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如果美国不扔原子弹,日本还会投降吗?

如果美国不扔原子弹,日本还会投降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807 更新时间:2023/12/29 23:44:15

如果没有那两颗原子弹,不知道还有多少亚洲遭受侵略国家的无辜平民遭受杀戮。遥想当年,美国人在太平洋那一端,没有坐山观虎斗,而是站在正义的一边,从援助被侵略国家到直接参战,最后投放了两个原子弹,使这场人类最大浩劫的战争早日结束,并且以被侵略国家的胜利结束。那时的美国,在世界上树立了让人尊重的、正义的大国形象!这或许是多年来人们对美国有种种尊重好感的历史原因。在日本扔下核弹的美国退役空军少将查尔斯·斯尼1995年5月11日在美国国会发表的演讲全文。今天读来,仍发人深省。

我是美国退役空军少将查尔斯·斯文尼。我是唯一一位参加了两次对日本原子轰炸的飞行员。在对广岛的轰炸中,担任驾驶员蒂贝茨上校的右座领航员,在对长崎的轰炸中,任编队指挥员。

作为唯一一个参与两次对日本原子轰炸的飞行员,我将陈述本人亲身经历的往事。我要强调指出,我所陈述的都是无可争辩的事实,而有些人就是无视这些明显的事实,因为这些事实与他们头脑中的偏见不符。

此刻,作为经历了那段历史的人们,我要陈述我的思考、观察和结论。我相信杜鲁门总统作出的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决定不仅符合当时的情况,而且具有压倒其他可能选择的道义上的必要性。象我们这一代绝大多数人一样,我最不希望发生的一件事就是战争。我们作为一个民族不是骑士,我们不渴望那种辉煌。当我国在大萧条中挣扎时,日本开始了对邻国的征服--搞什么“大东亚共荣圈”。法西斯总是打着漂亮的旗帜去掩饰最卑鄙的阴谋。

这种“共荣”是通过对中国进行残酷的总体战进行的。日本作为一个国家,认为自己命中注定要统治亚洲,并由此据有亚洲的自然资源和广袤土地。未有丝毫的怜悯和犹豫,日本屠杀无辜的男人、女人和孩子。在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中,30万手无寸铁的平民被屠杀。这是犯罪。

这是事实。

日本认为美国是阻止其实现在亚洲的“神授”命运的唯一障碍。于是日本对驻扎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进行了精心策划的偷袭。偷袭时间定于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因为此时行动可以最大限度地摧毁舰队实力、消灭人员,给美国海军以致命的打击。

数千名美国水兵的生命湮灭于仍然沉睡在珍珠港湾底的美海军亚利桑那号军舰里。其中的许多士兵甚至不清楚为什么受到突然袭击。战争就这样强加在美国的头上。

科雷希多的陷落及随后对盟军战俘的屠杀,驱散了对日军兽性的最后一丝怀疑。即使是在战时,日军的残暴也是令人发指的。巴甘省的死亡进军充满恐怖。

日本人认为投降是对自身、对家庭、对祖国、对天皇的污辱。他们对自身和对敌人都不手软。7000名美军和菲律宾战俘惨遭殴打、枪杀、被刺刀捅死,或惨死于疾病和讥饿。

这都是事实。随着美国在广阔的太平洋日本缓慢、艰苦、一步一流血地进军,日本显示出自己是酷无情、骜不逊的杀人机器。无论战事是多么令人绝望,论机会是多么渺茫,无论结果是多么确定,日本人都战至最后一人。为了取得可能大的光荣,日军全力以赴去杀死尽可能多的美国人。

美军开进的距日本本土越近,日本人的行为就变得越疯狂。

塞班岛:美军阵亡3000人,其中在最后几小时就死了1500人。

硫黄岛:美军阵亡6000人,伤21000人。

冲绳岛:美军阵亡12000人,伤38000人。

这是沉重的事实,凯米卡兹--即“神风敢死队”,驾驶装载炸弹的飞机撞击美国军舰。

队员认为这是天上人间至高的光荣,是向神之境界的升华。在冲绳海域,神风敢死队的自杀性攻击要了5000名美国海军军人的命。

日本用言语和行动表明,只要第一个美国人蹋上日本本土,他们就处决所有的盟军战俘。日本为大屠杀作准备,强迫盟军战俘为自己挖掘坟墓。即使在投降后,他们仍然处决了一些战俘。

这是事实。

《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人认为这是荒唐可笑而不屑考虑的。我们从截获的密码得知,日本打算拖延时间,争取以可接受的条件经谈判投降。

在8月6日之前的几个月里,美国飞机开始轰炸日本本土。一个个日本城市化为火海,成千上万的日本人死去。但日军发誓决不投降。他们准备牺牲自己的人民,以换取他们所理解的光荣和荣誉--不管死多少人。

