隆科多,将遗诏中的“十”字改为“于”字,然后继立。

其实,根据史料分析,改诏是不可能的,传说是假的。

第一,清制立储诏书都是用汉、满两种字书写,汉字的“十”字虽然可以改为“于”字,而满文中的十字却无法改动;

第二,清制对皇子的称呼,当在排行数字的前面加一个“皇”字,若把“十”字改成“于”字,则变成“传位皇于四子”,语句不通,谁看了都有问题;

第三,康熙皇帝临死前,特命皇四子胤禛替他主持南效大祀,说明对皇四子胤禛的极度重视;

第四,康熙口述遗诏时,皇三子、七子、八子、九子、十子、十二子、十三子及隆科多在场,而胤禛本人并沒有在场;

第五,康熙特别喜欢皇孙、胤禛的儿子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曾说:“此子福过于”,故而传位于胤禛,尔后可再传给弘历。

标签: 康熙遗诏十四子胤禵

更多文章

  • 成语彣彣彧彧是什么意思?怎么读?典故来源以及成语故事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语,彣彣彧彧

    【成语名字】: 彣彣彧彧【成语拼音】: wén wén yù yù【成语注音】: ㄨㄣˊ ㄨㄣˊ ㄩˋ ㄩˋ【成语释义】: 寓意为文采昌茂。彣彧这两个字,很生僻,但在古诗文中比较常见,是趣味高雅,谈吐文雅的意思。【成语出处】: 出自《诗&mid

  • 《醒世恒言》:从社会底层市井生活中,看小人物的反抗与妥协之道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醒世恒言,市井生活,小人物

    中国的古代文学有着清晰的发展脉络,不同的朝代都有着代表性的文学题材。比如提到汉朝就会想到文辞斐然的汉赋,唐朝则是大名鼎鼎的唐诗,至于两宋则是或婉约、或豪放的宋词。到了明朝的时候,因为前人几乎已经把诗词歌赋都写尽了,于是大明士人便将小说这个题材发扬光大,诞生了很多优秀作品。其中既有四大传奇小说这样的鸿

  • 成语树栅连营是什么意思?树栅连营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树栅连营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树栅连营见于《三国志·文帝纪》,时间是在曹魏黄初三年(公元222年),主人公是魏文帝曹丕。原文如下:闰月,孙权破刘备于夷陵。初,帝闻备兵东下,与权交战,树栅连营七百余里,谓群臣曰:“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

  • 成语鞭辟入里是什么意思?典故来源是什么?用法与成语故事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鞭辟入里

    【成语名字】:鞭辟入里【成语拼音、注音】:biān pì rù lǐ、ㄅ一ㄢ ㄆ一ˋ ㄖㄨˋ ㄌ一ˇ【成语释义】: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切中要害。【成语出处】:盛宣怀《上张香帅书》:“侄忝承付托,责无旁贷,必当鞭辟入

  • 佛教分为大乘与小乘,两者有高下之别吗?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大乘佛教,小乘佛教

    “大乘”是梵语 Mahayana(摩诃衍那)的意译,意思是装载量很大的车。“小乘”是梵语 Hinayana(希那衍那)的意译,意思是装载量很小的车。这是大车与小车的区别,按说大车并不见得比小车昂贵,现实中的大货车、大班车往往不如一些小汽车值钱。但是,梵

  • “灭十族”中的“十族”都包括哪些人群?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灭十族,十族,方孝儒

    朱棣推翻明惠帝后准备登基,众臣推荐大儒方孝孺起草诏书,才把方孝孺从狱中释放出来。朱棣自称是效法周公辅成王才起兵靖难的,方孝儒就问朱棣,成王在何处?朱棣说,自焚死了。方孝儒又诘问,为什么不立成王之子?朱棣说,国家需要年长的君主。方孝孺又问,为何不立成王之弟?朱棣说,别问多了,速去草诏。方孝孺不允。朱棣

  • 成语竹头木屑是什么意思?成语故事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竹头木屑

    陶侃[kǎn]是晋初鄱阳[鄱pó](今江西波阳县)人,后来迁居浔阳(今江西九江市);是晋末著名作家陶渊明的曾祖父。由于他为西晋统治者一贯尽忠,被封为“长沙郡公”,拜为大将军。不过,他的生活据说倒很俭朴。《晋书?陶侃 传》载有一些关于他的勤俭节约的小故事,青年时代

  • 西南联大人物之杨振声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西南联大,杨振声

    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参加游行的学生冲破军警重围,向赵家楼曹汝霖的住宅奔去,但赵家楼戒备森严,大门紧闭。这时,有两个学生爬上铁门,跃进院子,打开了紧闭的铁门。愤怒的学生一拥而进,在痛打章宗祥后火烧了赵家楼。这两名学生中的一人后来成为了现代教育家、作家、教授, 国立青岛

  • 古代汉语中的“大渐”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大渐,古代汉语

    “大渐”一词,在古汉语中极为常见。《宋史·吕端传》记载了一则故事,宋太宗于公元995年立赵恒为太子,并提拔吕端为宰相,希望他将来能辅佐太子。吕端初为宰相,有人说他糊涂,太宗回答:“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997年2月,太宗病危,内侍王继

  • “端午节”划龙舟、包粽子都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端午节,划龙舟,包粽子,屈原

    屈原,名平,战国时的楚国人,出身于贵族家庭。在他所生活的六十二年间,正是楚国逐步走向衰落的时期。屈原是个很有才能的人,“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也是个大诗人。曾任楚国左徒,大概相当于后来的副宰相,地位很高。最初,楚怀王很信任屈原,国家的内政外交,都让屈原参与。屈原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