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会战,军官伤亡比例甚高,南岳军事会议上被赞“大有进步”
近日,殉国于常德会战的国军150师师长许国璋,被追授为抗日英烈,其后人收到了由民政部颁发的烈士证书,诚属慰事。①1943年末的常德会战,关系中国抗战前途甚巨。战事胶着之际,正是蒋介石代表中国,以“四大国”首脑身份,参加开罗会议之刻。前线成败牵连国际视听,故蒋“几乎终日为常德战况不明所困,繁虑无已”,一再致电前线将领,“务希严督所部,与常城共存亡”。②
因是之故,常德之役至为惨烈。战事结束后,大公报记者“入城内各处视察,全城已成一大修罗场,街道虽尚可辨识,然竟未见一完整房屋……全城所馀者不及百分之一二”。③至于具体牺牲,日军伤亡过万,国军则付出丧师6万余众之代价,其中军官牺牲比例尤高,以致蒋在稍后的南岳军事会议上,特别提到“高级官长和中级官长(的)伤亡比例”,赞誉其“大有进步”。其中,许国璋、彭士量、孙明谨三位师长,可谓“高级官长”殉职的代表。
至于中下级军官,伤亡虽多,惜其名姓,多已湮没不彰,惟查阅当日媒体报道,尚可见只鳞片爪。譬如,某师少校参谋郑勋,在阵地动摇之际,“不顾危殆,率部逆袭”,自上午战至傍晚,“于反复肉搏中壮烈殉职”。某师四十四团连长尹文弟,为策应正面攻击,“自请充任敢死队长……(率部)冲至敌寇指挥所”,血战殉职。该团排长杨健龙、班长彭传德,主动率部突击,“冲入敌阵,血战成仁”。④……1944年2月,蒋介石亲命《扫荡报》刊文《坚守常德八勇士》,表彰其在常德失陷后仍坚守不退,继续游击直至城池被收复,则可谓对此役中下级军官牺牲精神的最高肯定。⑤
略言之,常德之役国军中下级军官的牺牲精神,并非个案。自淞沪会战始,因国军士兵程度普遍不佳(客观教育水平所致),一线战斗,对中下级军官的临阵指挥依赖程度极高,故牺牲也极大此役,约半数参战中下级军官牺牲,占10年抗战准备所训练军官总数的十分之一强。另据军委会军政部统计,抗战爆发时,国军中下级军官(上校至少尉),共13.4万人。战时伤亡惨烈,每年须补充中下级军官4.5万人。牺牲速度如此之快,以致于正规的军校教育,已完全不能满足战争需求,及至1943年,正式军校出身的军官,已仅剩37587人,只占到全部中下级军官的27%左右,余者全部来自行伍提拔及各种速成培训班。⑥
更多文章
揭秘抗战“杂牌军”总体表现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抗战,杂牌军
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中,中央军精锐最先与日军开战,伤亡极大关于抗战,一直以来流传一种说法,即国民党“中央军都是畏缩不前,而让地方杂牌军与日军作战”。如2011年,李敖在厦门大学演讲时即说,抗战“最重要的是杂牌军”,优秀的张自忠将
揭秘鲜为人知的一场“百师大战”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鲜为人知
1939年“冬季攻势”,中国军队动用百余师,同时对日军发起攻击网络上有一种声音,认为抗战期间,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的历次会战,基本上属于“被会战”,即日军主动发起攻势,中国军队被动因应。这种看法,可谓对抗战史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实
揭秘蒋介石如何评价日军战斗力?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蒋介石,评价
柳州会议上,蒋介石总结日军作战有四大长处:快、硬、锐、密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因装备、训练、指挥等各方面皆落后于人,面对日军进攻,屡屡失利。对于这个强大的对手,蒋介石是如何评价的呢?1938年武汉会战后,国民政府召开了第一次南岳会议。在会上,蒋介石分析日军优劣点时说:&ldqu
揭秘俄国、波兰为二战史大打嘴仗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俄国,波兰
波兰配合德国占领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终至唇亡齿寒近日,俄罗斯驻波兰大使安德烈耶夫在接受一家电视台采访时说,“二次世界大战开战之前,波兰曾经阻挡反纳粹德国的结盟”“因此波兰为1939年9月随之而来的灾难负担部分责任”。他还说,后
探秘一支被遗忘的“铁道游击队”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遗忘
平汉铁路破坏队“借庙躲雨”,成为沦陷区最大规模的铁道游击队说起“铁道游击队”,很多人立刻就会想起“刘洪”、“李政”,和他们“血洗洋行”、“飞车夺
揭秘“中央军”打日本为何要隐形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央军
“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央军两个德械师,曾与十九路军并肩作战1932年1月28日,“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粤系将领蔡廷锴、蒋光鼐率“第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垂名宇内;国民政府之“中央军&rdquo
战争竟如此变态的戕害儿童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战争,变态
当代战争中,不少地雷被伪装成玩具样式,对儿童造成了极大杀伤近日,有媒体报道,在伊拉克发现一种将炸弹安放在玩具娃娃中的新型爆炸装置,目的或为杀害儿童。伊拉克当地媒体提醒人们,“请注意,不要触碰大街上的儿童玩具或者接受陌生人的礼品,可能有人在里面放置了危险物品。&rd
太原会战:国共配合最默契的一次大会战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太原会战,国共,配合
此战,国共两党配合默契,在平型关之役、忻口之役中重创日军1937年9月11月间进行的太原会战,乃是抗战爆发后,中日双方在华北进行的第一场大规模会战,也是国共两党在战场最默契的一次配合。日军出动4个半师团约14万人,意在消灭中国第二战区主力,夺取太原。中国方面有6个集团军约28
常德血战:国军应如何自我检讨?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常德,血战,国军
为牵制中国军队入缅,日军打破对峙局面,发动常德会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一度处于优势地位。为彻底打败中国,曾一度制定“五号作战”计划从西安、武汉攻入四川。但随后因日军在中途岛等处遭遇惨败,该计划被迫取消。1943年,日军大本营制定的“对华作
护国北伐:中国近代史上唯一一次以保全国民人格为号召的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护国,北伐,中国,近代
蔡锷:为给四万万人争人格,非拼着命去干这一回1916年1月1日,上午10时30分,57岁的袁世凯站在中南海怀仁堂的台阶上,阶下,列队齐整的“中华帝国”特任、简任官们,正行三鞠躬之礼。三鞠躬结束,袁世凯入内升御座,前清皇室代表溥润、章嘉呼图克图、天主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