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西晋时期中原人口南迁的原因及规模,西晋人口迁徙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西晋时期中原人口南迁的原因及规模,西晋人口迁徙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931 更新时间:2024/1/17 3:27:44

据史料记载,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有245万户1616.386万人,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有377万户约2476.89万人,均远高于三国末年的767万人。显然,这不仅是因为战争的结束,也是因为剥削的减少和户籍的恢复。但近代学者考虑到卜曲、佃户、奴婢、军户、工匠、乐户、异族移民等绝大部分人都没有纳入户籍统计,认为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实际人口达到3500万。

西晋建国后,人口还没有恢复到东汉时期的水平,八王之乱和五乱使人口进一步减少。中国发生过几次大屠杀,如华北的刘聪、刘、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石虎等。战争引发的瘟疫和饥荒也造成了大量的死亡,甚至发生了“人吃人,饿死人”的悲惨事件。除了战争的因素,金代的人口也由于各种因素而被隐瞒。

政府征收的重税使人民依附大家族或寺庙来避税;当时的士兵、僧侣、道士、奴婢属于其他民族,不进家门;此外,因为战乱,大量人口迁出或迁入后隐藏户籍。

由于北方战乱,大量人口逃往南方,形成人口大流动。滞留北方的汉人靠码头自卫。当时主要有六次流亡浪潮。公元296年,晋惠帝在位期间,关中发生齐万年之乱。成千上万的人从关中经过汉中到达蜀国,然后帮助李特和李雄建立他们的国家。另一条经过汉水,流向淮河,然后被石勒苏益格吸收。

巴蜀动乱后,人们逃到荆襄一带,因受土豪压迫而造反,最后被王敦、陶侃平定。并州饥民向河北、河南讨饭,后以田震为首,被称为“乞丐”。凉州受战乱影响较小,很多人去避难。由于保留了大量的汉文化遗迹体系,形成了“河西文化”。华北动乱时,很多人逃到辽东,被慕容慕的侨郡收留。后来,这些侨民帮助慕容建立了颜倩。

最后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是永嘉之乱后从中原流向江南,史称“永嘉之乱,带冠南渡”。东晋时有五次,即司马睿迁镇江东时;祖逖祖约北伐失败,南撤;赵灭亡后,桓温北伐;淝水之战后,前秦覆灭,刘裕北伐失败。南迁的华侨宗族成为东晋南朝的栋梁。

渡江后,侨民主要分布在泾阳、梁毅及四州,部分深入闽桂地区。侨民主要定居在侨乡县,成为白人公民可以免除税收和关税。由于华侨县县迁徙的不确定性,外籍人士和本地人的混杂,户籍难以管理,影响了政府的税收。于是,定居后实行“断地”,将侨民纳入户内(黄种人),以充实其财富,使官员失去免税特权。东晋时实施了四次。那时,人是一种重要的资产。战争时期,无论是侵略者还是被侵略者,为了防止敌人得到资助,人们经常被迫迁移,尤其是在华北或江淮地区。

更多文章

  • 西晋分封诸王对中央的危害,西晋分封诸王威胁王权的材料题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西晋分封多少王,西晋分封二十七王

    曹爽执政的时候就有人指出,宗室君王如果不分封,可能会把政权转给别人。后来司马氏家族轻而易举地夺取了曹魏政权,在统治阶级中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魏元年(公元264年),司马昭掌朝政时,尚书仆射裴秀奏五等爵位制,分为男、男、男、男、郡、郡、国、国、国、国、国、国、国、国、国、国、男五等。都被授勋,司马的党羽

  • 西晋贵族的腐朽生活造成了什么影响,西晋贵族斗富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西晋时期谁和谁斗富,西晋王恺石崇斗富

    西晋时期,洛阳贵族奢靡,许多富人和官僚经常聚在一起攀比,争权夺利。尽管金朝皇帝司马燕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仍不足以遏制朝鲜的奢靡之风。此外,司马燕是一个贪婪的人。为了扩大国库,司马燕甚至公开出卖官员和头衔。一时间,“骄奢之心,始于其时。”当时洛阳有三大富豪,分别是杨殷、王锴和石崇。其中,王锴和尤杨是司马

  • 西晋的奢侈之风,西晋贵族的奢侈表现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西晋奢靡之风,西晋奢靡饮食

