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也很少单挑...虽然在三国演义里头看主将单挑很刺激,但那只是通俗小说的秒回而已,三国志里头就少有单挑记载。
PS:不过也不是没有,只是和我们现代认知的单挑不一样,比如三国志,太史慈传中有写
策从骑十三,皆韩当、宋谦、黄盖辈也。慈便前斗,正与策对。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会两家兵骑并各来赴打仗啊~国之大事,谁丫的和你单挑啊?我粮草齐备、兵强马壮的准备了那么多时间,玩单挑是个什么操作?
真要说单挑,在周朝那会我信有,因为当时打仗是豪族之间的事儿,屁民是没资格参与的。但周朝的战争更讲究仪式感,毕竟上头有个周天子,下边都是一些封建主,也就是所谓的贵族阶层。他们打仗和玩似的,讲究谁的排场大,谁的仪仗更威严,直接大规模砍人的情况不多,真要砍人或许就是派代表单挑,要死就死一个。
直到不按套路出牌的楚国第一个撕破脸真刀真枪的砍人,这时候贵族心里寻思这么下去不行,还是得发动平民送死。也就是从这会儿开始,打仗都是下等兵送死,真大将都是坐镇后方指挥调度的。
不会。
古代战争中战争要地极为重要,那么能不能绕过去呢?比如马谡丢失的街亭?
战略要地一般是扼守交通要道,要绕过去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另寻他路,二是从城市边上绕过去。具体到街亭的话可以绕,不过会麻烦些。
第一种情况的话一般是山脉当中的隘口,比如剑阁、街亭、潼关等。这些战略要地堵住了路口,要绕的话只能另找他路。而这些路口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他的路一般更远,会耽误时间,或者是路小,不适合大军通行。
第二种情况是一座城市扼守水陆路交通要道,不攻克城市从边上也能绕过去。但是城中的大量守军可能会造成后患,己方的物资运输也会遇到麻烦,所以一般也会攻克以后再前进,典型的例子就是襄樊。
而街亭是在关中到陇右的大路上,堵住了街亭,魏军直接到陇右的道路就被堵死了,所以是双方必争之地,不过并不是不可以绕。绕过街亭第一条路是从陈仓去祁山,这条路当初马超围攻祁山时夏侯渊和张走过:
使张督步骑五千在前,从陈仓狭道入,渊自督粮在后。这条路虽然不能直接救援陇右,但是可以威胁蜀军的后路,所以也可以达到救援的效果。不过这条路的缺点是比较小,不适合大军通行。而第二条路就是北上走安定,然后再南下。这条路的话比陈仓狭道要好走,缺点是路途会远一些。所以综合来说,走街亭是最快捷最方便的路。
其他地方也类似,像剑阁大家就知道走阴平可以绕过去,而潼关可以在北面的黄河渡口绕过去,或者是走武关到关中,三国时期马超等联军占据潼关以后,曹操就是走黄河渡口入的关中。
所以很多要点是能绕的,只是绕路会麻烦些。
谢谢邀请;因为古代战争交战双方的的战场,往往是地处边境地区,防御的一方在广袤的边境土地上不可能做到处处重兵设防,只能集中优势兵力,在重要的关卡上,修筑起防御工事,进行重点防御,然后重兵把守确保万无一失。而进攻的一方,也是其中主要的兵力,对最重要的关口,展开持续的进攻。战争要地的得失,往往是牵一发动全身,决定了双方的胜败。
那么面对防御的一方坚固的堡垒,进攻的一方将领明知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为何非要志在必得?这是因为往往没有选择的余地,因为绕开军事要地,突然袭击对方的大本营,往往路途遥远,沼泽、沙漠、崇山峻岭和悬崖绝壁、严寒酷暑的气候条件,对行军宿营,粮草辎重运输,将士的身体健康状况都会带来挑战,如果遇到对方设有伏兵,往往会造成险象环生,所以绕道是一招险棋,古代的将领们都很慎用,在没有一定把握的情况下,不敢贸然采用,因为存在着极大的风险。
诸葛亮北伐进攻陇右的天水、南安郡开始是捷报频传,旗开得胜。紧要关头曹睿派大将张进行增援,直接对战略要地街亭展开攻势,而不采取绕道的方法,是由于街亭处于咽喉要地,牵涉到整个战役的全局,由于马谡决策失误,将主力住扎在山上,由于山上没有水源,加上魏军放火烧山,造成蜀军士兵饥渴难忍全线崩溃,张轻而易举的攻占了街亭。这样正在鏖战天水、南安的蜀军的补给线就给切断了。诸葛亮再不撤退蜀军就危险了,街亭的丢失诸葛亮此次北伐曹魏只能以失败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