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天人合一是哪一位哲学家的思想

天人合一是哪一位哲学家的思想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247 更新时间:2024/1/24 12:30:15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化的主体。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状态。

天人合一是道家的思想还是儒家的思想?庄子提出天人一也,但后来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是道家观点,是有庄子提出的最早由庄子提出“天人一也”:“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对这个概念而言,董仲舒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是儒家最早言说五行者,战国以前的儒家只言阴阳而不论五行。而董仲舒将阴阳、五行学说合流并用,他一般还被看作是儒门解易的第一人,其代表作为《春秋繁露》。对天人合一观念需要小心翼翼地分析。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再具体地说: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理解汉代董仲舒的“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学说?

董仲舒的儒学其实是为了迎合统治者而经过改革的。君权神授:就是说君主的权力是上天的神授的,皇帝又称天子,就是天的儿子,就是体现了这个词的意思。而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就是人类的行为会影响天道的变化,比如说发生了什么天灾,就代表了皇上失德,乃上天的惩罚,以此让君主反思自己的错误。这就是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的意思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现代人的哲学,或是说八十年代后的哲学,在讨论些什么,与古代的哲学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近代谈的多的无非就是马、列。但是这点我不想多谈。这里我主要想说一下现代哲学,开头就从民国以来,中国大学的哲学系谈起。X党撤退之前,中国仅仅只有清华、北大、南大(南京中央大学)有较为完整的哲学体系。其余如燕京(20世纪初由四所美国及英国基督教教会联合在北京开办的大学之一)、辅仁(辅仁社、北京公教大学、

  • 明董其昌“画家当以古人为师”的复古思想其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明末著名画家、书法家、艺术理论家董其昌在中国美术史上地位十分重要,他针对中国传统文人画创作所提出的“南北宗”论对后世影响巨大,成为之后近300余年文人画创作的主要指导思想,清代许多书画学派所赏识和效仿。虽然董其昌南北宗论对山水画进行的分类,为我们提供了剖析绘画的哲学观念,他以禅喻画提倡文人画,强调画

  • 什么是美学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扩展资料美学作为独立的学科是从德国十八世纪的鲍姆嘉登开始的,但它的产生建立

  • 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感知是判断万物的标准,与其有相似哲学观点的我国古代哲学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C试题分析:王阳明是“陆王心学”的代表人之一,王阳明的基本主张就是知行合一,认为知和行都产生于心,而他的“心外无物”即强调了人在世界的地位,强调了由于人的感知从而使得万物存在,这与普罗泰格拉的思想即为相似,都是主观唯心。荀子是儒家代表,主张“仁义”“王道”和“人性之恶”,朱熹是理学大家,主张格物致知

  • 什么是精神价值?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什么是精神价值?比如清明节的扫墓行为并没有所谓的实利贡献,但是我们能否定这种行为吗?当然不能。这种行为的背后就是精神价值。精神价值和其导引的生活方式就是我们说的文化,而文化最终沉淀为集体人格。我个人认为:精神价值,是一种内驱力,是能够驱动人去做出某些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有意义的行为的一种

  • “现代设计”为什么要学习设计哲学和人体感知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设计本身是属于在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上的灵感凸显。哲学本身就是属于让人的思维更接近于人内心本质追求的专业。所以哲学家或是哲学大师总是有着常人不一样的思维和行为。而设计除了科学合理,一定要新颖。所以学习哲学和人体感知就是为了让你思维更加新颖。创意更加丰富。远古时期是宗教自然观,自然现象被人格化、神话古希

  • 中国哲学史教程考试重点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哪一本《西方哲学史》?有很多的版本,包括中国人写的和西方人写的西方哲学史。你所说的应该是赵敦华写的《西方哲学简史》吧?如果以这本书作为参考书目,相信试题难度不会高,也就是考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哲学史有两种写法,第一种属于苏联式的传记写法,就好像是写文学史那样,先介绍哲学家的生平事迹,然后再罗列出他的主

  • 古代哲学思想具有哪些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由于中国哲学思想始终以人与社会为研究中心,展开众多哲学范畴,因而明显表现出强调人文精神和个人的修德重行,追求宇宙、社会的和谐统一等特点。在认识论方面则注重于开掘人生智慧的直觉体认,忽视了知识论范畴的逻辑论证与科学实证。(一)人文精神第一位哲人孔子“不语怪、力、乱、神”,把人作为儒家哲学体系的核心,追

  • ( )出版的《修辞哲学》在古代演讲学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理论与证据来论证演讲与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出版的《修辞哲学》在古代演讲学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理论与证据来论证演讲与论,确立了以听众为中心的演讲理念。1936年!【引证资料】1936年出版的《修辞哲学》一书第二章中把它作为一条“定理”提出,并加以系统...请采纳~他第一个试图把西方美学,文学理论融于中国传统美学和文学理论中

  • 古代荀子所说的“法”与现代的法治思想有何区别?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谢邀!抱歉,没有接触史料。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思想家。他所说的“法”与现代的法治思想有本质的区别。理由有三:⑴二者的出发点和归属点不同。古代荀子所说的“法”,一切为了封建地主阶级、国君、大夫士的利益。而现代的法治思想,是为了人民,在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了依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