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唐朝金城公主嫁给了谁(唐玄宗把金城公主和亲嫁到了哪里)

唐朝金城公主嫁给了谁(唐玄宗把金城公主和亲嫁到了哪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386 更新时间:2024/1/17 12:21:06

中考结束的那天,我变了心,回家念高中的想法充斥着脑海,拨通电话,告知父母,父母说你回来,我们车站接你。

颇是不舍,实为无奈。舅舅多添一子,我若还在,外婆家的负担越会加重。

撂了考具,脱了校服,换上自己喜欢的那件短袖,镇政府家属院门口小卖部里,买了最爱吃的夏威夷冰激凌,坐上发小单车的后座,让他载我转遍了这座小城的角角落落,做最后的告别。

在“游艺楼”公园里花了攒了好久的五块钱,坐了一回鸭子船;爬上三层楼高的假山,用修正液在凉亭外的老鹰雕塑上写下了“再见”的字样;

踏进刚新修一年的足球场,新老场地隔着一条路,这里承载了太多的欢声笑语;马路边的健身器材锈迹斑斑多年,爬上双杠,和发小聊着那个时候我们最爱的话题......

最后一站,是学校门口,奈何校门已封,不得进去,不知课桌上,我画的丁老头还能存在多久。

转身欲要离去,一尊陌生又熟悉的雕像,再次引起了我的注意---金城公主

曾经的课堂上,历史课本里,只有文成公主入藏,促使唐蕃之间友好发展的故事,而雕像立在校门口的金城公主,老师只是顺带一提罢了。


金城公主简介

金城公主本名李奴奴(698—739)

其生父是邠王李守礼(李光仁)——唐高宗李治的亲孙子

虽是宗室之女,可唐中宗李显颇为喜爱,遂收养至宫中,而李奴奴并非刚刚进宫就获得公主之名。

那李奴奴是何时,又是为何得公主之名的呢?

不堪连年战败,于神龙三年(707年)三月,吐蕃派遣使者进攻唐朝,并请求联姻,唐中宗为平息战乱,安定边疆百姓,对此应允。

金城公主

同年四月,中宗下旨进封李奴奴为金城公主,出嫁吐蕃。

皇宫中有亲生公主,为何唐中宗偏偏选一个宗室之女,自己的养女出嫁和亲?

一说是有文成公主的先例,文成公主也是皇帝的养女。

二说是李奴奴不同于中宗那几个想要效仿武则天的妹妹女儿,自幼聪慧乖巧、温婉娴静,是出使吐蕃和亲的最佳人选。

还有一说,作为亲生父亲,中宗不舍自己的亲骨肉出使和亲。

真相如何,想必只有历史知道

金城公主


公主金钗之年,入蕃和亲

景龙三年(709年)十一月,吐蕃派遣尚赞咄等千人献马千匹、金二千两,来唐迎娶公主,次年正月,中宗命左骁卫大将军杨矩护送金城公主入吐蕃。

中宗不舍公主,亲自渡渭河至始平县(陕西兴平),为公主践行。同年二月,中宗以公主金城之名改始平为金城。

据清代《兴平县志》载:在兴平县东南有马牧泽,南北广四里,东西二十里。明时其地属于秦藩。

又县西马嵬南低洼处,由于河流变迁,河床冲刷,形成一个占地百顷的水泊,即是唐景龙四年(710年二月),中宗皇帝送金城公主远嫁吐蕃。

自百顷泊侧设黄色大帐泣别,故百顷泊被称金城县凤池乡怆别里。

凡是有幸事大喜,或是重大天灾人祸,皇帝多要赦免囚犯,这年,中宗赦免当地死刑以下囚犯,免百姓赋税一年。

我觉得,对于自幼长在自己身边的这个小公主,中宗皇帝对她的感情是真的,虽非亲身,可也是一种亲情,帝王家并非无情。

远嫁吐蕃


金城公主嫁给了谁

景龙四年(710年),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赤德祖赞)。

赞普,在吐蕃诸王之名字中多有此字,以示崇巍。

赤德祖赞——吐蕃王朝第36任赞普,704年至755年在位。在位期间迎娶了唐朝金城公主,为之筑城以居。

此后多次与唐朝交战,又兵败丢失青海,求和于唐朝。

远嫁吐蕃


循长辈之路,再入吐蕃

七十年前,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文成公主博学多才,带去了汉民族的文化,对吐蕃的影响十分深远。

