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不可思议的战争非常多。比如说南宋的采石之战。金国皇帝完颜亮组织几十万大军南侵,意图消灭南宋政权。宋军不战而溃。
南宋中书舍人虞允文奉命去前线慰劳军队。他在采石见形势危急,积极收拢残兵败将一万多人,召集张振、时俊等将领,犒赏军队,动员将士决一死战。
当时宋军利用水军优势,在江中截断金军船只,并在船上施放霹雳炮,烟雾和石灰弥漫江面,使金军无法抵挡。宋船乘势冲击,,把敌船拦腰截断。敌船纷纷被撞沉。金军遭到意料不到的惨败。
第二天,金船出港,宋军用强弩劲射,又使用霹雳炮轰击,又大败金军。金主完颜亮见渡江失败,只好撤往扬州。完颜亮在进退无路的条件下,命令金军三天内全部渡江南侵,否则一律处死。
这时,金国宗室完颜雍在辽阳称帝,并宣布废完颜亮为庶人。消息传到金国军队里面,金国官兵趁机发动政变,杀死完颜亮。不久,金军撤退,宋军乘机收复两淮地区。金国新皇帝完颜雍无意再战,派人与南宋议和。战争结束。虞允文力挽狂澜,拯救了岌岌可危的南宋政权。
北宋,郭京的“六甲神兵”守开封,七千七百七十七人布阵,大战金兵。
郭京本来只是个普通的小兵,天天混日子。到了靖康元年的时候,金兵大举入侵,围了开封城。但是,开封城防守森严,高大的城墙让金兵无可奈何,双方只能这么耗着。
此时,兵部尚书孙傅,作为最高军事长官,不知道脑袋被驴踢了几次,听说了这个吹牛不打草稿的郭京。郭京告诉孙傅,自己精通佛道两家法术,能施展神秘莫测的“六甲法”。
而且,只要给他七千七百七十七个人布阵,就能打败金兵,生擒敌将。甚至出兵三百,就能直袭阴山。
这要搁一般人,非得扇他一个大嘴巴子,从城楼上扔下去看他死不死。虽说那时候人们迷信吧,但是打了这么多年仗,靠神仙法术打赢,怎么可能呢?
但是,这个孙傅,北宋军事一把手,他就信了!连试都不试,直接就给郭京加官进爵,好吃好喝的供着。
郭京呢,招募了一些流氓混混,开始混日子。(宋钦宗)
宋钦宗就着急了啊,让郭京赶紧出城迎敌。对,这个皇帝也相信了……
最后实在被大家催的没办法了,郭京就硬着头皮来到城楼上,打开城门让自己的“神兵”冲了出去。在城外苦苦守候的金兵,终于看见有人出来了,那个兴奋啊,上去一顿砍,胳膊腿儿满天飞……
郭京一看不好,这事儿要黄,于是赶紧进扭头对观战的宋将说:“你们在这守着,我亲自带兵杀出去!”
在众人仰慕的目光中,郭京带着一群随从,打开城门,冲了出去。但是,他冲的方向不是金兵大营,而是旁边的小路……很快,郭京就逃得无影无踪。
金兵没有追他,因为此时城门大开。所以,久久攻不下来的开封城,打开城门迎接金兵了……
于是,宋徽宗和宋钦宗被俘虏,成就了大名鼎鼎的“靖康之耻”。
想靠着一个神棍施法打退敌人,也是太脑洞大开了。
古代战争战场那么大又没有对讲机,将军是怎么指挥整支军队?
具体战场上作战,基本上是用金鼓旗号来指挥。其实别看古代战争动辄数十万人马的动员,其中战兵不多,辅助兵和民夫占据数量的绝大多数,像宋朝一样养禁军和养猪一样的朝代不多,宋初二十万禁军就可以南征北战才是常态。历史上超过三十万主力军队的战事基本上是败多胜少,举几个例子,第一是淝水之战,八十三万还没被集合起来就被八万北府军击溃了,第二是隋炀帝征高句丽结果不言自明,第三是安史之乱中九节度围攻邺城之战大败亏输,第四是宋金富平之战宋军二十万被击溃,以上基本上是以少胜多的战役,虽然失败的主因各不相同,但是大军团作战时协调沟通不利确实不可回避的原因,正面集中兵力过多,一旦被以点破面之后,极其容易造成溃败。所以我国历史上那么多以少胜多的战役,并非无因。主要是精锐的,数量较少,但指挥灵活的军队可以让将帅们发挥出能力来。例子就是唐初李世民和窦建德的虎牢之战,李世民以不满万人破敌十万;金辽的护步达岗之战也算一例。所以后世正面作战时,基本上是接触作战时双方都是用分进合击的战略,参与人数总数虽多,但具体到一个战场上鲜有超过五万的,因为五万人基本上就是声光信号传播的极限了。所以没有对讲机的古代,在战场上将军们一时靠金鼓旗号,二就是靠相互之间的默契和经验了,谁对战斗意图贯彻的更好谁就能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