他们拒绝救助平民,尽管我们的飞行员事先已就可能来临的空袭投撒了传单。

在一次为期10天的轰炸行动中,东京、名古屋、神户、大阪的许多地方化为灰烬。

这是事实。

即使在用原子弹轰炸了广岛之后,日本军部仍然认为美国只有一枚炸弹,日本可以继续坚持。在8月6日之后,他们有3天的时间用于投降,但他们不。只有在长崎受到原子轰炸后,日本天皇才最后宣布投降。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军方仍声称他们可以而且应该继续战斗。一个陆军军官团体发起叛乱,试图截获并销毁天皇向日本人宣布投降的诏书。

这是事实。

这些事实有助于说明我们所面临的敌人的本质,有助于认清杜鲁门总统在进行各种选择时所要考虑的背景,有助于理解为什么对日本进行原子轰炸是必要的。

像每一个男女军人一样,杜鲁门总统理解这些事实。伤亡不是某种抽象的统计数字,而是惨痛的事实。

原子弹是否结束了战争?

是的。

它们是必须的吗?

对此存在争议。

50年过去了,在某些人看来日本成为受害者,美军成为凶残成性的征服者和报复者;原子弹的使用是核时代的不正义、不道德的起点。自然,为了支撑这种歪曲,他们必然要故意无视事实或者编造新的材料以证明这种论调。其中最令人吃惊的行经之一,就是否认日军曾进行过大屠杀。

事物怎么会弄成这个样子呢?

答案也许会从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中找到。

当前关于杜鲁门总统为什么要下达对日本进行原子轰炸的命令的争论,在某些情况下已演变成数字游戏。史密斯策划的“原子轰炸后果”展览,显示了卑劣的论调,这种论调造史学界引起轩然大波。

“原子轰炸后果”展览传递出这样的信息--日本是受害者,美国是罪恶的侵略者。想象一下如果你的孩子去看展览,他们会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他们还会知道事实的真相吗?

在一个全国性的电视辩论中,我听到这样一位所谓的杰出历史学家声称,原子弹是没有必要的,杜鲁门总统是想用原子弹吓唬俄国人,日本本来已经打算投降了。

有些人提出,艾森豪威尔将军曾说过,日本已准备投降,没有必要使用原子弹,然而,基于同样的判断,艾森豪威尔曾严重低估了德国继续战斗的意志,在 1944年就下结论说德国已无力进行攻势作战。这是一个灾难性的错误判断,其结果即是登战役的激战。是役,数万盟军毫无必要地牺牲了,并冒着允许德国拖延战争和有条件投降的风险。

一个相当公正的结论是,根据太平洋战争的情况,可以合理地预期日本将是比德国更疯狂的敌人。

最后,有一种理论认为,如果盟军进攻日本本土,我们的伤亡不是100万,而是只要死上46000人就够了。只不过是46000!你能够想象这种论调的冷酷吗?

仅46000人,好象这些是无关紧要的美国人的生命。

在此时此刻,我要承认,我不清楚在对日本本土的部队进攻中美军将会伤亡多少人——也没有任人知道。

根据对日本战时行为的判断,我的确认为,一个公正合理的假设是对日本本土的进攻将是漫长而代价高昂的。根据我们所知道的情况,不是根据某些人的臆想,日本不打算无条件投降。

在对硫黄岛--太平洋中一个8平方英里的岛礁--的进攻中,6000名海军陆战队官兵牺牲,伤亡总数达27000人。

但对那些认为我们的损失仅是46000人的人,我要问:是哪46000人?谁的父亲?谁的兄弟?谁的丈夫?

是的,我只注意到了美国人的生命。但是,日本的命运掌握在日本人的手中,而不是美国。数以万计的美军部队焦急地在大洋中等待着进攻--他们的命运取决于日本下一步怎么走。日本可以选择在任何时刻投降,但他们选择了等待。

而就是日本“无所作为”的时候,随着战事的进行,美军每天伤亡900多人。

我曾听到另一种说法,称我们应该与日本谈判,达到一个日本可以接受的有条件投降

我从来没听任何人提出过与法西斯德国谈判投降。这是一个疯狂的念头,任何有理性的人都不会说出这样的话。与这样一个邪恶的法西斯魔鬼谈判,就是承认其合法性,即使是已经在事实上打败了它。这并不是那个时代空洞的哲学上的原则,而是人类的正义要求,必须彻底、干净地铲除法西斯恶魔的势力,必须粉碎这些邪恶的力量。法西斯的领导者已经无情地打碎了外交的信誉。

<>

标签: 美国原子弹

更多文章

  • 抗日军民一日两餐吃些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抗日,军民

    众所周知,抗战之胜利,乃全国军民艰苦奋斗所致。此种艰苦,虽尚无全面的数据统计,不过,以饮食为切入口,也不难窥见其具体程度如何。1940年,高级公务员王子壮哀叹吃不上肉,青菜也将要吃不起1943年2月20日,军令部部长徐永昌在重庆曾家岩蒋介石官邸用餐,九人四菜,严重不够吃。徐触景生情,当天在日记中不无

