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表示不服输的古诗,杜甫的

表示不服输的古诗,杜甫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290 更新时间:2024/1/24 9:33:41

表示不服输的古诗,杜甫的如下:1、唐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赏析: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2、唐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赏析: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3、唐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赏析: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本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对诸葛亮雄才大略,忠心报国的赞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先死的惋惜。4、唐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赏析: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它的确很“好”。5、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赏析:全诗感情奔放,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后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此诗,浦起龙赞其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也”(《读杜心解》)。此诗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诗人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诗人的思想感情出自胸臆,奔涌直泻。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中引王嗣的话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他人决不能道。”杜甫(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唐朝接近300年的历史中,长安一共被攻陷过几次,都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感谢邀请.长安被攻破六次.1,公元756年安史之乱,被安禄山攻破.2,公元763年,被吐蕃攻陷.3,公元783年,被士兵哗变攻陷.4,公元881年,被黄巢攻陷。5,公元893年,被秦王李茂贞攻陷。6,公元903年,朱全忠摧毁了长安.由此可见,安史之乱对大唐的影响非常大,可以说间接摧毁了大唐盛世。大唐

  • 大唐是如何失掉西域的?西域又是如何被收复的?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唐朝在天宝年间,军队布局为外强中干,边疆节度使控制的军队是唐朝的精锐,而内地军队的战力相差很多。当唐朝遇到了安史之乱时,内地的军队已经无力抵抗,唐朝中央尽数抽调各地精兵,包括万里之远的西域精兵,被抽调到去内地平叛,致使西域的态势由优势转为劣势。而此时的吐蕃帝国利用这个时机,加紧在西域的扩张。先是占领

  • 俄乌交战,让你想到了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谢邀。俄乌交战,我想到以下几点:一、战争是人类文明的大敌,世界最好没有战争。二、在战争面前,遭罪的都是人民。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三、俄乌交战是鹬蚌相争,得利的是战争贩子:美帝。四、富国强兵是不受霸凌之本。乌国之类弱小之国的最高统治者万万不可充楞,更不可被人利用,否则只会祸国殃民,定当炮灰,

  • 汉朝是怎么吞并西域的?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用“吞并”一次并不恰当。西域为绿洲农业与中原王朝在经济和文化上具有天然的亲近性,只要中原王朝在与北方游民民族的对抗中占据优势,西域诸国会主动依附中原,并不需要用武力“吞并”。“西域”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代表的地理区域并不相同,因为不是学术研究,可以将其简单地理解为今天的新疆。从地理环境上看,新疆被天山山

  • 中国写意画的特点 结合具体作品加以分析 500字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我喜欢写意画,也临摹过写意是国画中最好学的,是因为写意是按作者的思想作画,也就是意想的,与写实相对,写意也分多种山水写意,花鸟写意,齐白石就是一位写意大师,如齐白石的虾,虾有多只脚,而齐白石的虾脚都没画够,这就是写意画的特点之一,良娣太子妾中的品级较高者,地位仅次于太子妃。。《汉书.外戚传上.卫太子

  • 试论世界历史三次大规模游牧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新余学院的吧1,先进的农耕世界与落后的游牧世界农耕世界:广泛使用铁器工具,农耕不断发展;手工业成就突出,纺织,冶金及金属加工,制陶,造船等已普遍,精神文化亦获相当成就;社会组织比较完备;呈现出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先进性;游牧世界:仍处于原始闭塞状态,畜牧为主要生产部门,偶有农耕,几乎无手工业

  • 隋炀帝治理西域,三征高丽,为何却成为隋朝灭亡的致命伤?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隋炀帝是历史上一个计较有争议的皇帝,有的史学家说他荒淫无度,残暴。有的说他文治武功。是个有作为的皇帝。隋炀帝的一生应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他是一个有抱负,有作为的皇帝。他完善科举制度,大力打击“关陇集团”等旧贵族的势利。605年起他兴修大运河,使中国的南北真正意义上统一起来。也为以后江南地区的开

  • 西域霸主突骑施,怎么就和唐朝反目成仇了?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唐朝和突骑施,咋就突然掰了?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身处碎叶附近的突骑施汗国是这样一个存在,“它是唐朝在西域的小弟,帮着唐朝花样吊打大食。”而突骑施汗国崩盘后,唐朝和大食在怛罗斯爆发了直接冲突。正因为高仙芝在怛罗斯的溃败,让很多网友痛心疾首,认为唐朝联手葛逻禄、大食,搞垮了突骑施汗国是自断一臂的战略失误。

  • 外国战争英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米哈伊尔·伊拉里奥诺维奇·库图佐夫(戈列尼谢夫—库图佐夫)(1745.9.16—1813.4.28),俄国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理论家,俄国元帅(1812)。1812年卫国战争初期,库图佐夫于7月先后当选为彼得堡义勇军和莫斯科义勇军司令。俄军放弃斯摩棱斯克后,由于军事局势紧张以及军队和人民的坚决要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奇兵?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长平之战战中截断赵军粮道的那五千秦军骑兵。可以说,有人类文明的地方,就有战争的存在。有战争,必有军队与士兵。于是谁的兵强马壮,谁胜出的可能性就大得多,于是靠奇兵出奇制胜的战争,便成为后人流传的佳话。在我国古代的奇兵可谓数不胜数,现在挑选几支著名的供大家欣赏:1、吴起的“魏武卒”战国时的魏国,一支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