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明董其昌“画家当以古人为师”的复古思想其影响

明董其昌“画家当以古人为师”的复古思想其影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332 更新时间:2024/3/13 19:03:25

明末著名画家、书法家、艺术理论家董其昌在中国美术史上地位十分重要,他针对中国传统人画创作所提出的“南北宗”论对后世影响巨大,成为之后近300余年文人画创作的主要指导思想,清代许多书画学派所赏识和效仿。虽然董其昌南北宗论对山水画进行的分类,为我们提供了剖析绘画的哲学观念,他以禅喻画提倡文人画,强调画家的道德修养及思想境界,对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南北宗论同时也助长了绘画上的宗派之争,存在着明显的负面影响。

董其昌是中国绘画发展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绘画风格和浸润着其美学旨趣的画理画论对当时和后世的山水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积极倡导鼓吹“南宗”正统地位的一代宗师,董其昌的山水画南北分宗论总结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的绘画美学思想,为中国古代文艺思想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董其昌的山水画上追五代董源巨然,宋代郭熙、米芾,元代黄公望倪瓒等,集诸山水名家之所长,在笔、形、境三方面建立了独特的图象符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山水画风格特征。表现在笔的图象符号上体现出书法性、趣味性、节奏感的强调,而在形的图象符号上则表现出明显的平面形式语言“符号化”的特征。董其昌的山水画在境的图象符号上表现出平淡天真的意境。董其昌的山水画风格在当时就风靡一时,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画家奉为“南宗”正脉的一代宗师。后世画家如八大、四等都是继承了和发展了董其昌的山水风格而享誉盛名的。全文共分为五大部分。引言:问题的提出。第一章:董其昌的生平。第二章:董其昌的山水画论。第三章:董其昌山水画作品的风格特征。1.笔的图象符号特征(笔墨及表现形式)。2.形的图象符号特征(画面上笔墨、景物、构图的形态)。3.境的图象符号特征(景象境界和精神意蕴)。第四章:董其昌山水画风格特征对后世的影响。

道家是如体现中国哲学的特点的

道家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阴阳的依存互根,既对立又统一,类似于现代的矛盾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生万物是《道德经》的核心,揭示了事物发生发展的多元性。

请问学习哲学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帮助?

哲学的意义.第一、从一定意义上看哲学关注的是问题,而哲学史从一定意义上就是问题史.哲学关注一个问题的提出、解答和意义,而这个问题有其提出的历史背景,在哲学家的历史背景下,哲学家对于这个问题给出了一定的解答,这个解答对于其后人而言,在我们解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必须要面临这个解答,我们就必须对这个解答做出自己的评价,从而超越这种回答,给出自己的解答,自己的解答又必须面临后人的评价.第二、从一定意义上来看哲学关注的是方法,是回答问题的方法,但从一定意义上哲学史就是一部方法史,例如对于形而上学这个问题,亚里士多德有自己的方法、笛卡儿有自己的方法等.学习哲学就必须要关注这些不同哲学家对于问题回答的方法,他们的方法是学习哲学的人必须要掌握的,掌握这些方法对于我们了解哲学家们的思想具有重大意义,例如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笛卡儿的演绎、培根的归纳等等.第三、从一定意义上来看哲学的进步依赖于一定概念、范畴、理论的提出,而哲学史就是概念、范畴、理论的提出、发展、变化的历史,了解哲学史对于我们理解这些概念、范畴、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可以使我们明确一些概念、范畴、理论的提出背景、针对的对象,提出的意义,对于问题的解答达到的高度等.第四、从一定意义上看哲学的进步就是人类对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认识,而哲学史就是这种认识的进步历史.学习哲学史可以了解到在不同的时代人类的认识所发展的进程,从而明确人的认识是在不断进步,从而有进一步认识的动力,为实践的有效开展准备条件,从而可以避免历史上人类曾经发生过的错误.第五、从一定一样上看哲学是哲学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不同的人物表演着不同的戏剧,或喜或悲,有些时候我们为某些哲学家欣喜,有些时候我们为某些哲学家悲伤,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可以看到苏格拉底为自己的哲学而献身,在这个舞台上我们看到布鲁诺的勇气,也可以看到伽利略的信心等等,这个舞台是丰富我们心灵的妙方.最后,学习哲学史可以让我们体验超越,让我们体验“与上帝同在”的快感,体验“人类救赎”的痛苦,这也是哲学的真本质,也是哲学对于我们人的真意义,也是我们深爱哲学的唯一真正原因.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什么是美学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扩展资料美学作为独立的学科是从德国十八世纪的鲍姆嘉登开始的,但它的产生建立

