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英国强占香港“新界”

英国强占香港“新界”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683 更新时间:2023/12/24 4:07:00

甲午战争结束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公元1898年6月9日,清廷的代表鸿章在英国的威逼下,与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签订了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香港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碧波荡漾的珠江口东侧,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组成。早在公元1841年,英国侵略军就在鸦片战争的炮火中登上了香港岛。第二年,战败的清廷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公元1860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进犯北京,火烧圆明园,腐败无能的清朝又屈服了。10月24日与英法两国签订了《北京条约》,九龙半岛界址街以南约十一点七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昂船洲)被割让给了英国。第二年1月19日,在九龙举行所谓的“授土仪式”。英国驻广州代理领事巴夏礼把一袋装有九龙泥土的纸袋递给清廷官员,然后清廷官员再把这袋土授给香港总督罗便臣。这是使每个中国人痛心的一幕。

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廷被迫赔款二亿两白银,割让台湾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西方列强见清王朝腐败昏庸,都纷纷张开大口来吞噬中国。英国的胃口越来越大,他们又盯上九龙半岛界址街以北的大片土地。

公元1898年4月2日,英国殖民者以法国租借广州不利香港防务为借口,要求拓展界址。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通知清廷,提出一个“租借”方案:陆地比以前扩大十多倍,水面比以前扩大四十到五十倍。李鸿章看了所谓的方案后气得胡子直抖,但是又无可奈,只得采取沉默的办法拖延时间。

窦纳乐见李鸿章迟迟没答复,就三天两头到总理衙门去大吵大闹,威胁说再不答复就派英国军队进攻北京。清廷最终只得屈辱地接受了英国的无理要求,但提出保留九龙城,由中国管辖;保留大鹏湾码头;大鹏湾和深圳湾中国兵舰商船有自由行驶和停泊的权利。

6月9日李鸿章在《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上签字。凭这个条约,英国又霸占了我国九百七十五点一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深圳河以南、界址街以北的九龙半岛地区,连同附近二百三十五个岛屿。后来这一大片地区被称为“新界”,就是新领土的意思,占香港总面积的百分之九十二。根据条约的内容,开始租借日期为公元1898年7月1日,租期为九十九年,到公元1997年6月30日期满。

然而新条约的墨迹还没有干,英国就强行占领了九龙城寨,并一度攻占深圳全境。但是因为条约的限制,英国也从来不敢强行管理九龙城寨,使九龙城形成了一个

奇特的地带。

英国强占香港的历史是一部近代中国的屈辱史。尽管清王朝腐败无能,但是爱国志士和当地民众反抗侵略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

直到新中国诞生以后,中国人民才真正站立起来。公元1997年7月1日,香港终于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标签: 英国强占香港

更多文章

  • 我指挥了花园口决堤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指挥,花园口

    1938年2月,新8师炸毁黄河大铁桥后,奉命守卫西起汜水东至花园口的黄河防线。不久又改为负责西起黄河大铁桥至东马渡口一线防务。师部驻京水镇。此时,日寇已抵黄河北岸,因黄河大铁桥已被毁,无法过河,只能与我军隔河对峙。新8师数次派出便衣袭击队,与在沦陷区坚持战斗的共产党领导的黄河支队配合,袭扰日军。最成

  • 火烧圆明园的另一面:中国人唆使带路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火烧,圆明园

    晚清汪康年所着《记英法联军焚劫圆明园事》一文中说,“相当一部分中国的普通民众直接参与了劫掠、焚毁圆明园的行动。而且,根据当事法国军官的回忆,联军之所以下焚毁圆明园的命令,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驱逐不断涌来参与抢劫的华人。”大量国人趁着英法联军在圆明园劫掠的机会涌了进来,和侵略者一同抢劫圆明园里的珍宝

  • 甲午战争首战:日军仅6人受伤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甲午战争,日军

    整整一百二十年前的1894年7月25日,光绪二十一年六月廿三,甲午战争开始了。这一天凌晨四时,维多利亚式涂装(红色水线,黑色舰身,白色舱房与鹅黄色烟囱及桅杆)的“济远”舰的航海日志里,记载下这么一句话:“上午四点,起锚同‘广乙开行”。就在这时候谁也不曾想到,“济远”舰起航三个多小时后,丰

  • 义和团扶清灭洋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义和团,扶清,灭洋

    义和团是从义和拳开始的。义和拳最早在山东兴起,它兴起的直接原因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德国在公元1897年强占胶州湾以后,紧接着又获得了胶州到济南的铁路修筑权。他们在铁路沿线霸占土地、开矿,把整个山东划为德国的势力范围。与此同时,外国传教士也纷纷来到中国,仅在山东就设立了大小教堂一千多个,传教士三百

  • 鲜为人知的关闸事件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鲜为人知,关闸

    新中国成立后,葡萄牙政府尚未与我国建交。从内地去澳门,经过拱北海关,迎面有一座牌坊式的建筑,这便是着名的关闸。古关闸是明代的中国政府修建的,目的是为了限制澳葡再向北扩张,关闸每月只开放六次,仅仅是为了从内地向澳门输出粮食,而平日就用六张封条封住。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历史的缘故,澳门暂时仍归属葡萄牙殖民

  • 大刀砍向鬼子: 抗战中最大一场白刃战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大刀,鬼子

    石牌是长江南岸的一个小村庄,依山傍水,环境优美。石牌是进入重庆的咽喉,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1943年5月,日军攻陷宜昌,兵锋直指重庆,鄂西会战爆发。石牌成为重庆抗击日军的第一屏障,日军在石牌周边集结了两个师团、一个旅团,还有被称为“钢铁猛兽”的第十一军,一共10万兵力直面扑来。中国方面集结了1

  • 洪秀全金田起义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洪秀全,金田起义,改革

    改革的思潮在涌动,革命的潮流更在奔腾。公元1844年的一天,广西贵县的六鸟神庙里聚满了乡民,听洪秀全宣传“拜上帝会”的教义:“我们都是天父的子女,人人平等。可当今满世妖魔横行,大家才过不上好日子。今后我们除了天父,谁也不能信!”一位老人战战兢兢地说:“这话可不能在庙里说呀,六鸟神爷最是灵验,触犯神爷

  • 甲午战争究竟败在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甲午战争

    1894年岁末,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大连、旅顺相继陷落,北洋舰队退守威海。日军大举进攻,在荣成登陆,摆开海、陆夹击威海清军之势。尽管北洋海军主力舰“定远”、“镇远”雄风犹存,如果海陆配合运用得当,完全可以同日军再打一阵子,但是,清军失败的命运早已注定。甲午战争甲午到底败在哪里这一年,对甲午殇思与镜鉴的

  • 黄桥之战引发了皖南事变?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黄桥之战

    新四军黄桥之战是引发蒋介石报复发动皖南事变的导火索?一九九十年代大陆有学者专家认为,皖南事变共产党也有责任。一九四零年十月至十二月苏北的黄桥之战、曹甸之战歼灭国民党韩德勤部两万余人,蒋介石要报复,皖南新四军军部就成了最好的目标。还有说黄桥之战后曹甸之战前,项英电报中央,曹甸之战是否等军部到达苏南后再

  • 四渡赤水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运动战战役。从1935年1月19日红军离开遵义开始,到5月9日胜利渡过金沙江为止,历时3个多月,共歼灭和击溃敌人4个师、2个旅另10个团,俘敌3600余人。在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朱德等指挥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