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中国写意画的特点 结合具体作品加以分析 500字

中国写意画的特点 结合具体作品加以分析 500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082 更新时间:2024/2/24 5:10:47

我喜欢写意画,也临摹过写意是国画中最好学的,是因为写意是按作者的思想作画,也就是意想的,与写实相对,写意也分多种山水写意,花鸟写意,齐白石就是一位写意大师,如齐白石的虾,虾有多只脚,而齐白石的虾脚都没画够,这就是写意画的特点之一,

古时太子娶的第2个妻子被称作什么

良娣太子妾中的品级较高者,地位仅次于太子妃。。《汉书.外戚传上.卫太子史良娣》:“卫太子史良娣,宣帝祖母也......史良娣家本鲁国......以元鼎四年入为良娣,生男进,号史皇孙。”又《元后传》:“会皇太子所爱幸司马良娣病,且死谓太子曰:‘妾死非天命,乃诸娣妾良人更祝诅杀我。’太子怜之,且以为然。及司马良娣死,太子悲恚发病,忽忽不乐,因以过怒诸娣妾。”《旧唐书.后妃传下.肃宗张皇后》:“天宝中,选入太子宫为良娣......禄山之乱,玄宗幸蜀,太子与良娣俱从......肃宗即位,册为淑妃。”清吴伟业《永和宫词》:“比来欢笑同良娣,奉使龙楼佩贾兰。”

浅谈《诗经》的现实主义艺术特征3000字左右

1.《诗经》这部诗集是依照音乐上的不同特点作出的,因此三百零五篇都可以成为乐歌来唱。2.《诗经》中的许多篇章,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劳动者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思想,同时也说了他们对自身遭受残酷剥削与压榨的不满情绪,深刻地反映出劳动者在沉重的奴役和被压迫中,呼喊出对剥削者的愤慨,揭露了奴隶主贵族不劳而获的罪恶。在这不平与愤恨的歌声中,蕴含着人民反抗暴力的自发力量。这类作品的代表作有《伐檀》、《硕鼠》等。3.《诗经》中的民歌,大都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体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4.《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我国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相当于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六世纪)这500年间的诗歌创作305篇诗歌。5.传说《诗经》以前3,000余首诗歌,后来孔子删掉了相似和无用的诗歌,编成了305篇。6.《诗经》积累了赋、比、兴三种丰富的创作经验、表现出卓越的艺术成就,打开了我国文学创作的光辉传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高的地位。7.《诗经》还反映了战争和谣役给人民带来的苦痛与巨大灾难。8.《诗经》中的情诗也占有相当大的部分,是构成《诗经》的重要内容。这类优秀情诗具有感情纯真、意趣高尚、情思优美的共同特征。9.《诗经》中,与描写爱情相关的还有反映婚姻悲剧的,典型代表就是《邶风谷风》和《卫风氓》,这两首诗,历来被称为爱情悲剧的“姊妹篇”。诗中通过被遗弃的女子的满腔悲愤的控诉和柔情诉说,揭示了男女不平等和礼法之虚伪,有深刻的批判价值。10.《诗经》里赋比兴手法的运用和实践,为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第一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后代诗歌创作在表现手法上提供了有益的借鉴。11.《诗经》民歌中的语言和形式上那种富于生活气息的特点,强烈的节奏感,特别是它的重章复沓形式都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后代有成就的诗人都能够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

卒是什么字啊?是不是多音字呢?

【卒】是多音字。◎【卒】【cù】〈副〉(1)同“猝”。仓促,急速[hastily]行西逾陇卒。《汉书食货志》。注:“仓卒也。”兴卒暴之作。《汉书成帝纪》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战国策燕策》(2)又如:卒拔(仓猝攻取);卒迫(仓促紧迫)(3)突然[suddenly]则亡以应卒。《汉书辛庆忌传》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贾谊《论积贮疏》(4)又如:卒倒(突然晕倒);卒暴(突然);卒然(忽然,突然)◎【卒】【zú】〈名〉(1)(指事。小篆字形,在“衣”上加一点标记,表示穿这种衣服的人。本义:古代供隶役穿的一种衣服。衣上著有标记,以区别于常人)(2)同本义[servantdress]卒,隶人给事者为卒。卒,衣有题识者。《说文》(3)古代供驱遣从事一定劳役的奴隶。后用为低级差役的称呼[servant]悉发卒数万人穿漕渠,三岁而通。《史记》(4)又如:卒奴(奴婢)(5)步兵[infantry;infantryman;footsoldier]在车曰士,步曰卒。《吕氏春秋简选》注缮甲兵,具卒乘。《左传隐公元年》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荀子议兵》(6)后泛指士兵[soldier;private]每得降卒必亲引问之。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羸老之卒。守门卒。印度卒。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7)又如:卒兵(士兵);卒乘(士兵与战车;后泛指军队);卒徒(徒众;兵众)(8)春秋时地方一级居民单位名,同时也是一级军队编制名[zu,hundredsoldiers]全卒为上。《孙子谋攻》破卒次之(9)又如:卒长(古代军队百人为卒,其长官称卒长);卒伍(五人为伍,百人为卒。也泛指军队、行伍);卒列(行列)(10)古代天子统率诸侯的一级组织名。三十国为卒[zu,thirtystates]三十国以为卒,卒有正。《礼记》(11)春秋时军队中百人的指挥者[companycommander]卒必力…卒不力,无以承训。《逸周书》(12)末尾,结局[end]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论语》(13)棋子[pawn]◎【卒】【zú】〈动〉(1)终止;尽,完毕[finish]人始于生而卒于死。《韩非子解老》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诗豳风七月》(2)又如:卒其事;卒时(尽时);卒读(尽读)(3)古代指大夫死亡,后为死亡的通称[die]大夫曰卒。《公羊传隐公三年》我独不终。《诗小雅蓼莪》永和四年卒。《后汉书张衡传》初,鲁肃闻刘表卒。《资治通鉴》居正已卒。《明史》卒官。卒时。(4)又如:暴卒;病卒;生卒年月(5)停止[stop]三饭卒食,赞洗爵酌。《仪礼》三日五哭卒。《礼记》◎【卒】【zú】〈副〉(1)终究;终于[atlast]卒廷见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故卒不加诛。汉刘向《列女传》卒葬之。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卒不赦程。宋王谠《唐语林雅量》卒与尸合。(头终于同尸身合在一起。)明张溥《五人墓碑记》(2)又如:卒然(终于,最后);卒爵(最后一杯)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试论世界历史三次大规模游牧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新余学院的吧1,先进的农耕世界与落后的游牧世界农耕世界:广泛使用铁器工具,农耕不断发展;手工业成就突出,纺织,冶金及金属加工,制陶,造船等已普遍,精神文化亦获相当成就;社会组织比较完备;呈现出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先进性;游牧世界:仍处于原始闭塞状态,畜牧为主要生产部门,偶有农耕,几乎无手工业

