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伐秦,取少梁。秦亦取晋之郩。六年,秦康公伐晋,取羁(jī)马。晋侯怒,使赵盾、赵穿、郄(qiè)缺击秦,大战河曲,赵穿最有功。
译文:晋灵公四年(前617年),晋国入侵秦国,攻取了秦国的少梁。秦军也攻取了晋国的崤城。晋灵公六年(前615年),秦康公率军讨伐晋国,攻取了羁马。晋灵公很愤怒,灵公命赵盾、赵穿、郄缺率军还击秦国,两军在河曲展开激战,该战赵穿的功劳最大。
七年,晋六卿患随会之在秦,常为晋乱,乃详令魏寿余反晋降秦。秦使随会之魏,因执会以归晋。
译文:晋灵公七年(前614年),晋国六卿担心随会在秦国,会给晋国制造麻烦,晋国就安排大臣魏寿余假装反叛晋国投降秦国。秦国让随会到魏邑接受魏寿余的投降,魏寿余趁机生擒随会并将他带回晋国。
八年,周顷王崩,公卿争权,故不赴。晋使赵盾以车八百乘平周乱而立匡王。是年,楚庄王初即位。十二年,齐人弑其君懿公。
译文:晋灵公八年(前613年),周顷王去世,周王室内部公卿贵族相互争夺权势,所以没有向各诸侯国发讣告。同年晋灵公派赵盾率领八百辆战车平定了周王室的内乱,拥立周匡王继位。这一年,楚庄王继承了楚国君位。晋灵公十二年(前609年),齐国权贵弑杀齐国国君齐懿公。
十四年,灵公壮,侈,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观其避丸也。宰夫胹(ér)熊蹯(fán)不熟,灵公怒,杀宰夫,使妇人持其尸出弃之,过朝。赵盾、随会前数谏,不听;已又见死人手,二人前谏。随会先谏,不听。
译文:晋灵公十四年(前607年),灵公成年,灵公生活十分奢侈,征收重税用以装饰宫殿。灵公还常在高台上用弹弓击打来往的行人,就是为了观看人们躲避弹丸时惊恐的样子。厨师炖的熊掌不够软烂,灵公就大发雷霆,下令诛杀了厨师,并让宫女把厨师的尸体抬出宫,还故意从朝堂上经过。赵盾、随会等权贵大臣曾多次前来进谏,可是灵公不听。一次权贵大臣们又在朝廷上看见了死人的手,因此赵盾、随会又前来劝谏。随会先进言,灵公没有听从。
灵公患之,使锄麑(ní)刺赵盾。盾闺门开,居处节,锄麑退,叹曰:“杀忠臣,弃君命,罪一也。”遂触树而死。
译文:灵公担心赵盾也会来劝谏,于是就派一个叫锄麑的去刺杀赵盾。赵盾家的内屋门敞开着,锄麑见赵盾家非常简陋就退了出来,叹息道:“杀害忠臣,违抗国君的命令,这两种罪都是一样的。”于是便撞树自杀。
初,盾常(通“尝”)田(通“畋”)首山,见桑下有饿人。饿人,示(qí)眯明也。盾与之食,食其半。问其故,曰:“宦三年,未知母之存不,愿遗母。”
译文:从前,赵盾曾经到首山狩猎,看到桑树下有一个乞丐看上去好久没有吃饭。这人名叫示眯明。赵盾给了他一些食物,示眯明只吃了一半。赵盾问他为何不把食物吃完,示眯明说:“我在外做了三年的仆人,不知道老母是否还健在,想把这剩下的食物留给母亲吃。”
盾义之,益与之饭肉。已而为晋宰夫,赵盾弗复知也。九月,晋灵公饮赵盾酒,伏甲将攻盾。公宰示(qí)眯明知之,恐盾醉不能起,而进曰:“君赐臣,觞三行可以罢。”
译文:赵盾认为他是个孝子,就又给了他一些饭和肉。后来,示眯明做了晋灵公的厨师,赵盾并不知道这件事。九月,晋灵公邀请赵盾一起喝酒,设下埋伏想要诛杀赵盾。灵公的厨师示眯明知道这件事后,担心赵盾喝醉后无法逃走,因而向赵盾进言说:“国君设宴赏赐将军喝酒,将军只喝三杯就不要再喝了。”
欲以去赵盾,令先,毋及难。盾既去,灵公伏士未会,先纵啮(niè)狗名敖。明为盾搏杀狗。盾曰:“弃人用狗,虽勐何为。”然不知明之为阴德也。
