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尚书·商书》的原文及翻译(六、太甲中)

《尚书·商书》的原文及翻译(六、太甲中)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105 更新时间:2023/12/18 8:11:03

惟三祀十有二月朔,伊尹以冕服奉嗣归于亳。

译文:太甲继位的第三年,十二月初一,伊尹带着礼帽礼服到太甲的流放地桐宫将礼服礼帽献给太甲,然后伊尹将太甲迎回商都亳。

作书曰:“民非后,罔克胥匡以生;后非民,罔以辟四方。

译文:伊尹上书说:“百姓没有君主,就不能互相扶持生活;君主没有百姓,就不能治理四方。

皇天眷佑有商,俾嗣王克终厥德,实万世无疆之休。”

译文:真是天佑我商,让大王能培养出高尚的品德,实在是千秋万代的美事啊!”

王拜手稽首曰:“予小子不明于德,自厎不类。欲败度,纵败礼,以速戾于厥躬。

译文:太甲跪拜叩头说:“先前我太年轻,我不知道什么是德,才使得自己误入歧途。为自己的私欲而败坏法度,放纵自我而败坏礼制,因此给自身召来了很多罪责。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huàn)。

译文:上天造成的灾祸,还可回避;自己造成的灾祸,就无法逃避了。

既往背师保之训,弗克于厥初,尚赖匡救之德,图惟厥终。”

译文:以前我违背老师的教训,没有在即位之初就开个好头,是依靠着老师匡救的恩德,才得到了好的结果。”

伊尹拜手稽首曰:“修厥身,允德协于下,惟明后。

译文:伊尹还礼叩首说:“提高自身的修养,又有诚信的美德,上下和谐,这就是英明君主应该做的。

先王子惠困穷,民服厥命,罔有不悦。

译文:先王成汤爱护穷苦的百姓,所以百姓服从先王的教导,没有不高兴的。

并其有邦厥邻,乃曰:『徯我后,后来无罚。』王懋乃德,视乃厥祖,无时豫怠。

译文:甚至连邻国百姓也拥护我们的先王,他们说:等待我们的君主商王汤来吧,我们的君主来了,我们的痛苦也就结束了。大王想要培养自身的美德,不妨看看祖先们的所为,以便自己不会在安逸的生活中沉沦。

奉先思孝,接下思恭。视远惟明;听德惟聪。朕承王之休无斁(yì)。”

译文:遵奉先王的遗训,对待臣下,谦虚恭敬。观察的深远就是开明,听得进忠言就是耳聪。这样,我就会一直接受大王的恩惠和庇护而永远不会感到厌倦了。”

标签: 尚书商书太甲

更多文章

  • 《尚书·商书》的原文及翻译(十四、高宗肜日)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尚书,商书,高宗肜日

    高宗祭成汤,有飞雉升鼎耳而雊,祖己训诸王,作《高宗肜日》、《高宗之训》。译文:商王武丁在举行祭祀先王成汤的仪式时,有一只野鸡飞到祭祀用的大鼎的鼎耳上鸣叫。祖己借此训诫了商王武丁,并作《高宗肜日》、《高宗之训》两文。高宗肜日,越有雊雉。祖己曰:“惟先格王,正厥事。”乃训于王。译

  • 《史记·郑世家》的原文及翻译(五、郑襄公篇)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史记,郑世家,郑襄公

    缪公元年春,秦缪公使三将将兵欲袭郑,至滑,逢郑贾人弦高诈以十二牛劳军,故秦兵不至而还,晋败之於崤。 译文:郑缪公元年(前627)春季,秦缪公派三位将军率军偷袭郑国,秦军行军到滑国时,遇上郑国商人弦高,弦高怕被害,就谎称奉郑君之命用十二头牛犒劳秦军,秦军认为偷袭郑国的计划泄露,所以没再继续进军,

  • 《史记·郑世家》的原文及翻译(完、郑国灭亡)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史记,郑世家,郑国灭亡