    中国古代一直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西晋也不例外。同时,西晋时期还没有形成相对系统有效的人才选拔体系。此时的九品中正制限制有才能的子弟进入管理层,重要官职由士绅担任,最终形成了“上品无贫,下品无权”的局面。《搜神记》有一个问题,不是说没有系统的人才选拔制度,社会的运行就不会像唐宋那样繁荣,而是西

  • 西晋士族奢侈生活,西晋的奢侈之风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西晋奢靡之风为何如此兴盛,三国两晋历史

    西晋在历史上是一个比较短暂的朝代,但在空之前奢靡之风盛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门阀制度,成为西晋特有的历史现象。九品郑智制度给了他们最优越的政治地位,阻碍了穷弟子的升迁,加剧了贫富分化。在选官制度中,重要官职由贵族家庭把持,造成“上品无贫”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美国研究者范布伦《论有闲阶级》中对有闲阶级的提

  • 西晋为什么乱,为什么西晋这么快灭亡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为什么西晋打不过胡人,西晋时胡人太多

    五乱花的历史大家都知道。西晋的文学成就虽然优秀,但短短几十年就能亡国,并导致了中国几百年来再次分裂的局面,历史口碑很差。除了众所周知的八王之乱导致胡人趁机入侵之外,边肖今天分析了西晋为什么不能阻止胡人的进攻。在古代,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很大程度上是由其人口决定的。就像当年小编看春秋战国的时候,说秦国很

  • 三国除了魏蜀吴还有哪些厉害的武将,三国除了五虎称号还有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时辽东燕国是怎么回事,三国燕国介绍

    无论是陈寿的《三国志》,还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都称之为魏、蜀、吴。事实上,在辽东,有一个与魏、蜀、吴性质相同的国家──燕国,它于1990年初开始发展壮大,238年被司马懿所灭。它建立了48年,比刘备建立的蜀汉还长6年。公孙度,燕国鲜为人知的开国功臣,也是堪比曹操、刘备、孙权的乱世枭雄。燕国是指三

  • 三国时期的人口数量有多少,三国时期的人口总数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中各政权分别有多少人,三国人口分析

    乱世,最难的是百姓,流离失所,吃不上饭。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多事之秋,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难。据了解,三国时期的人口连东汉的一半都不到。黄巾起义后,中原地区自然灾害、饥荒不断,如“建宁三年正月,河内女子吃夫,河南男子吃妻”。董卓掌权后,纵容士兵嫖淫妇女,掠夺财物。面对关东军的联合讨伐,他们甚至

  • 赵子龙最后被谁杀死了,三国结束的先后顺序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家归晋是什么意思,三分归晋

    三国之后的朝代是西晋,由司马嘉建立。司马氏夺取曹魏政权,先后灭蜀、灭吴,结束了持续百年的动乱,完成了统一。前十年(249),曹魏经历高平陵之变,司马氏掌握大权。王陵、吴、诸葛诞等人先后三次讨伐司马氏家族,均以失败告终。燕兴元年(263),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三人南下蜀汉,与大将姜维展开了一场拉

  • 董卓被灭门,董卓被杀后发生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东汉末年都有哪些军阀争霸,东汉末年群雄割据

    割据是指一部分拥有一定权力的英雄通过武力占领部分地区,在一个国家内部形成分裂和对抗的局面。这个词用来形容东汉末年三国分裂之前的时期。东汉末年到西晋之间,有百年动乱,也就是三国时期。这期间各路诸侯军阀纷纷崛起,争夺天下,就连后期的三国也被割据。198年,曹操派裴茂率领段威等关中将领讨伐李珏,李珏被杀,

  • 董卓乱政主要人物,董卓乱政是哪一年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黄巾之乱解决后又发生了什么,董卓乱政介绍

    东汉末年,政治混乱,黄巾起义被平定后,人心起起伏伏。权臣董卓掌控朝政,废黜了汉武帝刘协,完全掌握了朝政。地方军阀势力是在各地揭竿而起反抗董的时候形成的。公元188年,汉灵帝驾崩,齐官之争再起。宦官坚硕等人企图杀害外戚大将何进,并使刘燮,即边的弟弟。刘辩继位后,何进、袁绍等文人试图除去以张让为首的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