七十年后,金城公主沿旧道入藏,金城公主嫁入吐蕃时带去几万匹锦缎,还有许多书籍和乐工杂伎,对唐蕃文化交流影响亦是深远。

金城公主力促盟约

嫁入吐蕃,唐蕃边境战事依旧不断,开元二年(714年),开元五年(717年),金城公主先后两次以谢恩的名字上表求和。

开元十年(722年),又起战事,吐蕃军屡次战败,皇甫惟明和张元方出使吐蕃,向赤德祖赞和金城公主宣旨,赤德祖赞答应求和。

开元十八年(730年)十月,到长安,吐蕃使者奉金城公主之命向玄宗进献金盏器物,并求得书籍带回吐蕃。

开元二十年(732年),金城公主向玄宗上表,称:“听闻皇帝万福,我非常欢喜。如今两国舅甥和好,以后也不变更,天下百姓得以安乐生活。”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唐玄宗派遣李皓出使吐蕃,赐物万段。

开元二十二年(733年),唐、蕃在赤岭(今青海日月山)定界刻碑,约以互不侵扰,并于甘松岭互市。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十一月,金城公主在吐蕃薨逝。次年(741年)春,吐蕃使者到长安报丧,几个月后唐玄宗为金城公主举哀,辍朝三日。

金城公主

嫁入吐蕃30年,没有辜负长辈文成公主的功绩,一生在为汉藏和平做着贡献。

这位公主,有几人记得,又有几人相传赞颂,远嫁吐蕃,她是否时常想家。

路边等车,最是难熬,离别之际,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别了外婆,摸了摸六岁表妹的小脑袋:“给哥哥再见,放假了我来找你玩。”

拦下西安至宝鸡的长途车,踏上了回家的路,车上无聊,翻出那年流行的同学录,看着同学们稚嫩青涩,又对未来憧憬的些许留言,不知不久,泛起困意,摇晃的车辆,使我睡了过去。

标签: 金城公主唐玄宗亲嫁唐朝哪里

更多文章

  • 第一座埃及金字塔建造时间(埃及金字塔建造过程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金字塔,建造,埃及,详解,过程,时间,第一

    最新科学解释,揭秘金字塔建造全过程,高达146米的胡夫金字塔,由 230万块巨石组成,每块石头平均重约3吨,如此庞大的工程,埃及人是如何限时完成的?2013年考古学家在红海边缘发现了一块胡夫时代的莎草纸,经过研究发现这块莎草纸是当时一位金字塔建造者留下的日记。有人根据破解内容推断,建造金字塔的石头是

  • 西游记里的乌巢禅师到底是谁(乌巢禅师的真实身份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乌巢禅师,西游记,来历,身份,真实,到底

    乌巢禅师是《西游记》原创的一个艺术形象,这个形象涉及到藏传佛教。因而,“乌巢禅师”这个问题讨论起来就比较复杂了。本回答尽量避免深奥的佛学知识,只从文本表面以及背后的些许寓意,揭秘一番《西游记》中这个原创角色的“真实身份”,看看吴承恩为何要写这样一个人物。乌巢禅师授心经 因为乌巢禅师是猪八戒引出

  • 红楼梦李纨住在稻香村种着杏花(李纨为什么是稻香老农)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纨,杏花,老农,稻香村,为什么,红楼梦

    稻香,谐音“盗香”,李纨就是个偷香之人。偷什么香?她偷的是天香,也就是《红楼梦》中天香楼之“天香”。那么,李纨又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何是“稻香老农”,稻香村里为何种着几百株喷火蒸霞的杏花呢? 看李纨的判词和“晚韶华”曲,就能知道《红楼梦》中这个人物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了。作者并没有给予她好

