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对日军战力认知稍为靠谱,但了解亦相当有限
如前期所述,距甲午战争爆发尚有七年之久,日本参谋本部第二局长小川又次已向天皇提交《征讨清国策案》,对清国内部弊病及战力实情,有相当切实的调查与分析。其结论是:清国不堪一战,无资格做日本的“唇齿相依之国”;现今“乃豺狼世界”,不能“对如此国家动辄以宽仁相让”,相反,应赶在列强之前,“乘彼尚幼稚,断其四肢,伤其身体,使之不能活动”。①
反观清廷高层对日本国力与战力的了解,则实有不可言说之痛。当日清廷最高决策层,可大致分为三个梯次:最顶端者,乃垂帘已久之慈禧太后与亲政日浅之光绪皇帝;其次者,乃帝党、清流魁首翁同龢与北洋领袖李鸿章;再次者,则系举足轻重之地方疆臣如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
上述诸人中,对日本情状了解最深者,莫过于李鸿章。早在1864年任江苏巡抚时,李氏即注意到了日本对中国的潜在威胁,曾致信恭亲王等人:日本正派遣宗室、大臣子弟出洋考察西学,已渐见成效,该国“距西国远而距中国近,我有以自立,则将附丽于我,窥伺西人之短;我无以自强,则将效尤于彼,分西人之利薮。”②
鉴于日本正“广购机器兵船,仿制枪炮铁路,又派人往西国学习各色技艺”,李氏曾一度主张联络日本共拒西方列强,故曾于1870年建议朝廷与日本订立平等通商条约,不可以传统天朝观念待之,盖“笼络之或为我用,拒绝之则必为我仇”。③但李氏该建议,既被本国守旧派所阻挠,复不合日人心意1870年日本政府派人来华要求订约通商,旨在按西方列强与中国所订之不平等条约模式,求取片面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及协定关税等不平等权利李鸿章虽欲平等待之,然日人却以此种平等待遇为耻。此番风波后,李氏即密切留意日本之动态。
但李氏对日并无可靠情报来源,往往过度依赖驻日官员的观察汇报。这些人缺乏情报搜集能力,往往误导视听,甚至其子李经方也不例外。李经方于1891年担任驻日公使,同年北洋舰队访日,李经方给总理衙门的反馈是:中国水师“兵威之盛,雄视东方”,故日人“特有意修好”,“同洲之国情谊可恃”。④而事实是:日本政府深受刺激,随后出台了一系列专门针对北洋舰队的军备扩张措施。但大致上,李鸿章对日本军事实力的认知,还算靠谱。甲午前夕,其奏折称:“详考各国刊行海军册籍内载,日本新旧快船推为可用者共二十一艘,中有九艘自光绪十五年后分年购造,最快者每点钟行二十三海里,次亦二十海里上下”,大致符合事实。
总体而言,甲午前夕李氏迟迟不愿对日言战,就现有材料观之,非在于其对日军之战力有多少切实了解,而在于其对北洋海军之实情洞悉极深,如其末年自我总结:“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⑤
更多文章
希腊“公民军队”如何打败波斯“多族杂烩兵”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希腊,公民军队
古希腊的文明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发祥于克里特岛,后来文明中心移至希腊半岛,出现迈锡尼文明。不过在公元前1100年左右,被外族入侵所湮灭,只留下《荷马史诗》这样的神话传说。公元前800年左右,地中海东部的爱琴海周围的岛屿和希腊半岛附近出现了成型的城邦。公元前776年,在奥林匹亚运动场进行的第一次奥林
甲午战争中日最高领导层决策对比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甲午战争,中日,领导层
日人攻击清国决心甚坚,即使找不到正当借口也誓要兴战如前两期所述,甲午战前,日本对清国战力之调查评估已相当准确,而清国对日本战力之评估,则形同儿戏。然清廷在庙算层面所失先机尚不止此最要命的是:当日本高层在甲午年决意不择手段,誓要兴战之际,清国高层却深陷主战、主和派系的严重对立,
最后一搏打败德国人:一张战争海报背后记录的一战转折点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最后一搏,打败,德国人
这是一张战争海报。这张海报于1917年在法国巴黎出版。海报的名称为《最后一搏,打败德国人》。这是一战期间的一张著名海报。从海报中可以看出,一群美国士兵紧随一名法国步兵攀爬岩石。而在岩石的顶部,是象征德国的帝国鹰和铁十字勋章。海报中的美国士兵们穿着卡其布制服,打着绑腿。而海报中的法国士兵则穿着蓝色大衣
盘点抗战时国军有多少敌后游击队?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抗战时,国军
国军抗日敌后游击部队,可分为“正规军”与“游击队”两部分1939年1月,毛泽东在总结八路军开辟敌后战场取得显著成绩的原因时,如此说道:“八路军的这些成绩从何而来?由于上级正确的领导,由于指战员的英勇,由于人民的拥护,
先于南京大屠杀的一场中日命运预演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南京大屠杀
1928年5月,国民政府已经看到统一胜利的曙光时,中日之间发生了一场更大不测事件。那就是济南事件。事起二次北伐进行时。1928年1月,下野后又被国民政府请回的蒋介石,复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决定挥师二次北伐。考虑到日本在中国北方的势力,做出很大外交努力和军事克制,希望使日本保持对中国革命的中立立场。但
揭秘日军大将如何评价国军官兵?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日军,大将
冈村宁次认为:汤恩伯“是蒋介石麾下最骁勇善战的将领”众所周知,日本陆军大将冈村宁次,长期参与侵华战争,日军投降前曾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战后,其存留的部分日记与札记,被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成《冈村宁次大将资料》一书。①所谓“最了解你的人往往是
为何蒋介石视国军为最大的耻辱?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蒋介石,国军
蒋在日记中写道:今日最大之耻辱,乃国军败创,内部腐化众所周知,一方面,作为正面战场主力,国军在抗战期间牺牲甚大;另一方面,其内部腐败及军纪败坏,亦给国人留下了深刻印象。①对于后者,作为最高统帅的蒋介石,虽始终烛照在心,却苦无改善之策。如1940年8月,蒋曾严厉责备各级军队长官
解密日军如何评估国军的战斗力?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日军,评估
常德会战,军官伤亡比例甚高,南岳军事会议上被赞“大有进步”近日,殉国于常德会战的国军150师师长许国璋,被追授为抗日英烈,其后人收到了由民政部颁发的烈士证书,诚属慰事。①1943年末的常德会战,关系中国抗战前途甚巨。战事胶着之际,正是蒋介石代表中国,以
揭秘抗战“杂牌军”总体表现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抗战,杂牌军
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中,中央军精锐最先与日军开战,伤亡极大关于抗战,一直以来流传一种说法,即国民党“中央军都是畏缩不前,而让地方杂牌军与日军作战”。如2011年,李敖在厦门大学演讲时即说,抗战“最重要的是杂牌军”,优秀的张自忠将
揭秘鲜为人知的一场“百师大战”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鲜为人知
1939年“冬季攻势”,中国军队动用百余师,同时对日军发起攻击网络上有一种声音,认为抗战期间,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的历次会战,基本上属于“被会战”,即日军主动发起攻势,中国军队被动因应。这种看法,可谓对抗战史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