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公元年,周惠王弟颓攻惠王,惠王出奔,居郑之栎邑。
译文:晋献公元年(前676年),周惠王的弟弟颓谋反,纠结党徒袭击惠王,惠王出逃投奔郑国,郑国安排惠王居住的栎邑。
五年,伐骊戎,得骊姬、骊姬弟,俱爱幸之。
译文:晋献公五年(前672年),晋献公率军入侵骊戎,俘获骊姬以及骊姬的妹妹,献公十分宠爱这对姐妹。
八年,士蒍(wěi )说公曰:“故晋之群公子多,不诛,乱且起。”乃使尽杀诸公子,而城聚都之,命曰绛,始都绛。九年,晋群公子既亡奔虢,虢以其故再伐晋,弗克。十年,晋欲伐虢,士蒍曰:“且待其乱。”
译文:晋献公八年(前669年),士蒍劝献公说:“从前晋国公室的公子数量太多,如果不清洗这些威胁,容易发生内乱。”晋献公于是派人开始捕杀宗室公子(这些被杀的应该是献公的兄弟们),同时献公下令在聚地修筑城邑作为晋国新国都,将聚更名为绛,新都建成后晋国在绛定都。晋献公九年(前668年),晋国的一部分没被杀害的公子逃亡到虢国,虢公发兵讨伐晋国,但被晋国击败。献公十年(前667年),晋国想要讨伐虢国,士蒍说:“君侯可以等虢国自己爆发内乱。”
十二年,骊姬生傒齐。献公有意废太子,乃曰:“曲沃吾先祖宗庙所在,而蒲边秦,屈边翟,不使诸子居之,我惧焉。”于是使太子申生居曲沃,公子重耳居蒲,公子夷吾居屈。
译文:晋献公十二年(前665年),骊姬为晋献公生下儿子傒齐。献公因为宠爱骊姬的原因,想要废掉原来的太子,所以献公找了个理由说:“曲沃是我先祖宗庙所在的之地,而蒲邑靠近秦国,屈邑又靠近翟人,如果不派我的儿子去镇守,我会很不放心。”于是,献公将太子申生封到曲沃,将公子重耳封到蒲邑,将公子夷吾封到屈邑。
献公与骊姬子傒齐居绛。晋国以此知太子不立也。太子申生,其母齐桓公女也,曰齐姜,早死。申生同母女弟为秦穆公夫人。重耳母,翟之狐氏女也。
译文:晋献公与骊姬所生的儿子傒齐则留在国都绛。晋国贵族由此推断太子申生可能没有即位的希望了。太子申生,他的母亲是齐桓公的女儿,名为齐姜,早逝。申生的同母妹妹是秦穆公的夫人。重耳的母亲,是戎翟狐氏部落首领的女儿。
夷吾母,重耳母女弟也。献公子八人,而太子申生、重耳、夷吾皆有贤行。及得骊姬,乃远此三子。
译文:夷吾的母亲,是重耳母亲的妹妹。晋献公一共有八个儿子,其中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夷吾综合能力都非常优秀。但是献公娶了骊姬之后,献公就渐渐疏远了这三个儿子。
十六年,晋献公作二军。公将上军,太子申生将下军,赵夙御戎,毕万为右,伐灭霍,灭魏,灭耿。还,为太子城曲沃,赐赵夙耿,赐毕万魏,以为大夫。
译文:晋献公十六年(前661年),晋献公出动两军(晋国的军制是三军制,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献公亲自率领上军,命太子申生率下军,赵夙(赵国先祖)驾驭战车,毕万(魏国先祖)担当车右,出征灭掉了霍国、魏国以及耿国。军队凯旋后,献公为太子申生扩建曲沃城池,并将耿国故地赐给了赵夙,把魏国故地赏赐给了毕万,册封这些功臣成为大夫。
士蒍曰:“太子不得立矣。分之都城,而位以卿,先为之极,又安得立!不如逃之,无使罪至。为吴太伯,不亦可乎,犹有令名。”太子不从。
译文:士蒍劝太子说:“太子你不可能继位当国君了。献公把先君的都城都分给了您,并授予了您卿的爵位,提前将您的禄位提到了最高,怎么可能再立你为国君呢!太子不如逃离晋国,以免惹祸上身。效仿吴太伯,不也很好吗?至少还能留下好名声。”太子没有听从士蒍的劝诫。
卜偃曰:“毕万之后必大。万,盈数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赏,天开之矣。天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今命之大,以从盈数,其必有众。”
译文:掌管占卜的官员郭偃经过占卜后说:“毕万的子孙后代将来肯定会大有所为。万,是满数;魏,是个大号。君侯把魏地赏赐给毕万,这是天意啊。天子统治兆民,而诸侯统治万民,现在封毕万于意为广大的魏地,用来匹配他名字里的满数,他必定会得到众多资源。”
初,毕万卜仕于晋国,遇《屯》之《比》。辛廖占之曰:“吉。《屯》固《比》入,吉孰大焉。其后必蕃昌。”
译文:从前,毕万曾在晋国占卜自己的仕途,卦从《屯》变成了《比》。占卜师辛廖观察卦变说:“这卦象,大吉。《屯》卦所说的是事物初创时的困难与坚险,《比》卦预示着有人亲辅,没有什么卦象能比得了这个了!毕万的子孙后代必定会兴旺昌盛。”
十七年,晋侯使太子申生伐东山。里克谏献公曰:“太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视君膳者也,故曰冢子。君行则守,有守则从。从曰抚军,守曰监国,古之制也。夫率师,专行谋也;誓军旅,君与国政之所图也:非太子之事也。师在制命而已,禀命则不威,专命则不孝,故君之嗣适不可以帅师。君失其官,率师不威,将安用之?”