  • 朱贵为什么叫旱地忽律(旱地忽律朱贵绰号意思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忽律,旱地,朱贵,绰号,意思,由来,为什么

    旱地忽律是“玄武”。《水浒传》中朱贵这个绰号,隐藏着一龟一蛇,合起来就是“玄武”。施耐庵笔下的“忽律”,就是一种性喜吃蛇的龟。这种蛇把龟肉吃掉后,又钻进龟壳之中,引诱别的龟上当。所以,是龟、蛇合体,龟蛇相逢,就是“玄武”,朱贵其实就是“朱龟”。“忽律”既然是玄武,那么,为何又以“旱地”修饰,这种蛇不

  • 红楼梦里的探春远嫁后的结局(贾探春远嫁后的过得怎样)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贾探春,结局,过得怎样,红楼梦

    贾探春的结局与大姐元春一样,是被弓弦勒死的。元春、探春都是不能善终的结局,那么,她们家中的姐妹们当中还有比这更惨的结局吗? 我把远嫁二字打上了引号,说明“远嫁”只是一种借喻手法,真正要写的并不是探春出嫁了。《红楼梦》与《西游记》都受《水浒传》的启发,甚至是继承了《水浒传》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手

  • 红楼梦作者爱新觉罗·弘暟真的吗(真实作者是康熙孙子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作者,孙子,康熙,真实,爱新觉罗·弘暟,红楼梦

    《红楼梦》的作者究竟是谁,我虽然也有心中的人选,但却不敢妄下结论。不过,我却敢坚决地否定,这部伟大的著作,肯定不是所谓的爱新觉罗·弘暟写的。以下,我简要地以《红楼梦》文本,以及其中隐藏的历史背景,证伪爱新觉罗·弘暟《红楼梦》作者之说。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是全书的总

  • 武松为什么要替施恩报仇(武松为了答谢施恩做了哪些事)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松,答谢,施恩报仇,哪些,为什么,为了

    这个细节隐藏着极深的机密,是大明王朝的一段隐秘历史。假如把这个细节解读出来,一段被争议了几百年的悬案,恐怕就有答案了。那么,武松得免死罪,施恩反而大哭,究竟是什么原因,其中又隐藏着怎样的玄机呢? 《水浒传》中的绰号,尤其是七十二地煞的绰号,除了孙立而外,都是施耐庵原创。既然是原创,就不

  • 水浒108将哪个最无能(水浒传中梁山好汉谁排名垫底)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垫底,好汉,梁山,排名,无能,哪个,108,水浒传

    梁山没有无能之辈,水浒108将人人都是可用之才。但是,如果仅从文本故事中解读,梁山却似乎有很多能力低下之人。以下,我就举几个比较“公认”比较低能的梁山好汉,大致看看他们文本背后的形象,了解一番108将中到底有没有最无能的人。 书中唯一没有交代会武功的人就是宋清,以武功论,宋清肯定是最无能了

  • 中年女人穿着看出生活质量(人到中年穿衣服懂得品味 )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有人说,看中年女子的穿着,就能看出她的生活质量。这话太片面,我觉得靠穿着看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不太靠谱。俗话说:人不可貌相。穿着贵气光鲜亮丽的女人,不一定就有钱,生活就有质量;穿着朴素不太讲究的女人,不一定就没钱,生活就没有质量。关键是这个“质量”二字,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不仅仅体现在物质方面,更多体现在

  • 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古代学历等级顺序)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学历,贡士,顺序,进士,举人,秀才,等级,相当,古代,现在

    科举制度,乃系古代中国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将这种科举取士的选拔制度予以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和完善。按照《清史稿·选举志》的说法,“有清一沿明制,二百馀年,虽有以他途进者,终不得与科第出身者相比”。清朝时期,科甲出身的官员被称为“正途”出身,由此可见科举取士在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