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有人说古代打战争是将军骑马约战单挑。近代战争为何是下等兵冲锋献身?

有人说古代打战争是将军骑马约战单挑。近代战争为何是下等兵冲锋献身?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225 更新时间:2024/1/24 16:29:30

古代打仗也很少单挑...虽然在三国演义里头看主将单挑很刺激,但那只是通俗小说的秒回而已,三国志里头就少有单挑记载。

PS:不过也不是没有,只是和我们现代认知的单挑不一样,比如三国志,太史慈传中有写

策从骑十三,皆韩当宋谦黄盖辈也。慈便前斗,正与策对。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会两家兵骑并各来赴打仗啊~国之大事,谁丫的和你单挑啊?我粮草齐备、兵强马壮的准备了那么多时间,玩单挑是个什么操作?

真要说单挑,在周朝那会我信有,因为当时打仗是豪族之间的事儿,屁民是没资格参与的。但周朝的战争更讲究仪式感,毕竟上头有个周天子,下边都是一些封建主,也就是所谓的贵族阶层。他们打仗和玩似的,讲究谁的排场大,谁的仪仗更威严,直接大规模砍人的情况不多,真要砍人或许就是派代表单挑,要死就死一个。

直到不按套路出牌的楚国第一个撕破脸真刀真枪的砍人,这时候贵族心里寻思这么下去不行,还是得发动平民送死。也就是从这会儿开始,打仗都是下等兵送死,真大将都是坐镇后方指挥调度的。

不会。

古代战争中战争要地极为重要,那么能不能绕过去呢?比如马谡丢失的街亭?

战略要地一般是扼守交通要道,要绕过去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另寻他路,二是从城市边上绕过去。具体到街亭的话可以绕,不过会麻烦些。

第一种情况的话一般是山脉当中的隘口,比如剑阁、街亭、潼关等。这些战略要地堵住了路口,要绕的话只能另找他路。而这些路口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他的路一般更远,会耽误时间,或者是路小,不适合大军通行。

第二种情况是一座城市扼守水陆路交通要道,不攻克城市从边上也能绕过去。但是城中的大量守军可能会造成后患,己方的物资运输也会遇到麻烦,所以一般也会攻克以后再前进,典型的例子就是襄樊。

而街亭是在关中到陇右的大路上,堵住了街亭,魏军直接到陇右的道路就被堵死了,所以是双方必争之地,不过并不是不可以绕。绕过街亭第一条路是从陈仓去祁山,这条路当初马超围攻祁山时夏侯渊和张走过:

使张督步骑五千在前,从陈仓狭道入,渊自督粮在后。这条路虽然不能直接救援陇右,但是可以威胁蜀军的后路,所以也可以达到救援的效果。不过这条路的缺点是比较小,不适合大军通行。而第二条路就是北上走安定,然后再南下。这条路的话比陈仓狭道要好走,缺点是路途会远一些。所以综合来说,走街亭是最快捷最方便的路。

其他地方也类似,像剑阁大家就知道走阴平可以绕过去,而潼关可以在北面的黄河渡口绕过去,或者是走武关到关中,三国时期马超等联军占据潼关以后,曹操就是走黄河渡口入的关中。

所以很多要点是能绕的,只是绕路会麻烦些。

谢谢邀请;因为古代战争交战双方的的战场,往往是地处边境地区,防御的一方在广袤的边境土地上不可能做到处处重兵设防,只能集中优势兵力,在重要的关卡上,修筑起防御工事,进行重点防御,然后重兵把守确保万无一失。而进攻的一方,也是其中主要的兵力,对最重要的关口,展开持续的进攻。战争要地的得失,往往是牵一发动全身,决定了双方的胜败。

那么面对防御的一方坚固的堡垒,进攻的一方将领明知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为何非要志在必得?这是因为往往没有选择的余地,因为绕开军事要地,突然袭击对方的大本营,往往路途遥远,沼泽、沙漠、崇山峻岭和悬崖绝壁、严寒酷暑的气候条件,对行军宿营,粮草辎重运输,将士的身体健康状况都会带来挑战,如果遇到对方设有伏兵,往往会造成险象环生,所以绕道是一招险棋,古代的将领们都很慎用,在没有一定把握的情况下,不敢贸然采用,因为存在着极大的风险。