译文:示眯明想借此让赵盾在灵公下暗杀令前离开,避免他遇难。赵盾离席后,灵公事先埋伏的士兵还未会合,就先放出一条恶狗。示眯明徒手帮赵盾杀死了恶狗。赵盾说:“不派人来杀我却用狗,狗虽然很凶猛,但是又有什么用呢。”然而他却不知道示眯明是在暗中报答他的恩德。
已而灵公纵伏士出逐赵盾,示眯明反击灵公之伏士,伏士不能进,而竟脱盾。盾问其故,曰:“我桑下饿人。”问其名,弗告。明亦因亡去。
译文:就在这时晋灵公命令埋伏好的士兵出来追杀赵盾,示眯明独自一人抵挡灵公的伏兵,伏兵不能前进,最终让赵盾逃脱。赵盾问示眯明为何要救自己,示眯明回答说:“我就是当年桑树下那个乞丐。”赵盾问他叫什么名字,示眯明没有回答。示眯明救了赵盾后也逃亡了。
盾遂奔,未出晋境。乙丑,盾昆弟将军赵穿袭杀灵公于桃园而迎赵盾。赵盾素贵,得民和;灵公少,侈,民不附,故为弑易。盾复位。
译文:赵盾逃亡,可是并未逃出晋国的国境。乙丑日,赵盾的兄弟赵穿在桃园杀死晋灵公并接回了赵盾。赵盾一向很受人敬重,所以很得民心;晋灵公年纪轻,生活奢侈,百姓都不愿亲附于他,因此赵家很容易就诛杀了灵公。赵盾恢复了原来的官职。
晋太史董狐书曰“赵盾弑其君”,以视于朝。盾曰:“弑者赵穿,我无罪。”太史曰:“子为正卿,而亡不出境,反不诛国乱,非子而谁?”
译文:晋国太史董狐记载道:“赵盾弑杀了自己的国君”,并把这个记载拿到朝堂上让各位大臣看。赵盾说:“杀死国君的人是赵穿,我没罪。”太史董狐说:“你是众卿之长,虽然逃跑了但并没有逃出国境,回来后也没有诛杀乱臣贼子,杀国君的人不是你还是谁呢?”
孔子闻之,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宣子,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出疆乃免。”
译文: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董狐,是个好史官,秉笔直书而毫不隐瞒史实。宣子,是好大夫,为了遵守法制而情愿蒙受恶名。可惜啊,如果他逃出国界就能够免除弑君的恶名。”
赵盾使赵穿迎襄公弟黑臀于周而立之,是为成公。
译文:赵盾让赵穿到周都去迎接晋襄公的弟弟黑臀(贵族的名字有时也很非主流)回国,立黑臀为国君,即晋成公。
成公者,文公少子,其母周女也。壬申,朝于武宫。
译文:晋成公,是晋文公的小儿子,他的母亲是周王室的宗室女。壬申日,成公来到武宫朝拜祭祀。
成公元年,赐赵氏为公族。伐郑,郑倍晋故也。三年,郑伯初立,附晋而弃楚。楚怒,伐郑,晋往救之。
译文:晋成公元年(前606年),成公赐封赵氏担任公族大夫。同年晋国讨伐郑国,因为郑国背叛了晋国。晋成公三年(前604年),郑襄公刚继位,便归附了晋国而背叛了楚国。楚王大怒,派兵讨伐郑国,晋国前往救援。
六年,伐秦,虏秦将赤。
译文:晋成公六年(前601年),晋国攻打秦国,虏获了秦国将领赤。
七年,成公与楚庄王争强,会诸侯于扈。陈畏楚,不会。晋使中行桓子伐陈,因救郑,与楚战,败楚师。是年,成公卒,子景公据立。
译文:晋成公七年(前600年),晋成公与楚庄王争夺霸主地位,在扈邑会盟诸侯。陈国由于畏惧楚国,所以没去赴会。晋国派中行桓子攻打陈国,并借此援救郑国,与楚军交战,并击败楚军。这一年,晋成公去世,其子景公据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