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2019小年是哪一天,为什么各地小年日期不一样

2019小年是哪一天,为什么各地小年日期不一样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821 更新时间:2024/2/4 13:51:44

马上就要过年了,而在“过大年”之前,还有一个“小年”,通来讲,很多地区的小年都是在腊月二十三,但是也并非是所有的地区都一样。不过过了小年这一天,距离除夕就更近了,年味也是越来越足,大家都在忙着置办年货,准备各种传统的春节美食,更多的可能还是父母们在家中准备好迎接子女的归来。那小年这一天各地都有怎样的习俗,为什么这个节日不是一个统一的日期呢?

1.小年的日期

所谓的“小年”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日子,各个地区根据本地习俗,小年的日期也是不固定的,例如在北方,小年是腊月二十三,2019年的小年也就是1月28日,而在南方地区则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二十四与除夕前一夜都叫做小年。还有地方是在年后,例如南京地区元宵节是小年,云南一些地方正月十六才是小年。所以,各个地区的小年时间都是不一定的,并没有固定时间。

那小年又是怎么来的?民间一直都有腊月二十三、二十四这两天,灶爷会上天汇报情况的传说。灶王爷虽然是神话中等级最低的神仙,但是在人间却是家家供奉,既然灶王爷要去汇报工作,那肯定要格外敬重,给他送上一些好吃的,让他能在玉帝面前多多美言。人们认为,这样的行为,可以祈求自家来年平平安安,财源广进,这种习俗也就流传了下来。

2.小年要准备什么

既然小年最初是恭送灶王爷上天美言,那肯定“祭灶”是不能少的。要在灶神画像前摆上各种又甜又黏的东西,为的是让灶王多吃点甜的,也就不好胡乱说话打小报告了。这一天,有各种供奉给灶王爷的糖,有些地区还专门设立了“糖瓜会”,为的就是方便人们购买,除了给灶王的,自家当然也要吃。不过祭灶这件事,一般都限于男子去做,毕竟有“女不祭灶”的习俗。

其实小年做的一切准备,都是在为几天之后的大年做铺垫,比如大扫除,要将房间里彻底打扫一遍,把旧年积下的灰尘清理干净,意味除旧迎新。除了房子的打扫,人们也需要对自己“打扫”一下,除了洗浴之外还要理发,有些地区在腊月二十七还有用女子们开水洗脚的习俗,而且认为,但凡有一个女子不好好洗脚的话,将来是会有灾祸的。

3.各地习俗

除此之外,剪窗花、贴年画、贴春联,都是最常见的了。而在这段时间,结婚的情况非常多,那是因为灶王上了天,就没有太多规矩讲究了,很多日历上面会写着某一天的宜忌,但是这段时间可以说是百无禁忌,体现的最明显的就是婚嫁了,没了“不宜嫁娶”的禁忌,结婚的是一个接一个,不管什么时候都有摆喜宴的,热闹非凡,想来可能很多人这段时间都会在各个婚宴上跑不停吧。

北方在小年还有一个习俗,这个习俗几乎是每个节日的必备,那就是吃饺子。似乎任节日都能够看到饺子的身影,看来北方人对饺子的确是真爱,饺子也的确能够承载非常多的内涵了。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怒族的风情与民俗有哪些?都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从贵至今,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民族,之间的民族特色都有着很大的差别,不仅是在传承的物质文化上,就是在非物质文化上也是有着很大差别的。而且每一个民族的传统民俗更是让人体验不一样的感受。那么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怒族的风情与民俗吧。服饰怒族男女服饰多为麻布质地,妇女一般穿敞襟宽胸、衣

  • 达斡尔族“哈库麦”的起源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达斡尔族,可能很多小伙伴们都没有听说过,这也是中国古老少数民族的其中之一了。达斡尔族的人们在古时候最重要的生活方式就来源于狩猎,那时候人们为了庆祝狩猎的成功,人们便会在享用食物的篝火边以舞蹈的形式进行庆祝。随着文化的发展,慢慢的达斡尔人已经不需要依靠打猎来维持生计了,但是这种传统已经流传下来了,

  • 羌族民间戏剧释比戏是怎样的?有着什么特色?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我国是一个拥有着几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国家,在我国古代人的娱乐项目当中,戏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戏曲是供人们逢年过节或家有喜事的时候欣赏的一种娱乐节目,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与各地的文化差异下,所以形成很多不一样的戏曲文化。但是羌族民间的释比戏却是一种与祭祀活动有关的戏曲。那么现在小编就带着小伙伴们一起来了

  • 魂飞魄散什么意思?魂飞魄散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赤壁之战,庞统向曹操献上计谋,让他把战船用铁链绑在一起,这样能让船面更加稳固。曹操以为庞统是为他好,而且自己的士兵的确不擅长水战,于是就招办了。谁知这是庞统的连环计之一,让曹操把船都绑在一起,为日后的火攻最好准备。不过这个故事只是在演义中杜撰出来的,正史上并没有发生过。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ldq

  • 锡伯族服饰文化是怎样的?有着什么特色?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民族服饰是每一个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更是越来越追求服饰的外观美以及舒适度了。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的锡伯族,他们从古代开始就是主要以兽皮为制作服饰的主要材料,他们使用兽皮制成一件件的衣服,从而形成自己独有的文化。那么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服饰作为人类生活的重

  • 二月春社是什么?仫佬族的传统节日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在中国的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是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节日的,我国少数民族仫佬族也不会例外,也是有着许多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都是从很久以前传承下来的一种风俗。其中二月春社就是一种祭拜灶王的集体仪式。在仫佬族的眼中,只有祭拜了灶王来年才能五谷丰登。那么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二月社也叫&ldquo

  • 蒙古族骨头文化是怎样的?有着怎样的风采?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蒙古族,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非常著名的游牧民族。在蒙古人的文化里,对吃肉是非常有讲究的,不是每一部位都能随便给人吃的,有的部位是要到一定的年龄才能够吃的。而伴随着骨头文化流传的还有着一些有趣的故事,如果在啃骨头的时候,穿插一点这样的故事,是不是能增加些趣味呢?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

  • 苗族巫文化是怎样的?有着什么特色?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一种非常惧怕未知的一种生物,当人们无法对未知的恐惧作出合理的解释时,慢慢的就会演变成为了神鬼的说法,同时也是人们对于生死的畏惧和崇拜。那么就有些人自称能控制,知晓神鬼之力,宣传自己拥有巫力迎合了人们的需要,这就是巫文化初倪。而苗族文化里“巫”与之息息相关。现

  • 成语礼崩乐坏是指什么?有着怎样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从古至今,世界上的每个国家或是每一个地区的文化与发展都是需要保存和延续的,如果出现过一定的断接时间,那么可能会对后世的影响以及研究探索带来许多的问题以及造成不可预知的后果!中国的礼乐文化起源于上古时代。礼,源自祭奠天神特定的行为准则;乐,源自上古人们内心情感的表达。为何会出现礼崩乐坏这种我们现在常常

  • 成语"遗簪坠屦"的意思是什么?典故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遗簪坠屦这个成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一个成语,指掉落的簪和鞋子,比喻旧物。后指不忘旧友叫“不弃遗簪坠屦”。出自《北史·韦夐传》:“昔人不弃遗簪坠屦者,恶与之同出,不与同归。吾之操行虽有不逮前烈,然舍旧录新,亦非吾志也。”那么关于这个成语的典故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