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海上丝绸之路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现象,海上丝绸之路是什么时候进入鼎盛时期

海上丝绸之路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现象,海上丝绸之路是什么时候进入鼎盛时期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187 更新时间:2023/12/24 6:49:25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汉武帝时期。从中国出发西航行,南海航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线。同时,从中国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还有一条东海航线,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占据次要地位。

关于汉代丝绸之路的南海路线,《汉书·地理》记载了汉武帝派往海上进行贸易的使臣和商人的航程,说他们从日南(今越南中部)或闻(今广东)、合浦(今广西)起航,沿中南半岛东海岸南下,历时五个月到达杜源(今越南南部帝石)。

经过四个月的航行,它到达了湄南河河口的陆毅(现在的泰国佛教宗派)。此后,他沿马来半岛东海岸南下,20多天后到达湛(今泰国巴蜀)。他弃船在此登陆,穿越地峡,徒步10多天,抵达首府卢(今缅甸丹纳沙林)。

然后他登上船,在印度洋上向西航行。过了两个多月,到了黄志国(今印度东南沿海的康切普兰)。回国后,我从黄之南下到布城郡(今斯里兰卡),然后直接向东航行。八个月后,到达马六甲海峡,停泊在皮宗(今新加坡西部的皮三岛),终于航行了两个多月,从皮宗到日南郡的祥林郡(此处查桥位于越南威川郡南部)。

代以后,随着中国南方的进一步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从广州、泉州、杭州等地出发的海上航线日益发达,而且越走越远,从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至非洲东海岸。人们称这些海上贸易路线为“海上丝绸之路”。

西汉时期,南粤与印度半岛之间的海上航线开通。汉武帝灭南越后,海上贸易规模由海上拓宽,海上丝绸之路随之兴起。

汉末三国正处于丝绸之路由陆路转向海上,海上丝绸之路最终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与曹魏、刘舒在长江上作战和海上交通的需要,孙吴积极发展水军,船、舰的设计制造有了很大进步,技术先进,规模庞大。三国之后的其他南方政权(东晋、宋、齐、梁、陈)也一直在与北方对抗,这也促进了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航海经验的积累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魏晋以后,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从广州出发,经海南岛东部海域,经西沙群岛,到达南海各国,再经马六甲海峡,直达印度洋、红海、波斯湾。对外贸易涉及15个国家和地区,丝绸是主要出口商品。

海上丝绸之路开通后,在隋唐以前,也就是6世纪到7世纪,只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补充形式。但隋唐时期,由于西域战乱不断,陆上丝绸之路被战乱阻断,取而代之的是海上丝绸之路。

到了唐代,随着中国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中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和非洲大陆的空中航线相继开通和延伸,海上丝绸之路最终取代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到了宋代,造船和航海技术明显提高,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中国商船的航行能力大大增强。宋朝大部分时间与东南沿海国家保持友好关系,广州成为最大的海外贸易港口。

元朝在经济上采取重商主义政策,鼓励海外贸易,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国家和地区扩展到亚、非、欧、美,并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对外贸易管理法。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也进入了全盛时期。

到了明代,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已经延伸到全球,并进入鼎盛时期。郑和七下西洋是明政府组织的一次大规模航海活动,到达了亚非39个国家和地区,对后来达·伽马开辟欧洲到印度的地方航线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起到了主导作用。东行的“广州-拉丁美洲航线”(1575年)从广州起航,经澳门出海,到达菲律宾马尼拉港,穿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向东到达墨西哥西海岸。

明清时期,由于政府的海禁政策,广州成为中国唯一的大商埠。广州的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在和宋时期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在空之前形成了全球性的循环贸易,并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前夕。

鸦片战争后,中国丧失了海权,沿海港口被迫开放,成为西方倾销商品的市场。此后,海上丝绸之路一蹶不振,进入衰退期。这种情况贯穿了整个民国时期,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

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臣和商人纷纷西进,西域的使臣和商人也相继东来。他们将中国的丝绸和纺织品从长安经河西走廊和今天的新疆地区运往西亚,然后运往欧洲,并将西方国家的稀世珍宝输入中国大陆。

这条连接中西交通的陆路大动脉,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后,西汉商人经出海贸易,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

更多文章

  • 丝绸之路开辟于什么朝代张骞,丝绸之路开辟于什么朝代丝绸之路开辟先锋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丝绸之路开辟于什么朝代,秦汉历史

    在先秦时期,中国连接东西方的通道就已经存在。丝绸正式向西方传播始于西汉,丝绸之路的真正形成始于西汉的张骞凿空。这一时期丝绸的传播来源、目的地、路线都非常明确,有据可查,历史上也有记载,传播量也非常大。东西方有计划甚至有组织地进行丝绸贸易,所以丝绸之路真正开通是在西汉武帝时期。西汉时,阳关、玉门关以西

