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东晋的经济和人口分布,东晋初期人口

东晋的经济和人口分布,东晋初期人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927 更新时间:2023/12/6 11:20:10

东晋时期,庄园经济在社会经济中所占比重大于北方。早在孙吴时期,江南的经济就日益发展。当时,吴家族拥有许多庄园。金朝南迁后,中原大量人口南迁,改善了南方地域辽阔,人口稀少的问题。华侨宗族在方圆开发了大量无主地,建立了几十到几百个庄园,有效地组织了劳动力。因为宗族垄断土地,占有农村和山区,贫富差距很大。因此,晋城咸和帝五年(330年),王导实行地租征收,以改变西晋的地租征收和户转;咸康二年(336年)颁布《仁臣圣旨》,禁止占山护泽。这些都是为了减轻性生活的负担。

当时庄园里除了歌妓和佃户,还有门生和奴隶。中原人从北方带来了精耕细作的技术,促进了牛耕加快农耕。东晋南朝很重视水利,改修水利。最后,南方水田普遍开发,农作物品种和产量增加(如岭南地区一年可翻两番)。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经济中心南移。

农业

南北劳动人民相互学习,辛勤劳动,是江南经济发展繁荣的重要原因。首先,经济发展表现在农业上。耕地面积日益增加,耕作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它已在牛耕广泛实施,粪肥也正在推广。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江南种植了小麦、糯米等北方作物。三吴地区农业特别发达,水利工程建设受到高度重视。人们在河里修建堰来控制水位,当河水干涸时,就会打开堰来引水灌溉。如果是内涝,就封闭,避免洪水。筑起堰围湖,开垦出一片土壤肥沃、产量高的“湖田”。因此,三吴成为江南主要的粮食产区。

制造

其次,手工业方面,梅根叶(今安徽贵池县)、唐冶(今湖北武昌)等冶铁作坊除武器外,多为生产工具和家用电器。技术也有显著进步,创造了杂冶生竹法,即将生、熟铁混合反复锤打,成为纯钢,缫丝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张羽县(今江西南昌)一年收茧四五次,永嘉县(今浙江温州)一年收茧八次。国家设立了专门的织锦部门,逐步发展了丝绸业。由于江南河流纵横交错,为了满足经济和军事的需要,造船业特别繁荣,不仅能制造载重两万吨的大船,还能制造高速的船只。其他,如制瓷、造纸、漆器等。,也有很高的水平。经济发展促进了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人类人口

由于北方战乱,大量人口逃往南方,形成人口大流动。滞留北方的汉人靠码头自卫。当时主要有六次流亡浪潮。296年,晋惠帝在位期间,关中发生齐万年之乱。成千上万的人从关中来到蜀国,然后帮助李特和李雄建立他们的国家。另一条经过汉水,流向淮河,然后被石勒苏益格吸收。巴蜀动乱后,人们逃到荆襄一带,因受土豪压迫而造反,最后被王敦陶侃平定。并州饥民向河北、河南讨饭,后以田震为首,被称为“乞丐”。凉州受战乱影响较小,很多人去避难。由于保留了大量的汉文化遗迹体系,形成了“河西文化”。

永嘉年间(307 -312),南迁人口约50万,至东晋初,南方人口达1050万。由于大量北方移民的到来,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农作物品种,南方得到了大规模开发。经过近百年的稳定增长,到东晋末期人口达到1746万。

建康(今江苏南京),都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南朝时梁潇有140多万人口,成为各地农业和手工业产品的集散地。城内外有10多个贸易市场,数以千计的船只来来往往。除了健康,还有成都、江陵、京口、襄阳、寿阳、番禺,也是著名的商业城市。

更多文章

  • 东晋的门阀制度豆瓣,东晋的门阀制度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东晋的门阀政治,东晋的门阀士族

    金元皇帝晋明帝在位九年(317-325)。在上述情况下,东晋建立。从金成帝到金隆安,三年民变持续了74年(326-399),情况与前九年没有太大区别。东晋和前九年一样,继续从危险中恢复过来。王导的保平安之道,就是“镇得住,与众自在”。就是让权势家族在相互牵制下,以牺牲人民为代价满足他们的要求,朝廷不

  • 东晋在哪场战争中战胜了前秦,东晋战争史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东晋北伐中原,东晋收复中原

