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司马炎为什么选国号为晋国,司马炎为什么取国号为晋

司马炎为什么选国号为晋国,司马炎为什么取国号为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643 更新时间:2024/1/24 13:37:23

咸熙二年十二月(266年2月8日),曹魏皇帝曹桓禅位于,改元初,为晋武帝。曹魏灭亡,西晋开始。在此之前,司马昭已经出兵灭了蜀汉,所以在蜀汉和曹魏相继灭亡之后,魏蜀吴和中国的三足鼎立实际上就不复存在了。对司马燕来说,他建立的西晋之所以以“晋”为国号,主要是因为被曹魏封为晋公、晋王,建立了“晋国”。

甘露三年(258年)五月,曹太祖下诏,立司马昭为晋国公,加九锡,建立晋国。司马昭拒绝了九次。这件事就此打住,改为司马昭增加一万户,三县征税。所有没有封号的儿子都被封为列侯。那么,问题是,为什么要建立一个以“晋”为国号的封建国家呢?

首先,司马昭建立的晋国始于公元258年。当时距离高平陵之变已近10年。通过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的努力,不仅曹爽夏侯玄等曹魏宗室势力几乎被消灭,而且平定了“淮南三变”,解决了忠于曹魏的武将势力。基于此,公元258年,司马昭理论上有实力直接篡位。然而,司马昭并没有直接篡位,而是先在曹魏内部建立了晋国,就像曹操在东汉内部建立了魏国一样。

《三国志·卷四·舒威四三绍帝姬四》中有记载:五月夏,大将军司马王文任丞相,晋公任,增设食邑八郡。此外,九,前后文王,九令使。对于晋国来说,这个名字是曹魏皇帝曹太祖起的。实际上,当时的曹茂已经是傀儡皇帝了。因此,很明显,如果没有的默许,金就不会被用作他的国号。至于为什么选择“晋”作为书名,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方面,这里是司马昭、司马师、司马懿的出生地,真正属于春秋时期晋国的版图。对司马懿一家来说,他们是河内郡(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温县小金里人。在春秋时期,这个地区属于晋国的领土。周襄王十七年(635年),带兵帮助周襄王复辟王位,周襄王把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的土地,包括元、文,都给了晋国,称为南阳(和现在的河南南阳不是一个概念)。

晋国得到文帝后,在这里建城,取名,任命为文帝第一大夫,就是后来的文县,司马懿的出生地。因此,很明显,因为司马懿的家乡曾经是晋国的领土,所以司马昭建立一个以“晋”为标题的封建国家是有道理的。另一方面,除了自己的家乡,司马昭还从曹魏那里获得了封地,这实际上是春秋时期晋国的范围。

靖远四年(263),起兵攻蜀,终于消灭了蜀汉。当时在位的皇帝曹桓写了一封信,封司马昭为晋国公,建立了晋国,这封信最终被辞职的司马昭接受。根据曹欢的圣旨,晋国的疆域包括太原县、上党县、西和县、乐平县、新兴县、雁门县、河东县、平阳县、弘农县、丰义县,与春秋时期晋国的疆域重合。

比如太原郡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地盘,上党郡是韩国的地盘,河东郡是魏国的地盘。众所周知,魏国、韩国、赵国都出自春秋时期的晋国。所以,既然春秋时期晋国的疆域相当一致,自然采用“晋”作为国名。此外,作者认为,选择“金”作为国号有望结束与中国的三足鼎立。

最后,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分为三个诸侯国,分别是魏、韩、赵。现在以“晋”为国号,可以说是反其道而行之,就是希望借助金把三个诸侯国收编为一个国家,也就是晋国,也就是晋国不仅要取代曹魏,还要消灭和,这样三族就要分进晋国了。值得注意的是,从最终结果来看,西晋在公元280年消灭了东吴,成功地结束了魏蜀吴和中国的三足鼎立。

更多文章

  • 西晋时期佛教的发展历程,两晋时期佛教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佛教在西晋的发展,西晋佛教的特点

    西晋佛教的传播主要是以经书的翻译为基础的。从事译经的有十二位国内外知名的萨满和优婆塞。其中最突出的是朱法虎。他原是月氏,世代居住在敦煌郡(今甘肃省敦煌县)。此外,还有洛阳的安法钦、法立、法举,陈留(今河南省陈留县)的罗刹、朱淑兰,广州的罗知,关中(今陕西省)的罗源、聂承元、聂道真、法度、若言等。他们

  • 西晋时期中原人口南迁的原因及规模,西晋人口迁徙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西晋人口南迁,西晋人口数量

