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项羽如何与刘邦在《史记》中直接较量?刘邦为何三次哭祭项羽?

项羽如何与刘邦在《史记》中直接较量?刘邦为何三次哭祭项羽?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904 更新时间:2024/1/22 13:30:13

谢谢邀请。

二人的历史除了少年,几乎都羁绊在一起,唯一有区别的是在看了秦始皇巡视天下所发的感悟。

项羽的感悟是取而代之,刘邦的感悟是大丈夫理应如此。

前者是夺取,后者是取代或者效仿,可见俩人志向虽然都很高远,但性格却完全不同,项羽要推翻,铲除任何阻碍自已的人,刘邦则不然,他只是想拥有秦始皇的一切。

至于刘邦三次哭祭项羽,好像没这么一回事。

唯一哭祭项羽就是将其安置鲁王墓,项羽最早的封爵是鲁王,反正也不会是什么好心意,否则何必对项羽死后名声什么的仍然是很忌讳。

倒是三天哭三次都是为了被项羽杀掉的义帝。

很明显,刘邦的哭泣,哭项羽,哭义帝,无非就是虚伪的眼泪,安抚人心,稳定天下。

更重要的是哭祭也是有讲究的,主持祭奠是一个很大的表演舞台,刘邦只是在这个舞台表现出平日里的自已,耍了一把政治手腕罢了。

唉,为了拥有天下,连自已的儿子都踹下马车,要人端一碗父亲的肉汤尝尝,能有真心实泪?

刘邦哭项羽是有政治原因的,项羽虽然战败身死,但是在楚地还有政治影响,楚地的百姓还要看刘邦这个新主人是不是值得归顺。祭拜项羽,主要是为了在政治上安抚人心,巩固军事上的胜利。另外在汉代以前的古礼中,亡人之国而不绝其祭祀是仁德之君的标准。项羽虽然战败身亡,刘邦作为战胜者来祭奠他,符合古代帝王的道德标准。第三,在楚汉战争中,项羽曾经俘获刘邦的父亲和妻子儿子,但项羽没杀他们,刘邦欠项羽一个人情,祭拜也是还人情。第四,通过祭拜项羽向天下人表明,楚汉战争不是刘邦与项羽的个人恩怨,而是为天下人谋太平,为天下人谋幸福,为天下求公理,是天下为公,而不是为了争夺权位的私利。

项羽最后为什么输给了刘邦,是计谋比不上刘邦,还是项羽大势已去?

项羽是靠自己能力闯出来的势力,却非大势所驱,与时代潮流有悖,与绝大多数人意愿相左。更是江东多余出来的子弟派别,过犹不及。只能昙花一现,风光一时。

刘邦却是从斩白蛇起,便被设计当中,欲效炎帝之古制,虽有其形,而无真质。似是而非,有真有假,结果有喜有悲,有成有败,结果易定,效果堪佳。

项羽之所以会失败,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1.不重视人才。项羽勇猛无敌,害的刘邦一听见项羽派兵来就害怕,但是战争不能只靠一个人决定胜负,而是众多人集体力量的结果,但是在用人的过程中,项羽犯了大错误,在论功行赏的时候,本该受奖的不论功行赏,不该受赏的反而受赏,导致部下积极性不高,一些将领对其意见甚大。有时一些有才能的人不能够受重用,如韩信最后跑到项羽对立面刘邦的队伍中。

2.分封十八路诸侯重大政治失误。将原本完整、统一的华夏大地,又变成军事割据的局面。又形成了六国时期的格局,况且被封的诸侯大多数都不服从项羽的指挥,有的根本就没有去封地,慢慢项羽与这些诸侯慢慢产生了隔阂,其变成了孤军奋战的局面。

3.项羽战争期间太残酷。项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其对被打下来的城池进行屠杀政策。屠城,滥杀无辜,早已失掉了民心。尤其是在巨鹿之战获得胜利后,在新安坑杀了已经投降的二十多万秦军。引起了关中秦民的愤慨,也使得他们更加拥护刘邦。所以即使项羽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但在政治上却失败了。

4.优柔寡断的性格。与战场上驰骋厮杀不同,项羽在性格上有所缺失,战场上他厮杀谁也不怕,但是在谋略方面他却优柔寡断,尤其在鸿门宴上,其优柔寡断,盲目自大的性格缺点显露,一次大好的时机就被浪费了。

