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文子心语。回答这个问题。
在回答问题前,先说明一下《封神榜》是电视剧名。而明代的小说应该是《封神演义》。题主所问的《封神榜》会不会是周王室虐杀功臣后愚民的故事?个人认为:不会是这样的。
年代上差异。《封神演义》的确是通过幻想的姜子牙封神故事,描写了武王伐纣,经过无数激烈的战斗,歼灭了助纣为虐的诸侯,最后终于推翻殷纣王荒淫残暴的黑暗统治。而书中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均发生在上古的周。
但《封神演义》的成书则约是在明隆庆、万历年间。二者相距近千年。这本书的编撰者没有必要去为周王室开脱而以此书去愚民。
《封神演义》属于文学作品。而不是记传体通史类的著作。《封神演义》是一部长篇神魔小说,它是以宋元讲史话本《武王伐纣平话》为基础,博采民间传说,并加以幻想与虚构而演绎成书的。此书的原题是“钟山逸叟许仲琳编辑》。
由此可见《封神演义》其中既有历史上真实的人物或事件的影响和脉络,更有民间口头流传的虚构和幻想成分,而且可以肯定地说,虚构和幻想的成分是主要的部分。而不能简单的把它说成“是由历史传说和作者脑洞写下的一本书”。既是传说,它真实性就要打个问号,而且这本书是编辑而成,而不是哪一个作者的专著。所以不能用记传体通史去看待它。
既然是文学作品,就不能以史志类的作品去判断和要求。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有它的文学属性。《封神演义》同样如此。例如书中揭露纣王昏君无道,沉湎酒色、听信谗言、杀妻诛子、残害人民、治炮烙、造虿盆、剖孕妇、敲骨髓等恶行。颂扬了文武周王“仁慈爱民”的“圣德”,把他们统治下的“西岐”写成一个“民风物阜、市井安闲”,“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仁政”乐园,从而来肯定武王伐纣是以有道伐无道的合理性。
作品中有不少描写,具有较高的认知价值。例如,对纣王荒淫暴虐,修筑台、造酒池、建肉林,横征暴敛,害得朝歌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描写。客观上反映了武王伐纣是众望所归,人心所向的必然趋势。
至于书中所举的例子是否符合历史事,是否是黑化,或者含有什么目的和企图,这不一定是读者所关心所想知道的。比如历史上的“杨家将”与“潘仁美”,就不是真实的。但是在老百姓中却家喻户晓。
《封神演义》也含有极其明显的思想矛盾。在《封神演义》中一方面肯定了武王伐纣是以有道伐无道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又极力宣扬王权至上,千方百计地维护殷商王朝的正统地位和纣王的绝对权威。在某些描写上否定了武王伐纣,把它说成是不忠不孝之举。例如,作品充分肯定了坚决反对武王伐纣,宁愿饿死而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等人;又热烈的颂扬了文武周王的“忠君”之心,文王被纣王囚禁七年,令姬发肉却毫无怨恨之情,直到死前还念念不忘训诫姬发(武王):“纵天子不德,亦不得造次妄为,以成臣君之名。”等等。
《封神演义》上所表现的这些思想上面的左右矛盾。不仅含有封建糟粕,而且也容易使读者混淆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