  • 侵华日军为什么一定要带上被击毙战友的骨灰盒作战?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侵华,日军

    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死伤无数,而日军在行军作战,还总是千方百计地带上被击毙的战友骨灰。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与日本人十分看重骨灰有关。古代日本人死后一般是装进瓮中埋葬,很像巨大骨灰罐。那些客死他乡的人,只好先将其火化,然后用骨灰罐装了骨灰再放入白桐木箱里,外面包上白布,由亲人挂在脖子上,捧在胸前回老

  • 历史上最不靠谱的五场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上

    1.最短的战争:英国-桑给巴尔1896年战争1896年8月27日,英国与东非岛国桑给巴尔(现为坦桑尼亚的一个自治区)展开了一场空前短暂的战争,大战历时长达40分钟,从早上九点打到将近十点,桑给巴尔方面宣告投降,最后以英国的胜利结束。2.由一头猪引发的战争:美英1859年战争美国与英国 (那时候还没加

  • 诸葛亮岳父黄承彦为何私自放走蜀汉大敌陆逊?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岳父,黄承彦

    黄承彦是诸葛亮的岳父,当蜀汉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大败而归的时候,陆逊进入了诸葛亮早先做好的埋伏圈,八阵图中,原本陆逊必定死于八阵图,可是黄承彦却出面救了陆逊。 作为岳父的黄承彦,为何要救自己女婿的死对头呢?《三国演义》中有一处文字颇耐人寻味。小说八十四回名为《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在刘备

  • 六艺之御:战车是先秦时期的“坦克”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六艺之御,战车

    在交通上,学会骑马和驾车要比走路节省好多时间,是提高效率的主要手段,在战争方面,除了运输上提高效率外,战车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坦克”,在那个阵而后战的时代是冲击对方战斗阵型的强大力量。能开车,有自己的驾照,基本已经成为现代都市人的必备技能。古代六艺中“御”的范围就是驾驶,但是无论在现代和古代,都包含交

  • 15万国军守南京 为何被5万日军破城?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15万,国军,南京

    大型油画《南京大屠杀》15万保卫国都的国民党军队对阵5万攻城日军,人数三倍于敌,仅抵抗12天便土崩瓦解!战前誓与“首都共存亡”的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派出督战队封锁江面烧毁渡船,放言后退一步者死,却为何最终食言,乘坐沾满牛粪的板车狼狈北逃?在严令坚守与相机撤退中摇摆不定的蒋介石,到底打的是什么牌?

  • 抗日战场上第一个舍身堵枪眼的战斗英雄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抗日,战场上,第一个

    中国抗击日寇战场上的马特洛索夫式的战斗英雄徐佳标同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子,生前是新四军第三师特务团三营七连五班长,共产党员。1945年9月6日下午2时,在淮阴城南门的攻坚战中,五班为尖刀班,佳标首先登城,毙敌三人,伤敌多人。身负重伤后,为了掩护战友,用自己的身体扑向敌人暗堡的机枪火力点,壮烈牺牲,

  • 二战美轰炸机屠杀东京为何不受谴责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二战,轰炸机,屠杀

    二战期间,美军不仅以极其猛烈的炮火轰炸了东京下町,而且还在广岛、长崎分别投下了原子弹。伤亡平民之多,难以计数。无论何种战争,杀伤无辜平民,都应受到道德的谴责。然而,美军的杀戮却没有遭到多少非议,原因何在?美军轰炸东京1945年3月9日夜间334架B-29轰炸机从关岛直扑东京,进行地毯式轰炸。史称李梅

  • 三国形象名誉皆毁的三员大将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形象,名誉

    除了形象被毁的王朗、蒋干和鲁肃,《三国演义》还成功地塑造几位大将的颠覆性形象,他们是淳于琼、周瑜和魏延。这几个人物形象同样深入人心,也同样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比如说背叛反叛不说这个人是吕布或者孟获,而被说成是“脑后有反骨”的魏延!而这三个人,不仅仅是形象的被毁,而是形象名誉都被毁坏。且看三国形象

  • 抗战期间日本多次诱降蒋介石为何没有就范?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抗战,日本

    抗战时期,在降日卖国问题上,蒋介石与汪精卫有着根本区别,但面对日寇的诱降,蒋介石也曾勾勾搭搭,干下一些“同室操戈”的勾当。他为何最终没有投入日寇的怀抱?【阶段一】蒋介石不敢正式承认伪满抗战爆发后,日本政府很快发现速战速决的算盘打错了,决定引诱蒋介石集团投降。日本请了当时的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出面“调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