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并不为过,因为战争史就是文明史的一部分。人类历史上的战争,无不集中反映了当时国家、民族或者部落最高的技术文明水平;国家、民族或部落的组织动员水平、军事指挥水平以及国家、民族或部落精神面貌。华夏文明史作为人类文明史的一部分,当然也是一部战争史了。
一、华夏疆域领土的扩展就是一部战争史
华夏疆域领土的扩展主要通过两种路径实现的,一种是由内向外的领土扩展,即以黄河中游为中心通过战争向四周扩展领土;一种是由外向内纳入的领土扩展,即外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将自身民族统治的领土“陪嫁”带入中原。
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华夏民族,是因为至今3000年前的夏朝的建立。位于西北方黄帝部落与位于中原地区炎帝部落争锋,炎帝部落落败融入黄帝部落,形成黄河中游最初华夏民族。华夏民族的居住领土疆域范围大致为:西起现今河南的西部与山西南部;东至山东;北起河北,南至现今的湖北。按照《尚书禹贡》说法:“东渐于海,西被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商朝最初是在现今山东泰山一带生活居住,商汤打败夏桀后建都河南商丘,后迁入殷(今河南安阳)。商朝的活动范围大大超过夏朝,疆域东北至辽宁,南抵江淮,西北越过太行山进入山西地区。
周武王武力取代商纣王后,分封列国,各诸侯国纷纷抢占地盘,扩大疆域。由于周王分封之地大多为无人之地,依靠各路诸侯用心开疆拓土,最终形成了远超夏朝的疆域。北方封国燕已到达了今辽宁喀左、朝阳一带;西面至今甘肃渭河上游,西北抵汾河流域霍山一带;东面到了山东半岛;南至汉水中游;东南抵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势力范围还可能到达了巴蜀。
历经春秋,到了战国,处于边远之师的秦国崛起,秦王嬴政武力统一六国,继承了六国全部疆域,将领土范围进一步扩大。秦驱逐匈奴,征服百越,将河套地区和岭南、闽越纳入中原王朝版图。将战国的燕、赵、秦长城重加修筑和连接,其疆域东至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回归线以南,北据阴山至辽东,面积约为三百万平方公里。
汉代刘邦与项羽争天下,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继承和巩固了秦朝统一中央集权制度,通过与匈奴的战争,以及与南越的战争,又一次扩大华夏地理面积,第一次将河西走廊及西域、还有南海纳入华夏领土范围。华夏疆域最远处东抵日本海、黄海、东海暨朝鲜半岛中北部,北逾阴山,西至中亚,西南至高黎贡山、哀牢山,南至越南中部和南海,领土面积最大一千五百万平方公里,比较稳定的控制面积为约666万平方公里,从而奠定了今日中华地理基本版图。后代各朝的领土范围基本上都是汉代领土面积的扩大或缩小。
二、中原王朝的更迭就是一部战争史
现今华夏的每寸土地,可说都是当时的君王领袖带领各自的子民通过武力打下的;而前朝的灭亡与后朝的建立,更是用士兵与百姓的白骨垒起来的。
在近代以前,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王朝的延续依靠家族继承;而王朝的更迭无一例外都只能依靠武力战争征服,胜者为王败者寇,从此又开始下一个王朝,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无一例外。
华夏的历史上,有两个外来民族统治中国近300年。一个是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一个是满人建立的清朝。蒙古人先是联合宋灭了金国,后又灭了西夏,最后灭了汉人建立的王朝南宋,实现了用武力入主中原的梦想。
满族原是诞生于东北白山黑水之间的少数民族,在努尔哈赤带领下建立了地方政权后金,在与明朝的的对峙中逐渐强大。满人联合蒙古人,通过战争打通了关外通向中原的通道,于1644年入关并迁都北京,统治中原268年。
这两个王朝入主中原,是落后的游牧文明对先进的农耕文明的征服,既给中原大地带来了深重灾难,又给中原大地带来了广阔的领土疆域。元朝第一次对西藏实行有效统治,将其纳入国土范围,第一次设立了专门管理西藏事务统治机构宣政院;清朝的疆域更是广大,除了传统的汉地18省外,还将东北、蒙古、新疆以及西藏均纳入了华夏版图,为当今中国奠定了辽阔疆域。
可以说,在中国的大地上,近代以前的华夏文明史,本质上就是北方的游牧文明与中原的农耕文明相互交流的历史,这种交流有时候是和平的,有时候是通过战争实现的。这种用战争武力交流的方式,某种程度上也使汉族的血液充盈了少数民族野性精神与文化张力,让汉人的精神面貌更加富有朝气与生机。两种文明的交汇融合和平实现最好,但历史往往选择战争方式作为不同文明交汇融合的催化剂,实际上使得不同文明的交流、交汇与融合更有效率。
三、战争毁灭文明也同时传播文明
战争对文明的毁灭比比皆是,例如对精美建筑的毁坏,(项羽火烧阿房宫)对历史典籍的毁灭,特别是战争不分青红皂白对知识分子的屠杀等等。但也要看到,战争也带来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交融。例如游牧民族饮食被汉人吸收,语言被汉语消化转换成新词,还有新的宗教的引入传播等等。
就华夏文明来说,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战争,无论是汉人打败游牧民族将故地纳入中原范围,还是游牧民族打败汉人从而在中原建立政权,均实现了民族的大融合与两种文明的大交融。但就融合的效果来讲,实际上游牧民族入主中原,汉人作为被统治者的这种少数民族的主动融入,远比汉族建立的王朝统治汉化游牧民族效果要好的多。因为前者对少数民族来说是主动融入,后者是被动融入,前者融入的效率要高于后者融入的效率。
同时,战争还带来了文明的传播。例如北方少数民族作为马背上的民族,骑马打仗用的马镫就为汉人建立骑兵,保卫国土立下汗马功劳。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为了国家强大,推行胡服,教练骑射,就是向北边的游牧民族学习骑马打仗的生动事例。蒙古西征时期,蒙古人将华夏的医术、纺织、制陶技术以及火药、指南针与印刷术传播到中亚与西方;同时经由丝绸之路,阿拉伯数字、西方的农作物种子、音乐以及宗教等传入中国。要是没有成吉思汗及其后人统治中原,用武力战争征服中亚与欧洲,打通中西方商路,欧洲的大航海时代就可能要晚百年甚至几个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