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水泊梁山在什么地方(历史上真正的水泊梁山位置)

水泊梁山在什么地方(历史上真正的水泊梁山位置)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558 更新时间:2023/12/24 4:53:52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精彩绝伦,深受人们喜爱,在民间广为流传。

《水浒传》中很多故事都围绕着水泊梁山展开的,有一些朋友试图在地图上找到梁山泊,有把微山湖当成梁山泊的,也有认为东平湖是梁山泊的。

这也难怪,因为在山东西部的地图上也就是这两个湖泊看起来比较大一些。实际上,这两个湖泊都不是梁山泊。那真正的梁山泊在哪里呢?

由于地理环境变化,河流、湖泊比较容易发生变化,但是山脉一般来说相对较为稳定,找到梁山,就找到了梁山泊的大致位置。

梁山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处于山东省的泰安、济宁、菏泽和河南省的濮阳四地市交界处,梁山则是梁山县境内最高的地方,位于县城东南,由虎头峰、雪山峰、郝山峰、小黄山等七支脉组成。

主峰虎头峰海拔197.9米。虽然只是小山,但是在华北平原上已经是比较险要的地形了。虎头峰上曾建有宋江的大寨,就是梁山108好汉聚义的地方。

梁山的名字本来叫“良山”,春秋时期因附近有良邑而得名。西汉时,汉文帝次子梁刘武曾猎于此山,死后并葬于山北麓,遂更名为“梁山”。

梁山四面环水,位于梁山泊中,和外界之间通过船只往来。

梁山地形险要,又有梁山泊作为屏障,易守难攻,让前来的朝廷大军讨不了好,宋朝廷最终只好采用怀柔招安之策才瓦解梁山的宋江义军。

实际上,梁山泊这片大湖泽的前身就是历史上名气很大的大野泽,也叫巨野泽。

我们曾讲过古代四渎之一的济水,本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大野泽就是济水受阻潴留而成的大泽,范围很大,大致位置在如今的梁山、东平、郓城、巨野、汶上、嘉祥、济宁一带。

济水和汶河交汇注入大野泽,之后从东北方向流出,最终注入大海。秦末天下大乱之时,彭越就曾在巨野泽聚众为寇,《史记·彭越列传》中记载:“常渔钜野泽中,为群盗。”

济水作为黄河的支津,本就携带大量泥沙,而且汉武帝时(公元前132年)黄河决口改道,大野泽也被泥沙淤积,面积不断萎缩。

东汉明帝时,王景治河使得黄河河道稳定下来,而随着济水的逐渐淤塞,巨野泽不断萎缩,到晚唐时巨野泽差不多已经消亡,只有北面还有少许遗留。

五代十国时,黄河由于下游河道淤塞,而乱世之时也无人关注黄河的治理问题,黄河又开始频繁决口,灾害不断。

洪水在原来巨野泽之北梁山一带潴留,形成梁山泊。北宋时黄河频繁决口,使得洪水肆虐,梁山泊在洪水的冲击下变得越来越大,终成烟波浩淼的八百里水泊,梁山则变成梁山泊中一个岛。

公元1128年,金国南下侵宋,东京留守杜充为阻止金兵南下,掘开黄河大堤,使得黄河改道南流,夺泗入淮。

梁山泊逐渐没了来水,水面开始缩小,水退地现,老百姓开始在此屯田。元明时期,朝廷鼓励老百姓到这里垦荒,梁山泊基本上已经荡然不存。

你可能会想,东平湖毕竟离曾经的梁山泊不远,它是不是梁山泊遗留的一部分呢?

东平湖原叫安山湖,在梁山泊的北面,因为汶河的部分来水接济,在梁山泊淤平以后它仍然能保持一定的湖面。

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改道北流,夺大清河水道从山东东营入海。安山湖接收了部分黄河漫流,湖面扩大,因大部分位于东平县境内,所以后来就叫东平湖了。

在今东平湖湖区往南,大约有两个东平湖面积的区域,常年没水,一直延伸到梁山附近,是作为东平湖的二级湖存在的泄洪区,防止黄河洪水淹济南。

在这个区域的村子都有用土堆起来的圆柱形大土丘,为万一发洪水时避难用的。

更多文章

  • 西夏为什么被灭国(西夏被灭国时有多严重多惨)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西夏为什么被灭国

