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世界军史上最大规模的巷战是哪场战役?

世界军史上最大规模的巷战是哪场战役?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591 更新时间:2024/2/23 1:01:03

当然是1949年第三野战军解放华东最大城市的“上海战役”,关于“巷战”这一定义,许多军事爱好者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有误读的,是役苏德双方最大的会战并非发生在城市街区里,战役所造成的大量伤亡其实是在围绕斯大林格勒周围的广袤战场。直接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只有德军第6集团军所属的13个师约17万人,而苏军真正在城市中进行巷战防御的只有第62和第64集团军9万人。

然而在上海战役中仅防守的一方,“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手下的部队足足有八个军25个师20多万人,尚不计归属他指挥的装甲兵、工兵、保安部队和海空军,并且这些部队全部布署在上海近郊及市区。第三野战军投入上海战役的是第九兵团和第十兵团全部,以及第七和第八兵团的各一个军,加上特种兵纵队共计30个师40万人,同时二野主力也推进集结至浙赣铁路沿线,防止可能出现的西方武装干涉。

当时的上海是亚洲第一大城市,拥有600万人口,与之相比斯大林格勒的85万人口简直弱爆了。早在抗战时期,侵华日军就在淞沪地区修建了大量工事,1948年以后国民党军队大肆扩建,至1949年5月战役打响前,上海郊区已有4000多座碉堡和10000多个野战工事。上海本就人烟稠密,汤恩伯居然下令防御阵地1000米以内的民用建筑一律拆除,反抗者格杀勿论,此举直接造成大批百姓无家可归。

“京沪杭警总”的兵力部署是,以两个军5个师防守浦东地区,其它20个师全部部署在浦西地区,共设有三道防线。以当时第三野战军的战斗力,如果是在野战中对付汤司令这20万人马几乎可以摧枯拉朽,然而上海却不行,三野既要消灭敌人解放这座城市,还需要完整的把它接收下来,为新中国建设发挥这个国际大都市的特殊作用。

这就要求攻击部队在巷战中不能使用大口径攻坚火炮和炸药包,而只能尽量以轻武器解决战斗,因此我军的战役口号是“瓷器店里捉老鼠”,三野部队为此在巷战中付出了巨大牺牲,许多在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中荣立大功的指战员最后都倒在了上海街道上。比如第27军235团的“渡江第一船”12位勇士,全部牺牲在四川路桥上,27军干部战士怒火中烧,坚决请求使用步兵炮轰击苏州河北岸的大厦,仍然遭到野司前指的拒绝。

上海战役自5月12日正式发起,解放军以首先占领吴淞口断敌逃路的战役指导思想,从几个方逐渐向市区压缩,在月浦、高桥等地都爆发了激烈的战斗,尤其是第九兵团的第29军与敌主力刘玉章第52军在月浦和刘行一线更进行了残酷拉锯,终于打垮了这个从辽沈战役中逃脱的唯一建制军。经过近十天的浴血奋战,三野攻击部队全线攻入核心地区,汤恩伯的顽抗信心动摇了,5月22日将司令部搬到了军舰上准备随时开溜。

1949年5月23日的夜里,第三野战军发起总攻,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开始突击,三野特纵重炮团重点轰击黄埔江上停泊的敌舰,迫使其全部逃出吴淞口,汤恩伯在乘舰逃跑之前,任命赋闲的第一绥靖区副司令刘昌义(西北军出身)为淞沪警备副司令兼51军军长,率领三个军和四个交警总队死守苏州河北。在解放军的猛烈进攻下,5月26日凌晨刘昌义率部投诚,三野通过该部防区猛插纵深,接连解放江湾和大场。

当日中午,解放军四个军的先头部队追击至吴淞码头,俘虏未及登船的8000余敌;27日上午,驻守上海树浦发电厂的最后一股敌人约8000人放下武器,上海宣告全部解放。在历时15天的淞沪战役中,三野歼灭敌人两个军全部、五个军大部、五个交警总队共15万人,自身伤亡30000余人,把大上海完整的交到人民手中,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老电影《战上海》和前两年的《铁血奇兵》都演绎了这次战役,但感觉刻画得都不是很到位。

也许有答友会质疑,如此说来1937年的淞沪会战岂非规模更大?中日双方总计投入兵力接近100万呢。其实,淞沪会战中国军队主要防守在上海外围,最激烈的战斗是在靠近吴淞口的宝山、罗店等要点,城市巷战主要是德械师与日本海军陆战队之间爆发的,规模并不很大。而一旦日军第10军在金山登陆后,中国军队即全线撤出上海市区,同时,当年西方列强的租界仍还存在,这意味着不可能有大规模的巷战发生。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蜀汉是如何加速西南地区开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有从北向南转移的趋势。在魏晋之前,北方的经济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到了南北朝,南北方的经济大体上平衡了。魏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如此之快,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吴蜀、东晋、南朝这些偏安王朝的开发。其中蜀汉对西南地区的开发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本文就简单介绍一下。一,农业开发巴蜀之地,号

