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说法是三国归晋,意思是三国之后,晋朝统一了全国,三国,魏蜀吴统一了。反而是金朝统一了三国。但这里的晋朝指的是西晋,因为东晋不是一个统一的王朝。魏晋南北朝时期,西晋是这一时期唯一的统一王朝。西晋灭亡后,琅琊王司马睿在江东建立了东晋。
这就是为什么金朝分为西晋和东晋。那么两晋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为什么一个叫西晋,一个叫东晋?
先说西晋。西晋名义上的开国皇帝是晋代皇帝司马燕,但实际上的开国皇帝是晋代国王司马昭。在曹魏出兵攻打并消灭蜀汉之后,曹魏帝国的掌权者司马昭被封为晋王,并被提升为宰相。在这个时候,他非常,非常接近王位,他对政权更迭感兴趣,司马昭在条件和实力方面完全具备。然而,正当司马昭如火如荼地计划当皇帝时,他却匆匆去世了。
司马昭死后,他的长子司马燕继承了晋王的称号和宰相的职位。四个月后,司马燕迫使曹魏末代皇帝曹桓禅退位,于是司马燕在洛阳登基称帝,并把自己的国家命名为晋,也就是历史上的西晋。
如果不是因为司马昭的英年早逝,司马燕也不会成为西晋的开国皇帝。但是,作为一个皇帝,司马燕的综合表现属于勉强及格的类型。他本人很宽容,是个不折不扣的仁者君子。许多人当面冒犯了他,司马燕也一笑置之。在位期间,他还创造了太康的统治。太康的这个统治在魏晋南北朝也是一个亮点时刻,各方面都是最好的。
此外,在司马燕统治期间,他派兵进攻并摧毁了东吴。曹魏、俱亡,只有董还在。西晋建国十五年后,朝廷正式出兵灭东吴,正式宣告三国历史的终结。
然而,司马燕也有昏昏沉沉的一面,最明显的就是选择了错误的继任者。他的太子司马忠愚笨,难以继承大统,但司马燕还是坚持让司马忠做他的接班人,放弃了他的弟弟和被广泛期待的齐王司马攸。司马忠即位后,八王之乱迅速爆发,迅速摧毁了西晋的根基。然后是五朵野花,直接灭了西晋。
早在八王之乱后期,西晋的一些皇族,主要是西晋时与皇族疏离的远亲皇族,就渡过长江,来到了江东(江南)一带,史称关彝杜南。在这些皇族中,琅琊王司马睿是东晋的开国皇帝。
司马睿是西晋的一个远房宗室。他是金萱国王司马懿的曾孙,金文国王司马昭的侄子,晋武帝司马燕的堂兄。从他的身份来看,他与西晋皇室太过疏离,没有资格继承西晋的法制。西晋正统皇权的谱系是“金文王司马昭——晋武帝司马燕——晋惠帝司马忠”。司马忠只有一个儿子,但是被贾皇后杀死了,所以西晋法制的继承人是第一选择,第二选择是的继承人。无论是司马昭还是司马燕,他们的子女都有资格继承西晋的法律制度。但是,司马懿的后代,晋朝的王玄,基本上不具备这个资格。
但遗憾的是,司马昭的子女(不是司马燕一脉)都死于八王之乱前期,司马燕的子女都死于八王之乱后期。这样,我们只能从金萱国王司马懿的后代中寻找继承人。已经让司马睿捡了一个大便宜。
随着西晋都城洛阳落入敌手,最后两个傀儡皇帝被俘,存在了50年的西晋灭亡。于是,在南北士绅的共同支持下,在建康登基称帝,仍以金为国号,延续了金左右。这是历史上的东晋,因为建立了江东,所以叫东晋。
东晋是典型的门阀政治,皇权掌握在士族手中,皇帝没有太多实权。淝水之战前,东晋由王琅琊、于颖川、龙康桓和谢忱统治。淝水之战后,贵族门衰落,皇权复兴。而司马皇族腐朽,无力承担振兴皇权、定鼎干坤、稳定政局的重任,他们也确实没有那个能力。
东晋后期,随着孙恩和鲁迅叛乱的冲击,东晋的统治基础彻底被摧毁,摇摇欲坠。随着桓玄篡金的冲击,东晋已经名存实亡。东晋最后一位权臣刘裕看到东晋已经无望。他凭借在战场上的丰功伟绩,借机取代东晋,建立了南朝第一王朝,历史进入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