译文:晋献公十七年(前660年),晋献公命太子申生率军入侵东山的皋落氏部落。里克对献公进谏说:“太子是主持供奉宗庙祭祀、主管社稷祭品、早晚要检查国君膳食的人,因此称为冢子。国君如果外出,太子就要留守国都,如果有人代为留护,那么太子就应该跟从国君一起外出。随从国君外出叫作抚军,在都城内留守称为监国,这是古代所订立的制度。率领军队,需要对各种策略做出决断;向军队发号施令,是国君与公卿大臣应谋划的事:这都不是太子应该做的事情。军队统帅的职责在于发号施令,如果太子遇到事情都要请示国君,那样就不会有威严,如果擅自做决定,就是不孝,因此国君的继承人不可以统帅军队。将统帅一职授予太子是国君的过失,统帅军队会使太子丧失威严,君侯将来还能怎么重用太子呢?”
公曰:“寡人有子,未知其太子谁立。”里克不对而退,见太子。太子曰:“吾其废乎?”里克曰:“太子勉之!教以军旅,不共是惧,何故废乎?且子惧不孝,毋惧不得立。修己而不责人,则免于难。”太子帅师,公衣之偏衣,佩之金玦。里克谢病,不从太子。太子遂伐东山。
译文:献公回答说:“我的儿子很多,还没确定立谁当太子。”里克听了后很无语,没有回答就退下了。他去见了太子。太子说:“我这是要被废掉了吗?”里克回答说:“太子请自勉!君侯让你统领军队,担心的是怕你不能完成任务,有什么原因要废掉您呢?而且做儿子的应该害怕自己不能尽孝,不该担心自己不能被立为国君。加强自身修养而不责难别人,就可以避免祸乱。”太子申生率领军队,晋献公让他穿左右不同颜色的衣服,佩戴金玦。里克托病引退,没有随从太子一起出征。最终太子还是率军前去讨伐东山狄人。
十九年,献公曰:“始吾先君庄伯、武公之诛晋乱,而虢常助晋伐我,又匿晋亡公子,果为乱。弗诛,后遗子孙忧。”乃使荀息以屈产之乘假道于虞。虞假道,遂伐虢,取其下阳以归。
译文:晋献公十九年(前658年),晋献公说:“从前寡人的先君庄伯、武公平定晋国动乱的时候,虢国常常协助晋国攻打先祖故地曲沃,又藏匿晋国逃亡的公子,现在其国内发生了内乱。寡人现在不乘机灭掉虢国,将会给后代留下隐患。”于是献公派荀息带着屈邑所产的名马去向虞国借道。虞国得到宝物后同意了晋国借道的请求,于是晋国出兵去进攻虢国,夺取了虢国的下阳后返回。
献公私谓骊姬曰:“吾欲废太子,以傒齐代之。”骊姬泣曰:“太子之立,诸侯皆已知之,而数将兵,百姓附之,奈何以贱妾之故废适立庶?君必行之,妾自杀也。”骊姬详誉太子,而阴令人谮恶太子,而欲立其子。
译文:晋献公曾私下对骊姬说:“我打算废掉太子申生,让傒齐取代太子。”骊姬哭着说:“太子早已确立,公卿贵族们全都已经知道了,况且他多次统率军队出征立有战功,百姓们也都信服于他,怎么可以因为我的原因就废长立幼呢?国君您如果一定要这么做,我只能自杀了。”骊姬假装赞许太子,而暗中派人诬陷太子,想要扶持自己的儿子当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