    据史料记载,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有245万户1616.386万人,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有377万户约2476.89万人,均远高于三国末年的767万人。显然,这不仅是因为战争的结束,也是因为剥削的减少和户籍的恢复。但近代学者考虑到卜曲、佃户、奴婢、军户、工匠、乐户、异族移民等绝大部分人都没

  • 西晋分封诸王对中央的危害,西晋分封诸王威胁王权的材料题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西晋分封多少王,西晋分封二十七王

    曹爽执政的时候就有人指出,宗室君王如果不分封,可能会把政权转给别人。后来司马氏家族轻而易举地夺取了曹魏政权,在统治阶级中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魏元年(公元264年),司马昭掌朝政时,尚书仆射裴秀奏五等爵位制,分为男、男、男、男、郡、郡、国、国、国、国、国、国、国、国、国、国、男五等。都被授勋,司马的党羽

  • 西晋贵族的腐朽生活造成了什么影响,西晋贵族斗富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西晋时期谁和谁斗富,西晋王恺石崇斗富

    西晋时期,洛阳贵族奢靡,许多富人和官僚经常聚在一起攀比,争权夺利。尽管金朝皇帝司马燕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仍不足以遏制朝鲜的奢靡之风。此外,司马燕是一个贪婪的人。为了扩大国库,司马燕甚至公开出卖官员和头衔。一时间,“骄奢之心,始于其时。”当时洛阳有三大富豪,分别是杨殷、王锴和石崇。其中,王锴和尤杨是司马

  • 西晋的奢侈之风,西晋贵族的奢侈表现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西晋奢靡之风,西晋奢靡饮食

    中国古代一直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西晋也不例外。同时,西晋时期还没有形成相对系统有效的人才选拔体系。此时的九品中正制限制有才能的子弟进入管理层,重要官职由士绅担任,最终形成了“上品无贫,下品无权”的局面。《搜神记》有一个问题,不是说没有系统的人才选拔制度,社会的运行就不会像唐宋那样繁荣,而是西

  • 西晋士族奢侈生活,西晋的奢侈之风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西晋奢靡之风为何如此兴盛,三国两晋历史

    西晋在历史上是一个比较短暂的朝代,但在空之前奢靡之风盛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门阀制度,成为西晋特有的历史现象。九品郑智制度给了他们最优越的政治地位,阻碍了穷弟子的升迁,加剧了贫富分化。在选官制度中,重要官职由贵族家庭把持,造成“上品无贫”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美国研究者范布伦《论有闲阶级》中对有闲阶级的提

  • 西晋为什么乱,为什么西晋这么快灭亡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为什么西晋打不过胡人,西晋时胡人太多

    五乱花的历史大家都知道。西晋的文学成就虽然优秀,但短短几十年就能亡国,并导致了中国几百年来再次分裂的局面,历史口碑很差。除了众所周知的八王之乱导致胡人趁机入侵之外,边肖今天分析了西晋为什么不能阻止胡人的进攻。在古代,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很大程度上是由其人口决定的。就像当年小编看春秋战国的时候,说秦国很

  • 三国除了魏蜀吴还有哪些厉害的武将,三国除了五虎称号还有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时辽东燕国是怎么回事,三国燕国介绍

    无论是陈寿的《三国志》,还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都称之为魏、蜀、吴。事实上,在辽东,有一个与魏、蜀、吴性质相同的国家──燕国,它于1990年初开始发展壮大,238年被司马懿所灭。它建立了48年,比刘备建立的蜀汉还长6年。公孙度,燕国鲜为人知的开国功臣,也是堪比曹操、刘备、孙权的乱世枭雄。燕国是指三

  • 三国时期的人口数量有多少,三国时期的人口总数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中各政权分别有多少人,三国人口分析

    乱世,最难的是百姓,流离失所,吃不上饭。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多事之秋,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难。据了解,三国时期的人口连东汉的一半都不到。黄巾起义后,中原地区自然灾害、饥荒不断,如“建宁三年正月,河内女子吃夫,河南男子吃妻”。董卓掌权后,纵容士兵嫖淫妇女,掠夺财物。面对关东军的联合讨伐,他们甚至

  • 赵子龙最后被谁杀死了,三国结束的先后顺序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家归晋是什么意思,三分归晋

    三国之后的朝代是西晋,由司马嘉建立。司马氏夺取曹魏政权,先后灭蜀、灭吴,结束了持续百年的动乱,完成了统一。前十年(249),曹魏经历高平陵之变,司马氏掌握大权。王陵、吴、诸葛诞等人先后三次讨伐司马氏家族,均以失败告终。燕兴元年(263),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三人南下蜀汉,与大将姜维展开了一场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