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告诉我太极阴阳五行的内容吧

告诉我太极阴阳五行的内容吧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824 更新时间:2024/3/8 15:41:15

中国古代哲学的物质观,从五行的多元论到阴阳二气的二元论,最终统一于气的一元论。诚如《河洛原理》所说,“太极一气产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五行既萌,遂含万物”。阴阳五行始终被置于中国古代哲学的最根本最高的气范畴之内,即使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极盛时代,也没有成为宇宙观的主体,往往是气一元论宇宙观的构成部分。所以天地万物“本是一气,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又就阴阳中细分之则为五行。五气即二气,二气即一气”(?吴澄《答人问性理》)。天地万物皆本于气,人亦因气而生。气是构成天地万物以及人类生命的共同的本始物质,人的生死、物之盛毁,都是气聚散变化的结果。故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万物一也”(《庄子?知北游》)。人与天地之气通为一气,“人之生也,因阴阳五行之气而有形,形之中便具得阴阳五行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性”(吴澄《答田副使第二书》)。总之,中国古代哲学用气一元论的单一物质概念,说明了世界的物质本原,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气)的不同形态,世界上一切现象都是根源于物质(气)的,这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

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天人关系说的三个历史环节及其具体内涵

一般说有三种:天人合一说;天人相分说;天人相胜说。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天人合一说始终占主导地位。天人相分说是荀子自然观方面的主张。荀子肯定“天”是自然的天。自然界的变化有自己的规律,不受人的意志支配。同时天也管不了人事这种论证“天”与人类社会的治乱毫无关系的“天人相分论”,第一次从理论上把人与神,自然与社会区分开来,是对天命论的有力批判。天人关系是传统儒学的重要议题。这里的天有两种意义:一是指大自然,另一是指人从大自然领悟出的一些规律与道理,即所谓“天道”。前者指大自然本身,后者指大自然的精神。当谈到天人关系时,“天”有时指前者,有时指后者,有时两者混用,不分彼此,视其内容而定。例如周易中的天乾地坤:天、地是大自然,乾、坤是其精神,乾道是刚与健,坤道是柔与顺。天人交相胜是中国唐代刘禹锡关于“天人关系”的问题观点。他在《天论》中作了阐述,起含义是:自然界(“天”)和人类社会具有各自的规律。它们的只能各不刘禹锡相同,有时人胜天,有时天胜人。这种观点指出社会和自然的区别与联系,主张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具体分析,并强调人对自然的能动精神。比起古代片面宣扬天人和一是一个进步。“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化的主体。对这个概念而言,董仲舒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是儒家最早言说五行者,战国以前的儒家只言阴阳而不论五行。而董仲舒将阴阳、五行学说合流并用,他一般还被看作是儒门解易的第一人,其代表作为《春秋繁露》。对天人合一观念需要小心翼翼地分析。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再具体地说: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文艺复兴到底复兴了什么?意大利成为目前疫情最严重的国家,跟其文化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文艺复兴是解放了人的思想,是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回归人性与自由。所有的艺术爆发都是围绕经济中心的!就是“钱”。当时的资产阶级新贵族,他们有钱了,就就不会老老实实地呆着,以前的友情阶级也不可能就这么看着他们得瑟。所以有矛盾,传统贵族就像用他们缔造的传统压制他们,但他们并不服。所以他们在14世

  • 怎么看待一些年轻群体执着的“汉服复兴”?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怎么着,你还想反对咋的,是不是日本申遗,韩国申遗之后,自己再扼腕叹息捶胸顿足仰天长叹毁不该?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是要继承,就是要发展。当国外品牌肆意横行,也是潜在的文化渗透和洗牌。能有一帮举世皆醉我独醒,众人皆赴汤我蹈火的年轻人,能有意识,这就很好。回到最现实的问题,汉服好不好看?好看!汉服是不是代表了

  • 外国古代环保思想有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古希腊哲人认为自然界是活的有机体,不能把自然界肢解为零碎的部分。西方古代自然有机论思想集中表现为三种基本观点:物活论、整体论和目的论。这其中蕴藏着哲学家们最早的自然生态思想。b孟子吧《孟子·梁惠王上》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闯兀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1.从

  • 西方哲学现在怎么样了?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西方哲学的鼻祖,可远溯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大概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同步,与中国几位儒家圣人孔子、孟子和荀子同时,而且三个人皆为师承关系。然而,西方哲学产生的社会背景与中国不同。因此,西方哲学注重从人的个体的自然属性出发,更关注平等、自由、公平。中国的儒家思想代表中国人的哲学观,夏

  • 《道德经》奠定了中国哲学的起源,其中为何十余次提到了“柔弱”?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柔弱生命力强!柔弱胜刚强!柔乃生命之初!刚乃死生之地!柔弱是老子重要的核心理论之一。柔,韧劲,能曲能直。弱,示弱、处下。老子的柔弱绝非是软弱无能的意思。《道德经》中提及“柔弱”的有以下内容:一、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之于有,有生于无。这里所述的“弱”是万物之先决,也正是因为这微渺的弱小才

  • 一些古诗中蕴含的哲理要列出诗句并说出有哪些哲理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简析: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2、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龟虽寿》)简析:发挥主观能动性,乐观向上,积极进,将终生有益、无憾.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

  • 古代帝冠为什么“挂珠帘”呢?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一看到题目,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曾看过电影或是电视剧里古代皇帝头上顶着的饰物,即所谓的“珠帘”。皇帝的冠帽前后都会“挂珠帘”,有些人可能很好奇,皇帝挂这个珠帘有什么用呢?下面,就随有书君来一探究竟。回答问题前,先纠正一个概念,古代皇帝冠帽上挂的不是“珠帘”,学名叫玉旒(liu)。那么,皇帝为何“挂玉旒

  • 古希腊哲学在哲学史上占据着怎样的地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第一,古希腊哲学奠定了一切后来西方思想体系的基础。第二古希腊哲学几乎提出和提供了两千年以来欧洲文明探索所有问题以及答案。第三,古希腊哲学提供了人类思想从原始神话形式逐渐到多样复杂体系的例证,。马克思哲学来源于德国经典哲学西方的哲学思想的暴发期是在西方工业革命之后。以前西方也有哲学思想,主要是以宗教形

  • 西方的哲学在没落吗?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西方的哲学发展得好好的,谈什么死了现代西哲,从来都没有停止发展。但是确实和之前那种纯思辨性的哲学有很大差别,而是越来越进行学科交叉。比如更多地和科学,比如神经科学、天体物理之类的相联系。比如说宗教哲学,或者更确切一些,有关于宗教学的哲学,提出者可能不再是专业的哲学家,而是有一些政治家、社会学家、宗教

  • 唇亡齿寒、吐故纳新、管中窥豹、量体裁衣分别体现了哲学生活的什么观点,怎么看出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1、唇亡齿寒、体现的是两者之间的关联、所以体现哲学的是“联系”2、吐故纳新”体现了“故”和“新”之间的联系,也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过程、所以是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3、管中窥豹:是以部分代替整体的形而上学的观点。4、量体裁衣、的原意是按照身材剪裁衣裳。比喻要根据实际情况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