诸葛亮北伐进攻陇右的天水、南安郡开始是捷报频传,旗开得胜。紧要关头曹睿派大将张进行增援,直接对战略要地街亭展开攻势,而不采取绕道的方法,是由于街亭处于咽喉要地,牵涉到整个战役的全局,由于马谡决策失误,将主力住扎在山上,由于山上没有水源,加上魏军放火烧山,造成蜀军士兵饥渴难忍全线崩溃,张轻而易举的攻占了街亭。这样正在鏖战天水、南安的蜀军的补给线就给切断了。诸葛亮再不撤退蜀军就危险了,街亭的丢失诸葛亮此次北伐曹魏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小说中谈到战争经常用“大战三百回合”,一个回合是多长时间呢?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小说中常常提到大战三百回合,一回合多少时间,和拳击一样3分钟吗?在演义小说中,经常有军事将领阵前叫骂“有种出来与我大战三百回合!”我们不仅想问,一回合是多少时间,三百合要打多长时间,是人体极限吗?实际上,演义小说里面的“斗将”环节,基本都是虚构的。因为象棋中的“白脸将”早就把这件事说得很清楚了。所谓

  • 戚继光抗倭台州之战,台州之战结局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台州之战是发生在嘉靖四十年(1561年)四至五月间的战争,由抗倭名将戚继光带领戚家军在台州(今浙江临海)周边的新台、花街、上峰岭、长沙等地大破倭寇,连续取得九次大捷,彻底消灭了侵犯台州的倭寇。更打击了其嚣张气焰,使其再也不敢大规模入侵浙江沿海地区。倭寇肆虐倭寇,指从元末明初至隆庆开关时期,侵略中国沿

  • 有什么西域动人的爱情故事分享吗?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讲一个《楼兰公主和白芨王子》的故事吧。在很久以前,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楼兰古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灭顶之灾。也不知什么原因,就刮起了大风,风是越刮越大,越刮越大,根本就停不下来。伴随着是漫天飞沙,黄沙遍地。这风一刮就刮了七七四十九天,把整个的楼兰古城全部埋在了黄沙之中。这期间,面对怒吼的狂风飞沙,城中家

  • 古代著名孩子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蔡文姬,名琰,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东汉末年陈留圉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蔡文姬自小就能诗善文,尤好琴瑟之音。六岁那年,文姬缠着父亲要他教她弹琴,蔡邕于是先弹一曲。但由于弹奏时用力过猛,不小心把第一根弦弹断了,自己还没察觉,照弹不误。文姬却马上听出说

  • 隋灭南陈之战,是属于统一战争,还是侵略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隋文帝统一中国,灭南陈,当属统一战争。况且南陈本是中国南方王朝,隋文帝和南陈之间战争,是属于天下分久必合的一种状况。自从西晋皇后贾南风生活淫荡,引发"八司马之乱",更出现了"五胡乱华",中国进入了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大分裂的局面,长达近400年。隋文帝应运而生,力挽狂澜,再一次统一了中国,彪炳史册!五

  • 大成王朝是哪个朝代?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大成王朝”为中国古代十六国之一,为巴贵族李雄于十六国初期所创建,都成都,为乱世中的地方性割据政权。大成国盛时有今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及陕南的各一部分。西晋后期,秦、雍二州连年荒旱,饥疫严重,米斛万钱,民不聊生。略阳、天水等六郡的巴人(亦作巴氐;为巴人之分支;秦灭巴国后,其族分布于阆中渝水及其支流

  • 世界军史上最大规模的巷战是哪场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当然是1949年第三野战军解放华东最大城市的“上海战役”,关于“巷战”这一定义,许多军事爱好者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有误读的,是役苏德双方最大的会战并非发生在城市街区里,战役所造成的大量伤亡其实是在围绕斯大林格勒周围的广袤战场。直接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只有德军第6集团军所属的13个师约17万人,而苏军真正在

  • 蜀汉是如何加速西南地区开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有从北向南转移的趋势。在魏晋之前,北方的经济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到了南北朝,南北方的经济大体上平衡了。魏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如此之快,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吴蜀、东晋、南朝这些偏安王朝的开发。其中蜀汉对西南地区的开发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本文就简单介绍一下。一,农业开发巴蜀之地,号

  • 彭城之战中,项羽如何以少胜多击败刘邦?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彭城之战根本不是以少胜多的战例,司马迁伪篡历史欺骗世人2000年。》楚汉彭城之战根本不是“以少胜多”,项羽并非3万,刘邦也并非56万。项羽的真实兵力是30万,刘邦的实际兵力是26万,另30万联军在韩信手里。彭城之战的历史背景,汉元年十月(前206年),项羽命令英布截杀义帝楚怀王熊心。天下诸侯皆欲叛

  • 为什么说巷战是最难打的战斗?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常德保卫战打到一半的时候,由于第57师死战不退,日寇伤亡急剧上升,主攻的第116师团长岩永旺有点抗不住了,跟顶头上司横山勇商量,能否给余程万的部队留个口子突围。第11军司令官忽然想起来读过中国兵法的“围城必阙”,亦知岩永旺师团必有难言之隐,居然就同意了,这是侵华日军攻城作战中破天荒的记录。(喋血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