  • 东汉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丝绸之路三道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东汉丝绸之路的“三绝三通”,秦汉历史

    丝绸之路开通后,也历经磨难,几经变迁。后汉书《西域传》说:“至于光的延伸,西域有三个独特的环节。”这说明在东汉初期的100年间,丝绸之路三次被切断,三次被打通。「三绝对三通」的流程是怎样的?《后汉班超传》有详细记载。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门户。西域多国与新莽政权断绝关系,西域被匈奴控制,丝绸之路被

  • 丝绸之路的历史故事,丝绸之路历史简介概括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丝绸之路的历史简介,秦汉历史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时期(202-8年前),以首都长安(今Xi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达中亚、西亚,连接地中海各国。它最初的功能是运输中国古代生产的丝绸。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将“丝绸

  • 汉朝外戚,汉朝的外戚专政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的外戚干政为什么如此严重,秦汉历史

    汉代外戚干预政治的现象非常严重,西汉和东汉都是因为王莽和季梁的干预而最终灭亡的。在古代,外戚干预政治并不少见,但像汉朝这样,因为外戚干预政治而导致整个国家灭亡的情况如此严重,在各个朝代都不多见。外戚之所以在古代屡见不鲜,是因为古代帝王的寿命大多很短,帝王还没等诸侯长大就去世了。或者虽然皇帝也有年长的

  • 丞相为什么被废除,丞相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丞相为什么会变成宰相,秦汉历史

    中国古代的皇帝都不好做,尤其是明清以前的皇帝,不能为所欲为?为什么?君主集权制度还没有发展得足够彻底,皇帝还没有达到真正的中央集权地位。当皇帝和大臣们八卦有什么乐趣?于是历代皇帝一直在努力“独断专行”。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不断改变官制,不断分解和分裂大臣的权力,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三省六部制,尤其是三省吾

  • 东汉五大家族,东汉几大家族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东汉六大家族分别是哪六大家族,秦汉历史

    东汉六大家族是指东汉初年帮助复兴东汉的邓禹家族、耿弇家族、梁同家族、家族、殷氏家族。在东汉近二百年的时间里,这六大家族的很多重要官员辅佐了十多个皇帝,在历史上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流传了很多感人的故事。邓禹家族——东汉初期六大家族之首,邓禹家族几乎是一个“皇家专业户”。邓禹年轻时在长安读书。在这里,邓禹

  • 县令和知县是一个官职吗为什么,县令知县知府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县令和知县哪个官职更大,县令和知县的区别

    县令是战国时期设立的官职,意为一县之长。知县是秦朝设立的一个官职。早期的知县和县令官职相同,都是县内的首席官员。据说“知县”一词的由来,是因为宋代派到县里的官员都叫“知县”,简称知县。直到明清时期,知县才被正式定位为七品官,民间称七品官为“七品芝麻官”。县令和知县是中国古代的两种官职。几乎没有人不知

  • 秦始皇制作兵马俑,秦代的兵马俑体现了古代工匠哪项高超技艺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兵马俑的制作者是哪些人,秦朝宫廷和地方陶工的区别

    制作兵马俑的工匠是秦帝国下层的一群陶工。这些陶工有的来自宫廷陶器作坊,有的来自地方陶器作坊。陶俑中发现的陶工名字有80个,都是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陶工。大多数兵马俑是用制陶和烧制的方法制成的。先用陶胎做胎模,再盖上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画、上色。有的先炒,有的先炒。温度均匀,颜色简单,硬度高。每道工

  • 历史楼兰古城怎么消失的,楼兰古城历史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上的楼兰古城是什么样的,秦汉历史

    楼兰是西域古城的遗迹。最早见于史料记载,曾经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现在仅存。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北部,距罗布泊西北角7公里,孔雀河南岸。楼兰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史记》中。公元前176年,匈奴主动上书中国皇帝刘恒,楼兰属于匈奴。公元前60年,它是汉朝西域的都城。楼兰是西域最东端丝绸之路上的一

  • 楼兰古城的神秘事件探险,楼兰古国探险之旅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探险队多次寻找的楼兰古城是什么样的,秦汉历史

    一大批考古学家、地理学家和地质学家紧随其后。它们是:1905年美国亨廷顿探险队;斯坦1906年在英国探险;1908-1909年,日本大谷三井远征;1910-1911年广瑞大谷和久瑞超第二次远征日本。这些探险队在楼兰古城和罗布泊地区发掘的文物,以其巨大的价值震惊了世界,其数量更是不计其数。此外还有石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