    定公元年,楚公子弃疾弑其君灵王而自立,为平王。 译文:郑定公元年(前529),楚国公子弃疾弑父自立,即楚平王。 欲行德诸侯。归灵王所侵郑地于郑。 译文:楚平王因为是弑父自立的原因,所以他想在天下诸侯面前树立自己仁义的形象,所以楚平王把当年楚灵王侵占郑国的土地都还给了郑国。 四年,晋昭公卒

  • 郭襄有创立峨眉的实力,为什么却不消灭明教?看看教主夫人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郭襄,峨眉派,明教

    郭靖,一代大侠;黄蓉,桃花岛岛主之女,丐帮帮主。他们的女儿郭襄,也算得上是虎父无犬女,创立了峨眉派。可既然郭襄也有一定的能力,为什么她却没有灭掉明教呢?据说,这和明教教主阳顶天的夫人还有点关系。 郭靖夫妇对郭襄,应该是寄予厚望的,他们镇守南宋大门襄阳,就将女儿也起名为“襄&rdqu

  • 《史记·吴太伯世家》的原文及翻译(四、吴王阖闾)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史记,吴太伯,吴王阖闾

    王阖庐元年,举伍子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楚诛伯州犁,其孙伯嚭(pǐ)亡奔吴,吴以为大夫。 译文:吴王阖庐元年(前514年),吴王任命伍子胥担任行人之官并参议国事。楚王杀害了伯州犁,其孙伯嚭逃亡到吴国,吴王任命伯嚭为大夫。 三年,吴王阖庐与子胥、伯嚭将兵伐楚,拔舒,杀吴亡将二公子。 译文:吴王

  • 《史记·楚世家》的原文及翻译(八、楚怀王篇)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史记,楚世家,楚怀王

    怀王元年,张仪始相秦惠王。四年,秦惠王初称王。 译文:楚怀王元年(前328),张仪开始担任秦国的国相。楚怀王四年(前325),秦惠王称王。 六年,楚使柱国昭阳将兵而攻魏,破之於襄陵,得八邑。 译文:楚怀王六年(前323),楚国派柱国将军昭阳率军攻打魏国,楚军在襄陵击败魏国,夺取魏国八个城邑

  • 才子罗隐与江南名妓重逢,被对方耻笑,便作诗一首,这首诗流传至今!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罗隐,江南名妓,云英

    871年,怀才不遇的罗隐,与12年前的一位江南名妓重逢,对方掩嘴笑道:“一晃十多年过去了,你还没考中啊?”罗隐被戳中痛处,便作诗一首。结果这首诗流传至今,却被众人用错典故,令专家很是无奈。 当时,罗隐苦涩一笑,挥笔写下: 钟陵醉别十馀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君

  • 《水浒传》有位奇葩高手,一招击败林冲,却被李逵吓得落荒而逃。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清,林冲,李逵

    马上林冲,马下武松,林教头和武行者,都是《水浒传》的灵魂人物。 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是非常喜欢武松武二郎的。 武松不像林冲那样隐忍,只要你敢招惹我,我死也不让你安稳。 武松其实做事也还算讲规矩,一直都是“冤有头债有主”的风格。 直到武松血溅鸳鸯楼时,他打得红了眼,

  • 方腊麾下最强猛将,斩秦明,单挑李应、朱仝、关胜、花荣四大猛将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方腊,方杰,猛将,秦明,李应,朱仝,关胜,花荣

    《水浒传》前半部分,写得很精彩,扣人心弦。 武松景阳冈打虎、林冲风雪山神庙、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等故事,让读者热血沸腾。 《水浒传》后半部分,梁山好汉征讨方腊,天罡地煞接二连三的凋零,十损七八。 征讨方腊之前,梁山好汉们可以说是无往不利,基本上没吃过亏。 自从晁盖战死曾头市之后,就没有折损一

  • 《诗经》既有浪漫主义的一面,也有现实主义的一面。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诗经,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诗经》既有浪漫的一面,也有现实主义的一面。其中几首讽刺诗,可说是浪漫风格和现实风格的融合损人损得够力度,又够迂曲蕴藉。 如,若现代人看到美女嫁丑夫,大约脱口而出“鲜花插在牛那啥上”,过于俗白;《诗经》中人不是,那叫一个蔫儿坏。 诗歌是文学的一种体裁之一,除此之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