  • 隋炀帝治理西域,三征高丽,为何却成为隋朝灭亡的致命伤?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隋炀帝是历史上一个计较有争议的皇帝,有的史学家说他荒淫无度,残暴。有的说他文治武功。是个有作为的皇帝。隋炀帝的一生应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他是一个有抱负,有作为的皇帝。他完善科举制度,大力打击“关陇集团”等旧贵族的势利。605年起他兴修大运河,使中国的南北真正意义上统一起来。也为以后江南地区的开

  • 西域霸主突骑施,怎么就和唐朝反目成仇了?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唐朝和突骑施,咋就突然掰了?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身处碎叶附近的突骑施汗国是这样一个存在,“它是唐朝在西域的小弟,帮着唐朝花样吊打大食。”而突骑施汗国崩盘后,唐朝和大食在怛罗斯爆发了直接冲突。正因为高仙芝在怛罗斯的溃败,让很多网友痛心疾首,认为唐朝联手葛逻禄、大食,搞垮了突骑施汗国是自断一臂的战略失误。

  • 外国战争英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米哈伊尔·伊拉里奥诺维奇·库图佐夫(戈列尼谢夫—库图佐夫)(1745.9.16—1813.4.28),俄国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理论家,俄国元帅(1812)。1812年卫国战争初期,库图佐夫于7月先后当选为彼得堡义勇军和莫斯科义勇军司令。俄军放弃斯摩棱斯克后,由于军事局势紧张以及军队和人民的坚决要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奇兵?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长平之战战中截断赵军粮道的那五千秦军骑兵。可以说,有人类文明的地方,就有战争的存在。有战争,必有军队与士兵。于是谁的兵强马壮,谁胜出的可能性就大得多,于是靠奇兵出奇制胜的战争,便成为后人流传的佳话。在我国古代的奇兵可谓数不胜数,现在挑选几支著名的供大家欣赏:1、吴起的“魏武卒”战国时的魏国,一支非常

  • 西域自安史之乱后脱离唐朝管辖,1000年过去了,清朝为何执意收复?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清朝在前期对西域并没有什么想法,主要是因为战略重心都在南方各地。后来因为需要同崛起的准噶尔汗国争霸,才将目光投向了那里。所以,清朝对西域的经略,实际上是对付准噶尔蒙古的附属战略。一直到康熙准备同准噶尔汗国开战前,清朝都对于西北边疆没有太多认识和想法。王朝在前期收纳了东蒙古的部落民后,便用八旗化管理方

  • 明朝为何在西域节节败退?即便鼎盛时代也没能完全收复西域?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明朝到灭亡都没有统一天下,当时天下包括西域和蒙古!北部威胁一直没有摆脱,明朝比宋朝强的地方是,宋朝都要喊周围的政权爸爸,明朝不用喊了西域的局势很复杂,新崛起的帖木儿帝国很强大,而北面的蒙古势力虽经多次打击但仍有实力南下,所以明朝以北面作为防御重点。楚汉战争时期,匈奴也在打仗,只不过方式及过程略与刘、

  • 外国战争故事:高卢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高卢战争,是高卢总督恺撒发动的一场征服高卢的战争。从公元前58年开始,到公元前51年结束。高卢战争共包括8次军事远征,战争的结果是高卢被纳入了罗马共和国的版图。高卢战争是恺撒一生的转折点,其结果是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解体和走向帝制的步伐。这场战争对罗马共和国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刺激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 秦始皇吞并六国后为什么突然对百越、南越发动侵略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邀请!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为什么派屠睢、赵佗统一百越,其原因有三个方面。其一,这是秦始皇统一天下的组成部分。应当说明的是,这不是侵略战争。问题中的所谓北越、南越,就是现在的华南的沿海地区,本身就是华夏文明的范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我国,这些地方,当属秦国的,不是中华民族以外的国家的,秦始

  • 西汉的“七国之乱”为何会发生?又为何仅三个月就平定了呢?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西汉平定七国叛乱之战刘邦建立西汉王朝之后,为巩固统治,借口清除叛乱,杀掉在楚汉战争时期分封的异姓诸王韩信、彭越、英布等人。同时,他又认为秦朝迅速灭亡的重要原因是没有分封同姓子弟为王,使皇室陷于孤立,于是大封同姓子弟为王,并立下“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的誓言,企图用家族血缘关系来维持刘氏的一统天下。