    12世纪晚期,东亚地区存在着四个成熟的政治集团:以临安为首的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控制着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大部分土地;以骑射起家于白山黑水之间的金朝控制着黄河中下游以及东北平原;以银川平原为核心的西夏帝国控制着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阴山西北部、河西走廊以及青海和甘肃的部分地区;以耶律大石为首的契丹残

  • 春联的来历和起源故事(真正意义上的春联出现的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春联的来历和起源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木板。“春联”一词的出现,是在明代初年。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汉族特有的文学形式,对联的上下联字数不限,但必须相等。春联是华人过春节的重要标志,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上春联的时候,意味着过

  • 常州词派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常州词派的词学理论)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常州词派名词解释

    汤渡并非建制街镇,而是宜兴市丁蜀镇的一部份。汤渡老街有一座傍河而建的清代豪宅,它叫“求志堂”,它连着一个奇人,有着传奇的色彩,也是本人度过童年和青少年的地方。翻开1979年版缩印本《词海》200页,有一个条目“周济”,下面这样写道:“(1781-1839)清词人。字保绪,一字介存,号未斋,晚号止庵,

  • 历史上俄罗斯侵略过中国吗(沙俄侵占我国领土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俄罗斯侵略过中国吗

    提及清末,想必各位读者都会感到屈辱。由于长期奉行“闭关锁国”政策,清朝逐渐在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等方面落后于西方国家,落后自然就要挨打。挨打之后,清政府没有真正地痛定思痛,只是希望以割地赔款来换取苟延残喘的时间。这一过程中,我国被迫割让了大片土地,其中绝大多数都被沙俄所侵占。沙俄灭亡后,这些土地又

  • 清朝上三旗和下五旗的区别(古代满清上五旗下三旗地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上三旗和下五旗的区别

    清代的八旗制度,有满洲、蒙古、汉军之分,其中满洲八旗地位最高。即便是在满洲八旗中也有“上三旗”和“下五旗”的区别,处处体现了等级制度的森严。上三旗是镶黄、正黄、正白,下五旗是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我们都知道上三旗和下五旗的概念,但很少有人知道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差别。这一章节就来聊一

  • 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思(置之于死地而后生是谁说的)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思

    《孙子兵法》这句话大家都听过:置之死地而后生。这句话原本的意思,是形容自身形势的一种说法:“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在这种形势下,只有通过“吾将示之以不活”,以此来激发士兵的斗志,速战速决,才有可能生存下去,否则只能等死。这句话,对于现今的我们来说,依然有启发意义。当我们处于一个没有退路的

  • 齐民要术是哪个朝代的人写的(齐民要术著作的作者)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齐民要术是哪个朝代

    《齐民要术》的作者是北魏时期的贾思勰,“齐民”是指平民百姓;“要术”是指谋生的方法。《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对当时及后来的农业生产影响很大。1.若水旱不调,宁燥不湿。语出《齐民要术·耕作》。如果土地出现了不协调的情况,宁可干燥,也不要等到了其湿润的时候,再去种植农作物。2.一年之

  • 司马懿这么强大后代还是灭了(司马懿子孙为什么那么废)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司马懿这么强大后代还是灭了

    在三国时期,涌现出来的各国谋士是一道风景线,他们各有个性和智慧。人们最熟悉的就是料事如神的诸葛亮,不过这也和三国演义倾向于蜀汉贬低曹魏有关。事实上,曹魏之栋梁,司马懿,丝毫不逊于诸葛亮,他的才能,从他盗取了自己主子的江山就可见一斑。说起司马懿,大家对他的印象都是隐忍。高平陵之变之前,他一直装病,远离

  • 三国人物名字及字号的由来(三国演义中重要人物字号)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人物名字及字号

    古人有名有字,名又叫本名,旧说是古代婴儿出生后三个月由父辈所取(亦有一说是出生后即可取名);而字又叫表字,是除本名外另取一个与本名有所关联的名字。《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男子二十岁称为弱冠,行冠礼;女子十五岁称为及笄,到了出嫁的年龄,就是所谓的“待字闺中”。可见取

  • 晋朝为什么名声不好(历史上对晋朝没名气不重视评价低)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晋朝为什么名声不好

    中国历史上有三个短命的大一统王朝—秦朝、西晋和隋朝。秦朝奋六世之余烈,扫灭六国,统一天下,废分封,置郡县,书同文,车同轨,后世受益无穷。因为严刑峻法、横征暴敛,导致全国各地揭竿而起,存国二世而亡。隋朝结束南北朝300余年的混战割据,重新统一华夏大地,行科举,设三省六部,开通大运河,促进民族融合,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