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是中国历史上继三国时期之后的统一王朝。另外和东晋一起称为晋朝,传至四皇。从金武帝开国开始,国家持续了51年;摧毁吴栋并统一全国花了37年。
东晋是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建立的一个局部政权。西晋的首都在洛阳。西晋灭亡后,西晋皇族后裔司马睿在南方建立政权,建都于建康。因为洛阳相对于南京位于西边,所以被称为“西晋”,而后来定都南京的金朝,被历史学家称为“东晋”。
西晋和东晋都是后人用来区分这两个朝代的称谓,它们本身在历史上被称为“晋朝”。但西晋灭亡后,其后裔在南方建立了新的“金”政权。为了方便学习和称呼,不会造成歧义和混乱,所以用“西”和“东”来区分。
1、军队体制不一样。
西晋军事制度沿袭曹魏,采用天下兵制。东晋虽然沿袭了西晋的军事制度,但已经发生了变化。因为皇权的衰落,中央军往往名存实亡,扬州大都督所属的部队也驻扎在京城。外军多由守备部队组成,统军将领占优势一方,其中荆州军甚至超过中央军。
2.地域不同。
西晋继承了曹魏的疆域,统一后又拥有了孙吴的疆域。其疆域北至山西、河北、辽东,与南匈奴、鲜卑、高句丽为邻。东至海岸;南至交州(今越南北部);西至甘肃、云南,与河西鲜卑、羌、边为邻。它是一个统一的领土,面积很大。
再看东晋的疆域,随着疆域的变化而增减。由于外国的入侵和金军的北伐,北疆经常发生变化;四川先后出现成汉、等国;东南版图大致固定。
后来,桓温三次北伐,一度收复鲁豫,但最终被颜倩打败。前秦多次入侵东晋领土。此时的东晋只有阳、荆、江、广、交、豫、徐、燕、夷、宁七个州,以及燕、青、冀、斯、尤、贺、夷等十五个侨州。
3.东晋生存时间比西晋长。
西晋时,低能儿司马忠因为晋武帝选择接班人不当而当上了皇帝,实行分封制,导致了后来的“八王之乱”和“五朵野花”,大大缩短了西晋的寿命,所以只存活了短短的51年。
东晋的政治制度虽与西晋相似,但吸取了前朝的教训。此外,还出现了王导、古戎、谢安等控制朝政的贵族豪强。他们注重平衡贵族士绅与贫民的关系,始终以长江为天险,多次北伐以巩固南方,使东晋的存续时间比西晋(104年)长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