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戚继光的完美抗倭杀阵与协同作战法

戚继光的完美抗倭杀阵与协同作战法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440 更新时间:2024/1/10 20:30:10

电影《斯巴达300勇士》中,骁勇善战的勇士们不仅武艺高强,近乎无懈可击的战阵与迅捷灵动的战斗小组必杀技让观者无不赞叹。这种完美杀阵在中国历史上也曾有过,这里边还潜藏着高深的人才管理学问......

司马光曾有一段关于人才取舍的论述:“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之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但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汇集在企业内的人力资源,只要融合优点,屏蔽缺陷,就能够发挥出人力团队的整体势能。

在领导学与管理学中,人们一般都会注意到价值观、团队建设、管理资源与技巧、管理经验与艺术等方面,但是相对而言,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角色的“分工协作”价值则重视不够,在管理搭配与分工中进行有意识的角色划分的意识不强。从实践反映出的问题看,具有互补性的角色合作在团队管理中最有成效。最理想的是使不同的角色明确地担当不同的价值色彩,而这些色彩能够比较完整地体现团队成员的心理需要与期望。起码在核心管理团队中可以包括以下几种角色:

1.绿色超然型角色,有一定道德威信与知识技术权威,但不过多介入日生活与矛盾,具有中间协调色彩。

2.黑色控制型角色,处于维护制度与流程的需要,强调纪律与约定的重要性,奖惩分明,但要公平合理。

3.红色沟通型角色,强调说服与引导,富有自我牺牲精神,能身先士卒,设身处地,体现柔性协作的重要,预防性地降低可能的冲突。

4.花色趣味性角色,有意识地提升人们对于细节问题的重视,降低在重大问题上的紧张气氛,用幽默调侃的方式进行沟通,具有较好的调整已经僵化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而实现上述色彩价值,明确的角色意识、有效的角色培养则至为关键。

人力协同特别重要,三个专才的联盟产生的战力往往胜于九个通才的“散打”。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将军采用的由11个士兵组成的“鸳鸯阵”使日本武士闻风丧胆。这11个人中,有一个是队长,他站在队伍的前列中央,其10人分成两列纵队,站在他的背后,这10个人持有五种不同的武器,并组成了四道相互配合的攻击线。盾牌、投枪、狼筅、长矛、短刀,11个人相互配合,互相掩护,构成一个完美的杀阵,这是典型的团队精神和团队协作的成功故事。

古人讲“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君子为了更高的目标和追求,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取长补短,形成“协同”优势,甚至甘愿自我牺牲,做无名英雄,为成就事业忍辱负重,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无怨无悔。

企业团队中,每位高管的专业、经历、性格都各有不同,所分管的业务都相对独立,如不互相补台,甚至制掣内耗,可能就会牺牲企业效率。董事长的决策角色与总经理的执行角色应配合得天衣无缝,运行如行云流水。做业务的要顾及战略的细化、财务的可行、风险的可控;管财务的则要与战略协同,与业务协同,形成产融互动,公司一盘棋联动,谋求大局的胜算和小局的精算的完美组合。

标签: 戚继光

更多文章

  • 欧洲铁骑靠一身装备飞扬跋扈 可是惧怕中国这件兵器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欧洲,铁骑

    导语:在古代,战争是很频繁的,尤其是中国历史上,朝代的更迭是一件在寻常不过的事情。古时候,两国交战想要取得胜利需要几大因素,士兵数量是一方面,还有一个就是武器装备。秦国能够统一六国,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他们的装备实在是太过精良。众所周知,在古代作战武器都是冷兵器,而历史上冷兵器大国毫无疑问就

  • 清军大炮怒吼:英法联军的尸体瞬间堆满炮艇甲板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军,大炮,怒吼,英法

    下午两点,英军的十一艘浅水炮艇全部开进拦江沙,并完成了布阵。其中,七艘监视大沽南岸炮台,一艘监视北岸炮台,三艘负责清理河障。无法进入拦江沙的大型军舰也没有纯当看客,而是组织登陆部队,搭乘小艇作为后援。按照河伯的命令,三艘炮艇在其余炮艇的掩护下,开始准备清障。当然,所谓掩护也不过是流水规程而已。因为大

  • 甘之战:中国古代禅让制最后的捍卫战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甘之战,中国,古代

    《史记·夏本纪》记载: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将战,作《甘誓》,乃召六卿申之。启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予则戮汝。&r

  • 让人心寒的柏林最后一条防线:纳粹让12岁以上青年“殉葬”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让人心寒,柏林

    1945年4月16日,在斯大林的严令之下白俄罗斯第1、2方面军、乌克兰第1方面军为主力,共计270个师和骑兵师,20个坦克军和机械化军,14个空军集团军,约250万苏联红军向柏林发起最后的攻势。希特勒这方则聚拢残存的“维斯瓦”集团军群、“中央”集团军群

  • 巨鹿之战:项羽靠五万杂牌军打败四十万大秦虎士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巨鹿之战,项羽

    巨鹿之战是在特定时期特定背景特定场合的一场著名战役。首先来看特定时期:秦朝末年,官场腐败,大兴土木,再加上灾荒连年,百姓为了生存揭竿而起,自陈胜、吴广率先举事后,天下雄豪四起,项梁、项羽和刘邦是其中较出突出的义军。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梁听从谋士范增的话,立楚王之后为王,使得

  • 从冷兵器到热兵器:明朝火器发展何以逐渐落后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冷兵器

    中国在唐朝末年最先发明了火药,宋朝最早制造出管形射击武器,直至14世纪末期即明朝建立之初在火器方面还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元代贬斥知识分子和摧残文化之后,明初文化界多少有些复兴气象,却又受到朱元璋、朱棣所建立的绝对君权和落后的单一农业结构的思维压制,僵化的理学禁锢着思想,科技创新只限于少数工匠之中,冶金

  • 日本竟然自认甲午战争“失败了”?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日本,甲午战争

    日人将甲午视作“失败了的战争”,转而积极运作“促华亲日”如前期所述,甲午战后,中方高层之反思,以李鸿章为代表,显示出一种相当尴尬的分裂对内,对光绪与慈禧,乃至举国汹汹之舆论指责,李鸿章将战败的主要责任归咎于“器械悬殊

  • 解密国军抗战时的真实兵力是多少?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国军,抗战

    远征军将领“吃空额”,士兵“死的逃的愈多,他们就愈高兴”抗战期间,国军消耗极大。七七事变前,国军仅有现役士兵170万人,而后来国军损失超过450万①。国军一边征募新兵,一面坚持抗战,殊为不易。但因军官腐败、兵制混乱,导致军中有很

  • 揭秘鲜为人知的崇祯明荷海战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鲜为人知,崇祯

    崇祯明荷海战(明荷料罗湾海战)发生于明朝崇祯六年农历六月初一(1633年7月6日)起至九月二十(10月22日)荷兰东印度公司对福建沿海进行的掠劫以及封锁行为,在此段时间中福建沿海皆有零星掠劫及交战行为,双方规模最大的一次作战为10月22日明朝与荷兰和海盗联军于金门料罗湾的作战

  • 揭秘甲午战争时中、日士兵数据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甲午战争

    第一组数据:清军仅杀死964名日兵,台湾民军却杀死4642名日兵甲午之役,影响虽极为深远,但海战之外,其规模并不大“在整个战争过程中,日军……派往海外的士兵,每人约放步枪子弹八发,每门大炮约放炮弹一百发。”日军之伤亡也很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