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国时期的人口数量有多少,三国时期的人口总数

三国时期的人口数量有多少,三国时期的人口总数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977 更新时间:2024/2/2 16:23:48

乱世,最难的是百姓,流离失所,吃不上饭。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多事之秋,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难。据了解,三国时期的人口连东汉的一半都不到。

黄巾起义后,中原地区自然灾害、饥荒不断,如“建宁三年正月,河内女子吃夫,河南男子吃妻”。董卓掌权后,纵容士兵嫖淫妇女,掠夺财物。面对关东军的联合讨伐,他们甚至“从洛阳迁移百万人到长安,得知宫庙府宅被烧,二百里内无一遗迹”,以致民怨四起,人口大减。

曹操征徐州时,“死伤男女数十万,鸡犬不留。泗水不为其流,故五郡保之,无迹可寻。”李珏等人都在关中。“当时还有几十万户三辅人。李珏等人放军攻城,百姓又饿又困,两年才吃一点。”益州的柳岩、荆州的刘璋刘表平定了叛乱,而扬州的人口则因为孙策等人的战争而减少。

当时人口向三个方向迁移:从关中到凉州或从南方到益州,从汉水到荆州,各有十万户左右。从中原到东北,又迁到冀州或幽州,再迁到辽东。鲜卑和乌桓也因为这一波流民而壮大。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它从中原迁到了徐州彭城,再南移到江南。当时“远避江南之地者士多”,孙吴立国的基础就建立在此之上。如鲁肃诸葛瑾吕蒙、张昭、徐盛等都是中原士绅。

自三国鼎立逐渐形成以来,人们因为统治者或战争而被迫迁徙。曹操攻张鲁,攻后将川东汉中部分居民迁入关内。曹丕建都洛阳后,迁冀州五万户,居河南。魏灭蜀后,将三万蜀民迁到洛阳和关中。刘备拥有益州,多次迁居成都平原。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后,也将陇西居民迁至汉中。早期,孙权打败江夏太守黄祖,掳掠男女数万。建国后,为了增加人口,他平定山月,并以此为“权贵充户”,骚扰淮南以获得人口。

据史料记载,公元263年蜀国有108.2万人。魏有4432881人;公元280年,吴国有256.2万人,总人口7672881人。现代学者认为,考虑到汉代居住的佃农、部落、佃农、吏、逃户、失踪户、隐户、少数民族不在户籍统计之列,三国末年约有3000万人。

东汉末年,曹操统一北方后,魏、蜀、吴的战争都局限在一些地区,如魏、蜀交界的岐山、秦岭,魏、吴交界的江淮。没有蔓延全国、持续多年的战争。魏蜀吴相继在其境内实施开垦土地、兴修水利、吸引难民等措施,恢复社会经济,人口逐渐开始恢复。到三国初年,约有2224万至2361万人,仅东汉时期。

更多文章

  • 赵子龙最后被谁杀死了,三国结束的先后顺序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家归晋是什么意思,三分归晋

    三国之后的朝代是西晋,由司马嘉建立。司马氏夺取曹魏政权,先后灭蜀、灭吴,结束了持续百年的动乱,完成了统一。前十年(249),曹魏经历高平陵之变,司马氏掌握大权。王陵、吴、诸葛诞等人先后三次讨伐司马氏家族,均以失败告终。燕兴元年(263),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三人南下蜀汉,与大将姜维展开了一场拉

  • 董卓被灭门,董卓被杀后发生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东汉末年都有哪些军阀争霸,东汉末年群雄割据

    割据是指一部分拥有一定权力的英雄通过武力占领部分地区,在一个国家内部形成分裂和对抗的局面。这个词用来形容东汉末年三国分裂之前的时期。东汉末年到西晋之间,有百年动乱,也就是三国时期。这期间各路诸侯军阀纷纷崛起,争夺天下,就连后期的三国也被割据。198年,曹操派裴茂率领段威等关中将领讨伐李珏,李珏被杀,

  • 董卓乱政主要人物,董卓乱政是哪一年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黄巾之乱解决后又发生了什么,董卓乱政介绍