  • 彭城之战中,项羽如何以少胜多击败刘邦?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彭城之战根本不是以少胜多的战例,司马迁伪篡历史欺骗世人2000年。》楚汉彭城之战根本不是“以少胜多”,项羽并非3万,刘邦也并非56万。项羽的真实兵力是30万,刘邦的实际兵力是26万,另30万联军在韩信手里。彭城之战的历史背景,汉元年十月(前206年),项羽命令英布截杀义帝楚怀王熊心。天下诸侯皆欲叛

  • 为什么说巷战是最难打的战斗?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常德保卫战打到一半的时候,由于第57师死战不退,日寇伤亡急剧上升,主攻的第116师团长岩永旺有点抗不住了,跟顶头上司横山勇商量,能否给余程万的部队留个口子突围。第11军司令官忽然想起来读过中国兵法的“围城必阙”,亦知岩永旺师团必有难言之隐,居然就同意了,这是侵华日军攻城作战中破天荒的记录。(喋血孤城

  • 项羽如何与刘邦在《史记》中直接较量?刘邦为何三次哭祭项羽?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邀请。二人的历史除了少年,几乎都羁绊在一起,唯一有区别的是在看了秦始皇巡视天下所发的感悟。项羽的感悟是取而代之,刘邦的感悟是大丈夫理应如此。前者是夺取,后者是取代或者效仿,可见俩人志向虽然都很高远,但性格却完全不同,项羽要推翻,铲除任何阻碍自已的人,刘邦则不然,他只是想拥有秦始皇的一切。至于刘邦

  • 历史上刘备怎么夺取汉中?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汉中之战是三国时期一场大规模的战役。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218219年),刘备夺取汉中。整场战争的持续时间为两年左右,依据战况的不同,可以将汉中之战的整个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持续时间为公元217年至公元218年,这个阶段为整个汉中之战的启动期,刘备派遣张飞率兵攻打下辩为整个战

  • 关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你了解多少?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共有三条:东线从四川经贵州、广西、广东至南海,史称“道”或“夜郎道”;中线从四川经云南到越南和中南半岛,史称“步头道”或“进桑道”;西线从四川经云南至缅甸、印度并进一步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地中海地区,史称“蜀身毒道”。从中可以看出,无论东线、中线还是西线,其起点都是中国四川,可见“天

  • 在杭州古代发生过几次大战,最出名的是哪次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大规模的来讲有三次第一次在两晋之际,先是西晋内部发生八王之乱(公元290年-公元306年),统治受到严重削弱。然后西部和北部各游牧民族恰逢严寒气候,水草难继,生活困难。所以游牧民族大规模迁向中原,就是旧史书中所说的“五胡乱华”。这又导致中原地区原住民南迁,大规模进入江南地区。第二次在唐朝安史之乱后(

  • 古代王朝在平定中原后,南方地区就可以传檄而定,为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回答这个问题,先看几个历史王朝平定中原后,然后统一南方的事例。公元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当时的南方地区,除了统一的楚国有很大一部分领土在南方,其余的地方基本没有怎么开发,南方基本上都属于蛮夷地区,比较落后。秦始皇派大将屠睢率50万大军进击江南,在广西遇到了西瓯人的强力抵抗,秦始皇为了解决军队的给

  • 彭城之战中,项羽用什么样的打法大败汉军的?刘邦是怎样逃走的?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彭城之战是古代一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役,当时,项羽刘邦为代表的割据势力推翻了秦二世的统制,完成了他的分封,各路诸侯都有了自己的封地,按理兵战无休的局面应该结束。但是在利益面前从来没有满足,只有攀比。本来项羽就缺少战略眼光,没及时称帝建立新朝,仅自封为高人一等的西楚霸王,这种以王来封别人为王和封候,理论

  • 有哪些听着很扯,但确有其事的历史事件?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上甘岭战役中的“神炮手”唐章洪,不可思议的战斗经历。(唐章洪)唐章洪1935年2月出生,1951年2月参军,4月份就入朝作战了,当时他只有16岁。唐章洪直接被补充进了炮兵部队,成了一名迫击炮手。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中,唐章洪因为“冷炮”打得好,于是被分配到上甘岭前沿阵地,配合步兵阻击敌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