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本《西方哲学史》?有很多的版本,包括中国人写的和西方人写的西方哲学史。你所说的应该是赵敦华写的《西方哲学简史》吧?如果以这本书作为参考书目,相信试题难度不会高,也就是考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哲学史有两种写法,第一种属于苏联式的传记写法,就好像是写文学史那样,先介绍哲学家的生平事迹,然后再罗列出他的主要哲学观点,这种写法我觉得不是很科学,但却有利于学生的记诵和考试。这种哲学史的缺点是比较难让学生进入“问题”,不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甚至养成不好的思维习惯。有的人读了很多版本的传记式哲学史,仍然不知道什么是“哲学”。第二种是以文德尔班的《哲学史教程》为代表的淡化哲学家的个人因素而着重考察哲学概念的历史联系和历史发展的哲学史。这类哲学史似乎对于初学者来说较难,但一旦深入阅读,加以咀嚼理解的话,对培养严谨的哲学思维非常有好处。赵先生的《西方哲学简史》是“简史”,就像阿兰的《中国哲学简史》那样
哲学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如果是你为这个是为了考试,那么二楼是一个很完美的答案。如果你是真的自己想知道,那么我认为一言以蔽之,就是探求这个世界运行的原理。当然这又分好几个层次首先,最基本的,就是要探究物质世界是怎样运行的。也就是所谓的世界观、宇宙观问题。与之相对应的哲学是自然哲学,哲学最初就是从这里开始的。现在人们知道的第一批哲学家就是希腊的自然哲学家。当然,后来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以及认识手段,都进步了,于是最终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形成了各个科学学科。物质世界是怎样的这一问题,仍然是任何一种现代哲学必须去解答的,只是哲学家现在一般不仅仅凭着自己的智慧去苦思冥想了,而是大量引用现代科学的最新发现。哲学需要解答的第二个层次的问题就是人类社会、人类历史是怎样运行的问题。中国古代的大多数哲学流派所争论的都是这方面的问题,如中国的儒家哲学和法家哲学,他们实际上可以归入政治哲学的范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不仅仅是自然科学,关于人类社会如何运行的各方面研究现在也都先后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形成了专门的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但哲学仍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去探究人类理解、认识自然界或人类社会的过程本身的原理。这一话题域就是哲学中的所谓认识论问题。不同认识论学派所争论的核心问题就是,被人类所认识的“自然规律”或“社会规律”是不是真正的“规律”。如果有这样一种“规律”,人类是否能够“客观地”认识它。我们所认为我们理解的“规律”,在多大程度上是出于我们的“想象”,或者说,是我们凭自己的臆断而建构出来的。认识论话题的兴起是19世纪以来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这就是所谓现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历史哲学、科学哲学等,就是从不同的知识体系入手,来探讨这一问题的
从“寻觅社会的真谛”角度,说明材料一体现了哪些哲学
哲学道理: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当今中国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复杂的矛盾问题,要求深化改革更多释放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体现了这一点。(2分)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要求通过改革使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说明了这一点。(2分)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体现了这一点。(2分)④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是历史创造者。要激发人民群众智慧,要激发人民群众智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多释放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释放更多“改革红利”说明了这一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