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一丘之貉的意思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解释一丘之貉)

一丘之貉的意思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解释一丘之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2002 更新时间:2023/12/24 4:54:21

一丘之貉:字面是一个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都是坏家伙,没有什么差别。

貉:“躺枪啊,真是莫名其妙,什么时候我成坏家伙的代名词了?”

这是从西汉开始的。。。

西汉时有一个叫恽的政治家,他听说匈奴的领袖单于被人杀了,就开始喷:“从古到今的君都是信任小人的,真像同一山丘出产的貉一样,全都是混蛋,没什么差别的。”

貉表示:“我特么招惹你了嘛,偷你家东西吃了?我是吃老鼠的好吧。。。”

吃老鼠的貉

貉,它们的体型短而肥壮,介于浣熊狗之间,是犬科非古老的物种,也被人们认为是类似犬科祖先的物种。

这家伙长得确实挺像小浣熊的,它们茸茸的,眼神柔和,体型较小,尤其是腿,那是不成比例的短。

成年的貉体长在45~66厘米之间(不包括尾巴),体重的话,基本上在3-6kg的范围内。

它们长这样:

由于貉腿短且身体肥胖,所以应该算是整个犬科家族中行动最笨拙的成员,起码在敏捷值方面要远远逊色与狼、狐狸之类的犬科动物。

所以为了提高自己存活的概率,貉努力的学会了爬树和游泳。

如果在陆地上无法获取足够的食物的话,貉依然可以爬到树上掏鸟窝,或者是下到水里面捕捉鱼类、虾蟹等。

另外,诸如各类昆虫以及两栖动物的卵、鱼卵等也是貉非常喜欢吃的食物,总之它们的胃口特好,也不挑。

研究人员甚至人工培育出了纯白色的貉,猛地一看,还有些像萨摩耶?

更多文章

  • 水泊梁山在什么地方(历史上真正的水泊梁山位置)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水泊梁山在什么地方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精彩绝伦,深受人们喜爱,在民间广为流传。《水浒传》中很多故事都围绕着水泊梁山展开的,有一些朋友试图在地图上找到梁山泊,有把微山湖当成梁山泊的,也有认为东平湖是梁山泊的。这也难怪,因为在山东西部的地图上也就是这两个湖泊看起来比较大一些。实际上,这两个湖泊

  • 西夏为什么被灭国(西夏被灭国时有多严重多惨)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西夏为什么被灭国

    12世纪晚期,东亚地区存在着四个成熟的政治集团:以临安为首的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控制着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大部分土地;以骑射起家于白山黑水之间的金朝控制着黄河中下游以及东北平原;以银川平原为核心的西夏帝国控制着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阴山西北部、河西走廊以及青海和甘肃的部分地区;以耶律大石为首的契丹残

  • 春联的来历和起源故事(真正意义上的春联出现的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春联的来历和起源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木板。“春联”一词的出现,是在明代初年。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汉族特有的文学形式,对联的上下联字数不限,但必须相等。春联是华人过春节的重要标志,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上春联的时候,意味着过

  • 常州词派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常州词派的词学理论)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常州词派名词解释

    汤渡并非建制街镇,而是宜兴市丁蜀镇的一部份。汤渡老街有一座傍河而建的清代豪宅,它叫“求志堂”,它连着一个奇人,有着传奇的色彩,也是本人度过童年和青少年的地方。翻开1979年版缩印本《词海》200页,有一个条目“周济”,下面这样写道:“(1781-1839)清词人。字保绪,一字介存,号未斋,晚号止庵,

  • 历史上俄罗斯侵略过中国吗(沙俄侵占我国领土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俄罗斯侵略过中国吗

    提及清末,想必各位读者都会感到屈辱。由于长期奉行“闭关锁国”政策,清朝逐渐在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等方面落后于西方国家,落后自然就要挨打。挨打之后,清政府没有真正地痛定思痛,只是希望以割地赔款来换取苟延残喘的时间。这一过程中,我国被迫割让了大片土地,其中绝大多数都被沙俄所侵占。沙俄灭亡后,这些土地又

  • 清朝上三旗和下五旗的区别(古代满清上五旗下三旗地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上三旗和下五旗的区别

    清代的八旗制度,有满洲、蒙古、汉军之分,其中满洲八旗地位最高。即便是在满洲八旗中也有“上三旗”和“下五旗”的区别,处处体现了等级制度的森严。上三旗是镶黄、正黄、正白,下五旗是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我们都知道上三旗和下五旗的概念,但很少有人知道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差别。这一章节就来聊一

  • 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思(置之于死地而后生是谁说的)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思

    《孙子兵法》这句话大家都听过:置之死地而后生。这句话原本的意思,是形容自身形势的一种说法:“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在这种形势下,只有通过“吾将示之以不活”,以此来激发士兵的斗志,速战速决,才有可能生存下去,否则只能等死。这句话,对于现今的我们来说,依然有启发意义。当我们处于一个没有退路的

  • 齐民要术是哪个朝代的人写的(齐民要术著作的作者)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齐民要术是哪个朝代

    《齐民要术》的作者是北魏时期的贾思勰,“齐民”是指平民百姓;“要术”是指谋生的方法。《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对当时及后来的农业生产影响很大。1.若水旱不调,宁燥不湿。语出《齐民要术·耕作》。如果土地出现了不协调的情况,宁可干燥,也不要等到了其湿润的时候,再去种植农作物。2.一年之

  • 司马懿这么强大后代还是灭了(司马懿子孙为什么那么废)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司马懿这么强大后代还是灭了

    在三国时期,涌现出来的各国谋士是一道风景线,他们各有个性和智慧。人们最熟悉的就是料事如神的诸葛亮,不过这也和三国演义倾向于蜀汉贬低曹魏有关。事实上,曹魏之栋梁,司马懿,丝毫不逊于诸葛亮,他的才能,从他盗取了自己主子的江山就可见一斑。说起司马懿,大家对他的印象都是隐忍。高平陵之变之前,他一直装病,远离

  • 三国人物名字及字号的由来(三国演义中重要人物字号)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人物名字及字号

    古人有名有字,名又叫本名,旧说是古代婴儿出生后三个月由父辈所取(亦有一说是出生后即可取名);而字又叫表字,是除本名外另取一个与本名有所关联的名字。《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男子二十岁称为弱冠,行冠礼;女子十五岁称为及笄,到了出嫁的年龄,就是所谓的“待字闺中”。可见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