  • 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感知是判断万物的标准,与其有相似哲学观点的我国古代哲学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C试题分析:王阳明是“陆王心学”的代表人之一,王阳明的基本主张就是知行合一,认为知和行都产生于心,而他的“心外无物”即强调了人在世界的地位,强调了由于人的感知从而使得万物存在,这与普罗泰格拉的思想即为相似,都是主观唯心。荀子是儒家代表,主张“仁义”“王道”和“人性之恶”,朱熹是理学大家,主张格物致知

  • 什么是精神价值?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什么是精神价值?比如清明节的扫墓行为并没有所谓的实利贡献,但是我们能否定这种行为吗?当然不能。这种行为的背后就是精神价值。精神价值和其导引的生活方式就是我们说的文化,而文化最终沉淀为集体人格。我个人认为:精神价值,是一种内驱力,是能够驱动人去做出某些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有意义的行为的一种

  • “现代设计”为什么要学习设计哲学和人体感知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设计本身是属于在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上的灵感凸显。哲学本身就是属于让人的思维更接近于人内心本质追求的专业。所以哲学家或是哲学大师总是有着常人不一样的思维和行为。而设计除了科学合理,一定要新颖。所以学习哲学和人体感知就是为了让你思维更加新颖。创意更加丰富。远古时期是宗教自然观,自然现象被人格化、神话古希

  • 中国哲学史教程考试重点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哪一本《西方哲学史》?有很多的版本,包括中国人写的和西方人写的西方哲学史。你所说的应该是赵敦华写的《西方哲学简史》吧?如果以这本书作为参考书目,相信试题难度不会高,也就是考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哲学史有两种写法,第一种属于苏联式的传记写法,就好像是写文学史那样,先介绍哲学家的生平事迹,然后再罗列出他的主

  • 古代哲学思想具有哪些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由于中国哲学思想始终以人与社会为研究中心,展开众多哲学范畴,因而明显表现出强调人文精神和个人的修德重行,追求宇宙、社会的和谐统一等特点。在认识论方面则注重于开掘人生智慧的直觉体认,忽视了知识论范畴的逻辑论证与科学实证。(一)人文精神第一位哲人孔子“不语怪、力、乱、神”,把人作为儒家哲学体系的核心,追

  • ( )出版的《修辞哲学》在古代演讲学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理论与证据来论证演讲与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出版的《修辞哲学》在古代演讲学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理论与证据来论证演讲与论,确立了以听众为中心的演讲理念。1936年!【引证资料】1936年出版的《修辞哲学》一书第二章中把它作为一条“定理”提出,并加以系统...请采纳~他第一个试图把西方美学,文学理论融于中国传统美学和文学理论中

  • 古代荀子所说的“法”与现代的法治思想有何区别?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谢邀!抱歉,没有接触史料。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思想家。他所说的“法”与现代的法治思想有本质的区别。理由有三:⑴二者的出发点和归属点不同。古代荀子所说的“法”,一切为了封建地主阶级、国君、大夫士的利益。而现代的法治思想,是为了人民,在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了依法治国,

  • 哲学的研究和科学相违背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问题我又想起在回答类似问题时曾经引用过的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和莱布尼茨的《莱布尼茨自然哲学著作选》还有莱布尼茨的《论中国人的自然神学》,仅从书名看,就可以看到哲学和科学的关系来了。再看看吴国盛著的《什么是科学》第三章《现代科学溯源之一:没有基督教就没有现代科学》,从标题上作者已经指明了现

  • 如何用通俗的方式解释哲学?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最近看了《毛选》,又看了《明朝那些事儿》,我找到了答案。《明朝那些事儿》里面有一篇讲王阳明的章节,对哲学做了通俗的解释,我比较认同,再结合《毛选》理论,我就更加认同了这个解释。原文是这样说的:传说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种神奇的东西,它无影无形,却又无处不在,轻若无物,却又重如泰山,如果能够获知这一样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