    东汉末年,政治混乱,黄巾起义被平定后,人心起起伏伏。权臣董卓掌控朝政,废黜了汉武帝刘协,完全掌握了朝政。地方军阀势力是在各地揭竿而起反抗董的时候形成的。公元188年,汉灵帝驾崩,齐官之争再起。宦官坚硕等人企图杀害外戚大将何进,并使刘燮,即边的弟弟。刘辩继位后,何进、袁绍等文人试图除去以张让为首的十名

  • 三国乱世的开端是什么剧情,三国乱世的开端是什么游戏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黄巾之乱是怎么回事,东汉末年起义

    东汉末年,外戚专权,宦官掌权,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汉灵帝钟平元年(184),黄巾起义爆发,从此开始了近百年的战争。184年(甲子年),张角在3月5日以“天亡,黄天应立,甲子老,天下昌”的口号接见了他的追随者。“天”指东汉,“黄天”指太平道。而且根据五德初起的推测,汉朝是火德,火生土,土黄。因此,所有

  • 东晋的文化思想形态,东晋思想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东晋的文化成就,东晋文化思想特点

    另一方面,东晋在文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各种诗词歌赋在东晋盛极一时。著名作家,如谢灵运、陶渊明和王羲之,也推广了骈文。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梁祝的故事背景也发生在东晋时期。文化成就东晋在中国历史上虽然不是一个政权强盛的时期,但却是一个文学艺术极其繁荣的时代,首都建康已经成为文化中心,吸引了许多东南亚

  • 东晋的经济和人口分布,东晋初期人口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东晋的经济发展,东晋的经济状况

    东晋时期,庄园经济在社会经济中所占比重大于北方。早在孙吴时期,江南的经济就日益发展。当时,吴家族拥有许多庄园。金朝南迁后,中原大量人口南迁,改善了南方地域辽阔,人口稀少的问题。华侨宗族在方圆开发了大量无主地,建立了几十到几百个庄园,有效地组织了劳动力。因为宗族垄断土地,占有农村和山区,贫富差距很大。

  • 东晋的门阀制度豆瓣,东晋的门阀制度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东晋的门阀政治,东晋的门阀士族

    金元皇帝晋明帝在位九年(317-325)。在上述情况下,东晋建立。从金成帝到金隆安,三年民变持续了74年(326-399),情况与前九年没有太大区别。东晋和前九年一样,继续从危险中恢复过来。王导的保平安之道,就是“镇得住,与众自在”。就是让权势家族在相互牵制下,以牺牲人民为代价满足他们的要求,朝廷不

  • 东晋在哪场战争中战胜了前秦,东晋战争史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东晋北伐中原,东晋收复中原

    东晋在江南建立之时,中国北方陷入混战,黄河流域成为匈奴、颉颃、鲜卑、氐羌五大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必争之地,分别建立自己的国家,争霸天下,国家不断建立和灭亡。从永兴元年(304)匈奴贵族刘渊建立汉国,到建兴四年(316)灭西晋,到北魏太炎五年(439)统一北方。在这130年间,北方各民族相互争斗。先后建立

  • 东晋多次北伐为何却未能恢复中原,东晋北伐为什么不能成功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东晋北伐为什么失败,东晋北伐失败的原因

    金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封建王朝,存在时间很短,只有一百多年。在这一百年里,晋朝分为两个朝代,西晋和东晋。西晋还好一点,毕竟继承了东汉的疆域,但是到了东晋,金朝的疆域一再萎缩,国力变得极其衰弱。但即使是这样一个弱小的王朝,也有过北伐的梦想。东晋建立后,祖逖、桓温、刘裕等人发动了北伐,但这些北伐无一例外

  • 西晋没落的原因,两晋为什么没有存在感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西晋存在感为什么这么低,西晋存在感极低的原因

    作为两个多灾多难的朝代,金朝在历史上存在感很低,我认为这种情况主要是三个原因造成的:一是存在时间太短,虽然金国建国时间不短,但作为一个统一的王朝来说太短了;第二,皇帝的存在感太低。皇帝虽多,但多是乱世傀儡,实在没有存在感;第三,成绩太少。与其他历史朝代相比,晋朝能取得的成就微乎其微。存在时间太短,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