    东晋在江南建立之时,中国北方陷入混战,黄河流域成为匈奴、颉颃、鲜卑、氐羌五大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必争之地,分别建立自己的国家,争霸天下,国家不断建立和灭亡。从永兴元年(304)匈奴贵族刘渊建立汉国,到建兴四年(316)灭西晋,到北魏太炎五年(439)统一北方。在这130年间,北方各民族相互争斗。先后建立

  • 东晋多次北伐为何却未能恢复中原,东晋北伐为什么不能成功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东晋北伐为什么失败,东晋北伐失败的原因

    金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封建王朝,存在时间很短,只有一百多年。在这一百年里,晋朝分为两个朝代,西晋和东晋。西晋还好一点,毕竟继承了东汉的疆域,但是到了东晋,金朝的疆域一再萎缩,国力变得极其衰弱。但即使是这样一个弱小的王朝,也有过北伐的梦想。东晋建立后,祖逖、桓温、刘裕等人发动了北伐,但这些北伐无一例外

  • 西晋没落的原因,两晋为什么没有存在感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西晋存在感为什么这么低,西晋存在感极低的原因

    作为两个多灾多难的朝代,金朝在历史上存在感很低,我认为这种情况主要是三个原因造成的:一是存在时间太短,虽然金国建国时间不短,但作为一个统一的王朝来说太短了;第二,皇帝的存在感太低。皇帝虽多,但多是乱世傀儡,实在没有存在感;第三,成绩太少。与其他历史朝代相比,晋朝能取得的成就微乎其微。存在时间太短,两

  • 西晋为什么会出现八王之乱,西晋为什么会爆发八王之乱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西晋为什么会发生八王之乱,西晋八王之乱爆发的原因

    公元291年至306年,汝安王司马亮、赵王司马懿、齐王司马伦、成都王、瓦剌、河间王司马昱、东海王司马岳被骨肉撕裂,最终酝酿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王室内乱之一。“八王之乱”持续了16年,没有人是胜利者。王宗和普林斯这两个团体在战争中灭亡了。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等三代先人鞠躬尽瘁

  • 西晋短暂灭亡的历史教训是什么,西晋短促而亡的政治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西晋短期灭亡的历史教训是什么,西晋灭亡的历史教训

    西晋是中国历史上自秦汉以来的统一王朝。但背后有西晋和东晋,两晋在中国历史上的存在感很低。尤其是说到大一统王朝,西晋被很多人忽略了。东晋就更不用说了。毕竟是一个和平一隅的朝代,但西晋也统一了中国。为什么存在感这么低?因为它距离西晋建立只有51年,距离中国统一只有36年,属于标准二死的朝代。而且西晋不同

  • 西晋灭亡后的历史,西晋灭亡的事件叫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西晋灭亡有多惨,三国两晋历史

    我们都知道权力的诱惑很大,皇权的诱惑更大。所以每个皇帝都希望自己的国家永远一代一代传下去,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铁打的流水的中国皇帝,每个朝代都没有活到500岁的,更别说几代了。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制度,权力交接几乎没有和平过渡,全部都是血腥的、悲惨的。改朝换代就是彻底打碎旧世界,迎来新世界

  • 西晋制定的政策,西晋实行的制度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西晋地方实行什么制度,西晋地方制度

    西晋地方总督制度的定型沿袭汉魏,地方行政制度实行州、县、郡三级。全国统一后,分为19个州,173个县。州有刺史,官有别驾,治中国,搞中国。该县由县长领导。诸侯若封国,郡称国,知府改称内史。官员们有一个主账簿、一个档案室、一个办事员等。大郡设令,小郡设酋长,还有主簿、记录等下属成员。西晋为了加强对中央

  • 西晋门阀政治的初步形成,西晋门阀政治初步形成的表现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西晋门阀政治有何特点,西晋门阀制度的形成

    士绅是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级。它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魏文帝曹丕为了遏制华而不实的朋党之弊,采纳了陈群的意见,置郡县于中,根据当地士子的人品、才情、家世评定为九等。由中央官员兼任的中学堂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逐渐影响了吏部的人权。司马懿主政郑伟后,还设立了州大学中正,中正进一步操纵了士人的为官之道。到

  • 西晋土地兼并,西晋的地方制度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西晋的土地制度是什么,西晋时期的土地制度

    金初,社会经济发展,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西晋政府为了加强对自耕农的控制和限制土地兼并,保证国家赋税和徭役的征收,在太康元年(280)灭吴,统一全国后,颁布了占教田的命令。到了魏末,曹魏推行的大规模垦荒制度逐渐被破坏。到了264年,魏元帝下令官员定田,将农官分别改为太守和司令。次年,晋武帝重申此前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