综合以上几大方面,最终导致项羽的失败。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刘备怎么夺取汉中?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汉中之战是三国时期一场大规模的战役。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218219年),刘备夺取汉中。整场战争的持续时间为两年左右,依据战况的不同,可以将汉中之战的整个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持续时间为公元217年至公元218年,这个阶段为整个汉中之战的启动期,刘备派遣张飞率兵攻打下辩为整个战

  • 关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你了解多少?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共有三条:东线从四川经贵州、广西、广东至南海,史称“道”或“夜郎道”;中线从四川经云南到越南和中南半岛,史称“步头道”或“进桑道”;西线从四川经云南至缅甸、印度并进一步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地中海地区,史称“蜀身毒道”。从中可以看出,无论东线、中线还是西线,其起点都是中国四川,可见“天

  • 在杭州古代发生过几次大战,最出名的是哪次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大规模的来讲有三次第一次在两晋之际,先是西晋内部发生八王之乱(公元290年-公元306年),统治受到严重削弱。然后西部和北部各游牧民族恰逢严寒气候,水草难继,生活困难。所以游牧民族大规模迁向中原,就是旧史书中所说的“五胡乱华”。这又导致中原地区原住民南迁,大规模进入江南地区。第二次在唐朝安史之乱后(

  • 古代王朝在平定中原后,南方地区就可以传檄而定,为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回答这个问题,先看几个历史王朝平定中原后,然后统一南方的事例。公元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当时的南方地区,除了统一的楚国有很大一部分领土在南方,其余的地方基本没有怎么开发,南方基本上都属于蛮夷地区,比较落后。秦始皇派大将屠睢率50万大军进击江南,在广西遇到了西瓯人的强力抵抗,秦始皇为了解决军队的给

  • 彭城之战中,项羽用什么样的打法大败汉军的?刘邦是怎样逃走的?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彭城之战是古代一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役,当时,项羽刘邦为代表的割据势力推翻了秦二世的统制,完成了他的分封,各路诸侯都有了自己的封地,按理兵战无休的局面应该结束。但是在利益面前从来没有满足,只有攀比。本来项羽就缺少战略眼光,没及时称帝建立新朝,仅自封为高人一等的西楚霸王,这种以王来封别人为王和封候,理论

  • 有哪些听着很扯,但确有其事的历史事件?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上甘岭战役中的“神炮手”唐章洪,不可思议的战斗经历。(唐章洪)唐章洪1935年2月出生,1951年2月参军,4月份就入朝作战了,当时他只有16岁。唐章洪直接被补充进了炮兵部队,成了一名迫击炮手。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中,唐章洪因为“冷炮”打得好,于是被分配到上甘岭前沿阵地,配合步兵阻击敌人。战

  •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句话出自《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孙武是在春秋时期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陈仓区)。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大将军韩信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赤壁战后,孙权曾经攻打合肥,曹军在外援没有赶到的情况下,以五千人的兵力抵挡住了孙权数万大军。曹操打汉中之时,孙权再次集结

  • 清缅战争给大清朝带来了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问题很值得探讨。清缅战争,又称缅甸战役,属于乾隆晚年的所谓十全武功之一。乾隆三十年(1765年),缅军大举进攻云南,战争正式爆发。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缅甸主动求和,双方签订《老官屯和约》,历时四年的战争结束。范文澜等人编著的《中国通史》里,出于那个年代反封建的政治需要,把这场战争当做是乾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经济危机?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经济危机,通常是指人类进入商品社会后,因生产和消费平衡被打破,出现大规模生产相对于劳动者有效需求的过剩,从而导致经济体系崩溃的现象。按照马克思的论述,导致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一战前接连三次爆发的大规模经济危机导致欧洲各强国间矛盾激

  • 你如何看待国产抗日爱情神剧、军事爱情片、历史爱情片?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抗日爱情神剧:抗日战争是充满艰难困苦的,在抗战中的爱情是真诚的,是来之不易的,是值得祝福的。但是如果是神剧、雷剧,一些不切实际的情节会很考验人的智商,让人对本来美好的爱情失去期待。军事爱情片:军事总是与青春热血联系在一起,有热血劲爆的军事场面,外加青春肉体的加持,军事爱情片也是很合很多人的口味。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